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辅友会的辅导园地! 我们是一群专业的辅导员, 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与您同行, 一起走过忧伤、迎接喜乐。 欢迎分享您的心情故事,任何困境、烦恼或悲伤,我们愿意聆听,生命的十字路口您不孤单!请来函或拨电预约和辅导员谈话。 免费面谈时间:星期二/三/四晚上8pm-9:30pm; 辅导预约电话:80120226(星期一~五9am-5pm) 电邮:inquiry.fid@gmail.com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癌症細胞
~~~~~~~~~~~~~~~~~~~~~~~~~
癌症細胞 李家同教授
老張是我們高中同班同學中唯一念醫學院的同學,他是癌症醫生,我們雖然是好朋友,但我們常常開玩笑說最好不需要去找他。
同班同學聚會,老張一定會到,他的收入高得不得了,所以有的時候他會請客,偶爾同學中有人發生一些經濟上的困難,他也會慷慨解囊。雖然老張對人很慷慨,卻過著很簡樸的生活,他每次都坐公共汽車來聚會,他也乘公車離開,現在有了地鐵,他當然都乘地鐵。他也從不大吃大喝,我的感覺是,老張非常不喜歡過非常舒適的生活。
我們都是六十二歲左右的人,快到退休年齡,卻沒有人真正退休。大概四個月以前聽人家說,老張退休了,醫院還為他舉行了一個退休儀式,而且聽說場面有些哀傷。我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正想打電話給他,沒有想到在台北的一家書店碰到了他,他正在買偵探小說,看到了我,高興得不得了,一把抓住我,找了一家環境優雅的咖啡館,坐下來大談他所喜歡的偵探小說,我也聽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注意到一件事,老張瘦了一些。
老張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我已經注意到他的消瘦,他主動地告訴我,他得了癌症,已經只有幾個月的生命。對我來講,這真是青天霹靂,也沒有問他現在有沒有治療,因為我想他是這方面的專家,應該知道如何治療。離開咖啡館的時候,下雨了,我替老張攔下了一輛計程車,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老張乘坐計程車。
一個月以後,老張來埔里找我,他的兒子開車送他來,他的兒子也是癌症醫生。我們一起去了附近的農場看油桐花,那裡的油桐花種在道路兩旁,大樹成蔭,車子開過滿地的白花,真是奇景。老張雖然時常面露倦容,但他一再說不虛此行,因為他以後再也看不到這種遍地都是白花的情境了。除了看花以外,老張也對我們的多媒體系統有很大的興趣,我們的研究生替他表演了好多有趣的系統,老張仔細地看這些表演,也問很多有道理的問題。
這也是我看到老張的最後一次,不久,老張就去世了。我當時心中納悶,為什麼他走得這麼快,以他的專業素養,他的癌症一定是初期,他所得到的治療也一定是最好的,為什麼他這麼快就走了?
我們都收到了訃聞,訃聞中除了絕對婉謝花圈這些玩意兒以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請求,請大家在指定的地點坐他們家租的遊覽車去,訃聞中好像拒絕任何人開汽車去參加葬禮。老張的葬禮,來了一大票名醫,他們都面容嚴肅,我們這些人看了這麼多的名醫,更加深一個疑問,為什麼老張走得如此之快?
