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社会流动性:老鼠的孩子只会打洞吗?

自李资政指出“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自然会从小给孩子在家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入学后,除了他们自身的能力,家长所提供的资源,也在他们的择校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名校就读的学生,有超过一半的父亲是大学毕业生!”的现象后,社会流动性就成为热门的讨论课题!

人们担心由于财富和资源集中造成起跑点、路程皆不平等,结果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在社会低下阶层的人没有翻身之地,但几个实例却让我们看到曙光:

来自单亲家庭的方祥发,因为母亲只是一名工厂女工,他不敢奢望成为莱佛士书院的学生,只能尽量努力念书,结果凭着小六会考269分佳绩获得教育部奖学金,求学期间他在学校资助下出国参加集训和交流活动。如今他获得教育部海外奖学金,今年下半年将到英国深造。方祥发圆了梦想。家庭经济并没有成为他的牵绊。(联合早报报道)

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有五个兄弟姐妹,年幼时,一家人和另外几个家庭共同居住在锡安路的租赁组屋里,过后,他们一家搬到女皇镇的三房式组屋。虽然经济拮据,但他的父母宁愿多做几份工也不忽略孩子的教育。黄永宏后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医科,并凭政府奖学金到美国进修成为癌症外科医生。(黄永宏医生自述)

在新加坡港务集团工作的耶亚柏 (Arumugam Jeyapal) 先生,只有小六程度加上两年的职业训练。他开始工作时是一个月薪250元的机械车 (prime-mover) 驾驶员,但一路获得擢升,今年58岁的他已是一名船坞起重机操作员指导,月入3,000元,活跃于工会。这些年来,他从三房提升到五房式组屋。三个孩子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一个是足球教练、一个是在总检察署担任副检察司,女儿在国立教育学院受训当老师。他说:“我的经历就是新加坡故事的缩影。我很感激政府所提供的一切。”(李显龙总理在2008年国庆群众大会上致词)

的确,我们不否认中下阶层要付出个更多的努力,就如报章引用的数据:世界银行在2006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在美国,“新近的估算表明,家庭收入只及全国平均数一半的家庭,需要五代人的努力才能够达到全国收入平均数”。

不过如果家长有决心脱离困境,注重孩子的栽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再加上政府的扶助,就有希望像上述的例子,在两代之间就翻身了!

黄永宏医生说:“在新加坡,没有孩子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剥夺了接受好教育的机会。”,教育部的新措施包括:

*每年为小六会考成绩最佳三分之一的学生,提供教育储蓄基金自主学校入学奖学金,津贴部分学费。若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协助,可再申请自主学校经济援助计划,还有其他助学金、奖学金等。

*收入在最低三分之二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700元)子女,就读工艺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可获得介于150元至1000元的额外助学金;而家庭收入在全国50百分位数以下的大学生则可获得介于950元至1700元的助学金。至于家庭收入在最低三分之一的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无需支付学费;当进入理工学院或大学时,政府将通过不同的助学金,为他们抵消高达80%或40%的学费。

*协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以及改善小学的基础设施。

很多人提出有钱人送孩子补习的不公平现象,的确,《星期天时报》在2008年对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就发现多达97%有补习!但是针对贫困家庭,不少社会福利组织,包括华助会等,都提供了免费或低廉的补习计划,帮助孩子解决在学习方面的困难。

说到底,补习并非良策,很多孩子在父母安排补不完的习中,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在补习的时候无精打采,或虚应了事呢!

对于透过教育改善社会流动性,最重要还是提升对学习新知的好奇与热爱,就如李资政所言:“有必要让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了解,他们要让孩子从小就习惯上图书馆、年纪稍长的孩子则要习惯自己追求知识,而不是等待教师以填鸭式的方法强灌知识。”

学习如果是一件快乐而自发的事,那么老鼠的孩子绝对不是只会打洞!


小启:四月份我们将刊出《辅导篇》,敬请期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