––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爱发脾气的乐龄人士

(一)62岁的李先生今早搭地铁上班时,为了不让位给他的年轻人,而在车箱內骂了这年轻人一顿。

(二)65岁的林太太因为媳妇昨天放工迟了回家,没帮忙照顾孙子,而向儿子数落媳妇的不是。

(三)在小贩中心清理桌子的60岁陈大嬸,因为食客没自动的将碗盘拿回归还处,而破口大骂。

(四)64岁的黄先生因.............而大发雷霆。

以上的事件在我们周遭的环境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我们把它归咎於人性,觉得凡人都有脾气,当遇到和自已不苟同的事情时,发脾气是自然的现象。但我们必须知道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会令人苦恼和遗憾的。

爱发脾气的人容易失去理智,有时甚至会使亲朋成为冤家对头,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乐龄来说,发脾气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了。

有人说乐龄人士总爱发脾气,要如何去克服这毛病呢?个人认为可从以下着手:

(一)拥有宽阔的心胸
凡事不斤斤计较,寬容的对待触犯你的人,原谅在口头或肢体上无意中碰撞你的人。对别人不过于苛求,即使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乱发脾气。

(二)避免过高的虚荣心
虽然外界都常常以“长者”、“长辈”来尊称乐龄人士,但在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尽量不要居高自傲,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认为別人冒犯了你,而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三)了解自己性格的变异
乐龄人士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乐龄人士须增強个人的社交能力,调整容易波动的情绪,避免自我封闭、固执过敏和急躁易怒。

(四)预防疾病引起的征兆
乐龄人士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所以大部份身体健康的乐龄人士都是心平气和的。

有些年龄较大的乐龄人士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各项健康指标也在慢慢的下降,应该怎样去对待爱发脾气的自己?怎样才不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这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乐龄人士要设法调整个人心理,人的性格和脾气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自制力是可以改变和防止的。此外,也要经常做好养生保健,有病对症下药,才能安度晚年。


(本文参考自:老人为何总爱发脾气?来源:爸妈在线心理网)

小启:月份将刊出《临终关怀篇》,敬请期待!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黄金年华60始

人生真正的开始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胡欣桐

现代科学认为,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生命是120岁,60岁以前是耕耘劳作期,生活很艰苦;60岁以后才是成熟收获期,生活很幸福。

英国有一句谚语:“人生六十才开始。”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到60岁以后,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练,才能真正感悟人生的真谛。

60岁以前,工作是骨干,生活是中坚,上有指示,下有请示,家有苦事,把人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60岁以后,不再请示汇报,不再看人脸色行事,往日的争强好胜、恩恩怨怨、磕磕碰碰,都已烟消云散。用过来人的眼光辨清人间是非,心静如水,找回了自我,许多不合实际的渴望没有了,争名夺利的念头消散了,如同返璞归真一般,只求在人世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顺其自然的生活,真正步入了自由自在的快乐人生境界。

60岁以后,父母上天安息,子女成家立业,再不因为上老下小的生计劳心费神,回望人生旅途之坎坷,顿觉如释重负,轻松快活。

60岁以后,才真正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的道理,精心养生保健,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不再过度劳累,不再与生命开玩笑。

60岁以后,明白了“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实意义。回想过去,常因家务小事吵嘴斗气;展望眼前,两鬓雪染,眼花手慢,深切体味到相互关爱、难舍难离的可贵。这时的爱是通过心来传递的,愈发闪亮。这时的夫妻情感比爱情更纯真,比亲情更温暖,比友情更执著。

60岁以后,一般来说,人的机体还健康,思维还敏捷,最宝贵的是人的工作、生活经验丰富成熟,退而不休,可做一些自己兴趣中的事。不少诺贝尔奖得主在60岁以后摘冠,说明这又是一个创业的春天。

生活从60岁开始,最主要的是人到这个年龄,从整体上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做了自己的主人,突出的感觉就是心里空间大了,空间一大,精神就舒展、强健,就更容易与人相处,与生活相融。心的空间是一种大境界,是一种人生旅途的解放和新生,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开始。

~~~~~~~~~~~~~~~~~~~~

辅导员的话:

若能活到120岁,60岁只是你走到生命的半途,如果身心都能保持健康,的确是你一生中新旅程的开始。60岁后的重新自我成长,重新调整生活的步伐,重新面对事件的处理.....等等,和过去需要为别人而活截然不同。60岁后的这段岁月是忙碌、是优闲、是退缩,或是精彩,可就因人而異了,端看你的抉择。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老人的生活智慧

一位老人的九句話!億萬人疯转!終身受用


1.任何人都是不夠用的。(学会給予)

2.朋友帮你是善事,是道义;朋友不帮你也無可厚非,不該心怀怨尤,人家不欠你的!(学会理解)

3.要知道沒有人必須在你需要的時候帮你,只有你自己,所以让自己独立、坚強、快乐、幸福,才是你需要做的,毕竟只有自己必須和你生死与共,休戚相关。(学会坚強)

4.不要看贫富交朋友,他有亿万家財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沒有,別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他也許一無所有卻可以把唯一的馒头分給你。(学会分辨)

5.不要為了经济富有的朋友疏远了精神富有的朋友,慢慢你会明白,经济上富裕的朋友可以帶你吃喝玩乐,也可以帶给你复杂纷乱的世俗煩恼,精神富有的朋友也許只能帶你去田野裡,去溪流畔,沒有美酒佳肴,沒有香槟、咖啡、沒有舞池,可是她能陪你一起奔跑、一起笑的像傻子。(学会自重)

6.可以相信世上真的有美好坚貞的爱情,但是它只属於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还有外国的罗密欧和茱丽叶。因為他們都沒有活很久。而我們是要活很久的。(学会珍惜)

7.不管你因为什么结婚,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要爱這个家,不管它多么简陋多么寒冷,你都有义务让它溫馨起來,因为你是父母!(学会承担)

8.我们的青春眨眼间就沒有了,皺紋一条一条的爬到眼角,我们阻止不了岁月破坏我们的容顏,可是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如蚌中的沙,慢慢的光润起來,等到我們发苍齒搖、步履蹣跚的時候,还可以让珍珠的光泽晕紅最后的行程。(学会成长)

9.不要执著,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執著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過客,生是赤条条的來,死又能帶走什么呢?(学会放下)

