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恩昡
我们在处理面临的事件时,往往习惯性地以平面思考方式散漫的搜索资料与讯息;收集到资料后,又惯性地从这些集得的线索中设法解决问题,缺乏具体目标。结果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绩效,若是以垂直思考来处理,相信会有较好的成效。
垂直思考是在收集资料后,经过探讨与评估,将之分成若干的议题,再根据议题的重要次第进行探讨,并直接切入主要症结,因此较能贴着目标走。
就以个案寻求辅导为例:
1) 对方(案主)为何前来求助?(为何来 / 怎样来)
2) 案主认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 案主求助的期待与需求是什么?
4) 案主认为这个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又是什么?
5) 助人工作者认为案主的问题是什么?
6) 助人工作者认为案主的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是什么?
7) 助人工作者认为案主具备的、可能运用的资源是什么?
8) 助人工作者目前拟定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9) 助人工作者目前预定进行的步骤?
前面的四个问题,需要获得案主的信任,愿意将真正的议题呈现出来,紧跟着能真实地将他自己的期待与需要说出来,并清楚知道他自己所面对问题的相关因素是什么,助人工作者才能进入探讨。
然而作为助人工作者,必须避免陷入个案的思维,并能跳出其情境,从脉络中进行上下文及连贯性作思考,真正了解个案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助人工作者怎样看待个案的问题,及所面对的相关因素?
助人工作者也须探讨并寻找出个案具备何种可能性、可运用的资源;而这些可能性的资源必须是正向的,以增强个案的信心,方能为个案拟定能够处理的目标,及以怎样的步骤来协助个案逐步地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
垂直思考的运用,在于有方向、有目标、有期待的进行探查。当中有许多的自我觉察、不断的面对自己、修正自己。同时也要诚实与自己接近、接触,诚实的做自己。作为助人工作者也必须设立评估架构,从起点到终点专注地贴近案主,了解案主想要的是什么,然后陪伴案主一起进入探索的旅程。
到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案主,而案主也成了我们最好的老师。
附注:台湾家族治疗专家吴就君教授「2014南洋种树工作坊 - 评估和过程引导架构」学习分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