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1月28日星期一

打破状元情结

“O”水准会考刚放榜,早报记者林弘谕今天这篇“第十名现象”无疑是及时雨,让大家对考试成绩有另一番思考。

文章内引用了2007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国中南大学历时8个月,对1999年至2006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560名“高考状元”作了调查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考状元”未必都是社会的顶尖人才,相反,走出大学校园后迅速成为社会精英者,很少是高考成绩的佼佼者。最成功的人,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在班中第十名左右,而非第一名;这些人有创新精神,有冒险精神,不是书呆子。

其实“第十名现象”的观察,肇始于1999年杭州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周武老师针对1989-1999年该校150名小学毕业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小学期间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而进入中学排名后退的占43%;相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排名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另外,当年的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色,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有些小学备受老师宠爱的优秀学生,到了中学后却逐渐力不从心,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周老师称其为“第十名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1、家长一味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使得孩子专注背诵和解题,而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磨炼心性、学习社交技巧等各方面受到了约制,失去平衡、多元发展的机会,而无法适应后来复杂的工作环境。

2、某些顶尖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背后常有父母在旁不断的监督,而且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以致削弱了学习独立性,到了大学阶段,没有家长督促,教授的的教学方法相对“松散”,而无法自行学习。

3、听话的“好孩子”,一路来极少面对挫折,缺乏逆境智商,一旦遇到激烈的竞争而遭受打击时,可能一败涂地。而不“反抗”也代表了顺从,只能在安逸的环境中平凡过度,无法突破困局、发展创意和另类思维。

与此相反,第十名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像顶尖或后段学生那么多,所以能悠游的发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因而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有很大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周老师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

当然,我们还是要注意这是中国的调查,他们学校的班级人数通常较多,4、50人的第十名現象,应该指的是班上排名约1/5位置的同学。也就是虽然不一定名列榜首,但成绩还是过得去的!

故此,第十名現象带给父母和学生们的反思应该是不要斤斤计较于分数和名次排行,除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做好学生本分外,能追求自己的兴趣,腾出相当的精力投入其他的领域,像关怀自然、社区服务、群体活动、结交友好、自我挑战等,那么日后的发展更为加海阔天空!让我们一起来打破状元情结吧。

4 条评论:

Unknown 说...

有感于现代教育系统不符合孩子健康发展的家长采取了在家自学的,已在东方家庭时有耳闻,不算是异类了。他们的选择想必有原因。排名和要命的分数让成长的孩子失去了童心,可怜只懂计较分数排名的孩子也只成了个会读书的机器人,未来在社会大熔炉里将难海阔天空!幸也不幸也,靠造化了!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是啊,有时候即使家长和孩子不在乎,学校也不允许,会自动排除不利学校排名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确无奈。

自学的家长其实是很费苦心的,除了要有教导的能力和耐心,本身要非常能够自律,支援也要足够,常自愧弗如。

匿名 说...

我不赞成让孩子在家自学,因为,孩子失去了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将来孩子将失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免疫力。
期盼我们的教育部、教育部长、校长、老师们,是本做爱心办教育的。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您所提的确实是自学家长最担心的部分,据知他们也尽量设法弥补。譬如组成自学联盟,几组家庭时常联谊、互相照应、交换专长等,也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群体活动:
#兴趣小组,如合唱团、童军团
#义务团体,社区或慈善组织
#宗教活动,如团契、青年团

当然,如果教育的硬体、软体都合乎理想,应该没有人会这样大费周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