~~~~~~~~~~~~~~~~~~~~

辅导员的话:

这九句话能让亿万人疯转,自然有它让人信服的原因,大家若重读多遍,会发现內容就是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坦然的面对一切,要拥有一颗热诚的心去学会接受一切,凡事随缘生活就自然安乐。

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保持正向和新鲜的心态

老人心情保鲜的7个良方

作者:刘芳芳

心理学家与精神医学家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与视觉衰退,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交往减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从环境中退缩,变得孤僻、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常有怨恨情绪或易发脾气。

但这些并非是老年人的必然现象。事实上,只要掌握了下面这些“心情保鲜”的技巧,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每一位老年人都可以拥有一份良好、鲜活的心情。

1.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可延缓大脑退化,保持生命活力。因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刺激人体的适应功能,遏制疾病的产生与发展。相反,消极的生活方式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加重疾病,甚至加速死亡。

2.保持家庭和睦
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能避免产生孤独感。但有的老年人因思想守旧、固执,看不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而与子女产生意见分歧,致使家庭关系紧张。这既影响家庭关系和睦,更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对此,老年人应采取豁达,乐观的态度,以保持家庭关系和睦。

3.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交往
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积极的交往可使人从中找到许多乐趣,排除孤独,忘却种种烦恼,从而起到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保持心理平衡的作用。据调查,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同集体保持密切联系。

4.适当运动勤用脑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要勤于用脑。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不仅能促进全身和大脑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还能使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从而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5.用正确态度对待疾病
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器官的衰退,老年人大多会体弱多病。能否正确对待疾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遇到疾病就惊慌失措,不但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容易加重精神负担,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相反,也不要讳疾忌医,隐瞒病情,而错过及时治疗的良机,造成病情加重。

6.提高心理素质
参与公益活动,要以理智的方式看待各种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使心情始终保持平静。适当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多献一份爱心,不但能让自己觉得对社会有用(消除“人老了无用”感),还能从内心感到欣慰和满足,这对保持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7.注意劳逸适度
尽管需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但在此过程中,切不可过度劳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

辅导员的话:

我国最近鼓励老人参予兴趣活动,也提倡对「建国一代」在医疗上的津贴,这也是針对老年人〝心情保鲜〞的政策。

人到老年,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会多起来,若老人情绪低弱时能能常常保鮮自己的心情,即让心情处于良好、正向和新鲜有活力的状态,晚年才能过着安逸而無牽挂的生活。

2014年6月2日星期一

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老人该如何化解悲痛安享晚年?

携手健康网xsjk.net 

王女士的儿子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王女士悲痛欲绝。之后,王女士一直处于极度悲痛中,尽管兄妹及亲朋好友不断地宽慰、开导她,可她始终走不出失去儿子的阴影,时而因悲而哭,时而因痛而卧,久之,身心终无法承受长期的悲伤而健康受损。半年后,王女士因悲而病,因病而死,时年65岁。

在为王女士感到惋惜的同时,我联想到了朋友的父亲。我称朋友父亲为刘伯。今年73岁的刘伯也曾十分不幸。在他69岁那年,其大儿子携妻带子开车去旅游,途中惨遭车祸,儿子、孙子当即身亡,儿媳重伤。我作为刘伯二儿子的好朋友,参与了其家里的善后工作。刘伯年纪大了,我被安排“监护”他,做宽慰工作,以免他悲伤过度而承受不住打击。深感责任重大的我,不敢有半点儿马虎。谁知刘伯在沉重打击之后,很快就从悲痛中走出,与我聊天时,他坦然地说:“祸福难测呀,面对福,应平和待之,好好享受,不能为之冲昏头脑,否则乐极生悲;面对祸,也不能悲得不能自拔,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悲痛虽难免,但要学会克制,冷静头脑,平和心态。失去了儿子和孙子后,若不调整心态,化解悲痛,我这年纪的人,说不定就会很快地随黑发人而去。毕竟人死后是不能复生的,活着的人再痛苦,也无力回天。要看远些,想开些,不能让自己老是沉浸于悲痛中,更不能再给亲人添上新的悲伤事。我这样地想着,悲痛之情便渐渐从心中淡去。”

刘伯的话让我肩上的担子一下轻松了许多。在后来的日子里,刘伯真的没有为此而消沉,依然保持着先前的快乐,陪老人聊天,与老人下棋,到广场跳舞……如今4年过去了,刘伯身心没有受到失去儿子和孙子的悲伤事的影响,健康而幸福地享受着晚年的生活。

承受悲伤,保住老年健康,这是刘伯给老人们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且老人体质差,心理脆弱,如果像王女士那样,不学会化解悲痛承受人生悲伤事,很可能就会因悲伤事而引出新的悲伤事来,实不可取。还是刘伯说得好,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再悲伤也无力回天,要学会坦然面对人灾祸,承受悲伤保住健康,别因过度悲伤而引发新的悲伤事,以免给亲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刘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仅避免了王女士式的悲剧,还成就了晚年的幸福。

~~~~~~~~~~~~~~~~~~~~

导员的话:


乐龄们应当向刘伯学习,面对悲伤事时,要学会化解悲痛,要懂得承受悲伤,更要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