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3月20日星期四

临终关怀

3月19日早报发布了亚洲首个慈怀护理研究中心在本地成立的讯息,连氏慈怀研究中心(Lien Centre for Palliative Care)的研究计划包括收集临终病人和慈怀护理相关的数据,及疼痛管理等。

疼痛管理是临终关怀的重点项目,很多老人家都害怕面对死亡前的病痛折磨,常感叹 “不怕死,只怕死不了”,但现在的疼痛管理技术突飞猛进,该中心的主任就说“我们须让公众知道,无需害怕死亡,几年前你们可能看过父母痛苦地死去,不过现在有更好的服务及能帮助你的医疗人员。”

今天早报便有登门临终关怀的受惠家属投书感谢,因着这项服务,每周有一次护士会来探访,医生则每月一次,当中并学习到实用的护理技巧、卫生知识、了解病患心理和临终时的处理等,让他们在这段时间能够沉着应对,不会慌乱无助。

可惜,慈怀护理机构面对的困难是一些病人或家属不愿正视问题,或对慈怀护理有误解而不寻求慈怀护理服务,社区慈怀护理机构每年照顾约3500名临终病人,只占了每年死亡人数约22%。

多数的人以为临终关怀就是不顾家人死活,没有进行积极治疗,可能蒙上不孝的罪名,又或者认为就医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其实慈怀的对象是经过医生确诊生命只有6个月或不足6个月濒临死亡的病人,这时任何的药物或手术对病人都已於事无补,只是折腾病人,徒然增加痛苦、降低生活品质而已。

通常临终关怀医院不提供治疗,它的目的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但也不是加速死亡或进行安乐死!临终关怀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剩余生命的质量

病人的尊严是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一般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但当家庭无法照料时,临终关怀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

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也报导了在慈怀病院度过最终阶段的情景,病患们在医生、护士、社工和辅导员的照顾下,日子平静详和、也互相分享经验,彼此鼓励支持,有些人因为心情放松了,反而活得更好,甚至还回到原本的家庭!究竟到了末期是否一定要住在家里,接受家人的照料,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曾看过以下的故事:

一位老教授非常爱干净、讲尊严,但她不幸到了癌症晚期,她的儿子、儿媳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周围邻居也常夸她有福气。但是有一天,她写下遗嘱突然自杀了,她在遗书中写道:“我感到儿女们对我太好了,他们已经尽了孝道,但我深感自己已毫无希望,不愿再给家庭增加负担,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儿媳每天给我冲洗会阴时的尴尬。”经抢救老教授脱离了危险,她被送进临终关怀医院,在那里她受到方方面面的更为周到的照顾,护理员给她冲洗会阴时她也不再感到尴尬,因为那是她们的工作,那是她所应该得到的享受与照顾。

所以尊重病患的意愿是最高的原则,卫生部也宣布将采取策略让末期病人获得妥善照料,以在最少痛楚和维护尊严的情况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临终护理的大众教育有待我们尽力推广!

2 条评论:

匿名 说...

临终关怀辅导病人和家人是迫切需要的。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真抱歉,现在才看到您的回应。

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和一群老人分享临终的课题,包括慈怀服务,待完成的功课等,发现老人家很开放,能接受自然的过程,或许家属是更需要协助和关怀的,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