謎底終於揭曉了,老張的兒子致詞的時候,告訴我們一個我們都不知道的故事:老張從頭到尾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為什麼呢?老張的兒子在禮堂中放映了一段錄影帶,在這段錄影帶中,老張解釋了何謂癌症細胞。我們常以為癌症細胞是不健康的細胞,其實不然,癌症細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別的細胞雖然會分裂,但分裂會有止境。癌症細胞的分裂永遠不會停止,不斷的分裂需要養分,但是人的養分有限,癌症細胞的不斷分裂,最後將其他正常細胞的養分吸取得一乾二淨。
因此老張認為我們這些人都是癌症細胞,因為我們太健康,所以我們吃得多,因為我們有錢,所以我們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這麼多資源,我們用得多,其他人類就倒楣了。老張在錄影帶中一再地強調,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類消耗掉,他也一再地提醒我們,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這樣地吃遠洋的魚,全地球海裡的魚只夠我們吃一天,他一再地問一個問題: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一樣地享受,地球上的資源能撐多久?舉例來說,四十年後,石油就用光了。
老張的錄影帶也介紹了非洲二千五百萬人得到了愛滋病的慘相,這一段的聲音被消除了。但這一段靜寂的錄影帶帶給我們極大的震撼。
老張的兒子沒有解釋為什麼老張不願意接受治療,那一段沒有任何聲音的錄影帶解釋了一切,老張早就對於他的生活好感到內疚,所以他一直儘量地過得很簡單,最近非洲大批人得到愛滋病,卻沒有人得到任何治療。歐美雖然有治療愛滋病的藥,但這些非洲窮人如何有錢買這種藥呢?這種情形也使老張很難過。
老張熱愛生命,但是他不願他的生命影響了別人,他不願意看到自己太健康,太健康就是癌症細胞了。
最後,老張提到他自己的病,他說他的病是不可能痊癒的,花了很多錢以後,他可以多活三至四年,在這三、四年內,他所能做的非常之少,所以他不願意為了他的這三、四年的生命而花費人類大量的醫藥資源,有這麼多非洲人死於愛滋病,他實在是沒有興趣去接受治療了。
老張的兒子也在葬禮上告訴了大家,老張臨死以前,捐了大筆的錢給一個慈善機構,專門用作醫治非洲愛滋病人之用。
老張如果多活幾年,也許可以醫治一些人,但是他的拒絕治療,卻是一個強有力的震撼教育。前天,我們同學會,每人一個盤餐,大家不發牢騷,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滿足。我家現在平時只開電扇,有客人來才開冷氣。我們也越吃越簡單,每次餐後有香蕉吃就心滿意足矣。
我住的是公寓,有時難免想念當年在美國住的獨門獨園的房子,現在我的想法也改了,如果全台灣的人都這樣住,台灣恐怕會看不到一片青山,一片綠水,全台灣只看到房子了。
老張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生活得太好,我們不該是癌症細胞。我們應該將青山綠水留給下一代,留給別人。老張瀟灑地離去,使我們可以瀟瀟灑灑地活著。我們都輕鬆多了。
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八)爱与关怀
国际著名伦理学家、国大生物医学道德研究中心主任Professor Alastair Campbell在接受早报专访时指出:
1、很多人害怕多余和不必要的无效治疗(futile treatment),因为担心费用太高会加重家人的负担,却又不能带来益处。不过,他们要求的应该是停止治疗,而不是安乐死。
2、一般人不怕死,怕的只是垂死的过程。人们害怕垂死时可能感受的疼痛和痛苦,不过,通过现代慈怀护理,这些都能受到控制和减缓,让病人不会感到疼痛、担忧和害怕。
新加坡医药协会秦经智医生也指出,在探讨安乐死的时候,以个别个案来讨论,跟把“安乐死合法化”当成公共政策来讨论,是不一样的。前者会因为看到个别病人的痛苦,忽视了其他的考量,而后者则需要考虑公共政策被滥用的可能,以及政策对专业的影响。
因此提升现代医学绝佳的疼痛控制技术(有研究显示接受「缓和医疗」(palliative treatment)而減轻大部份疼痛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五不再有求死的意愿。)、宣传和鼓励签署预先医疗指示,以避免不必要的拖延死亡历程、改善临终病人护理,让病人和家属都能在身心灵全方位得到妥善照护的情况下,自然走向人生的终点,会是我们积极要进行的项目。
当然,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 -- 首个施行安乐死合法化的荷兰有它的健全的医疗制度和社会背景,使得最终会选择安乐死的案例并不多,而这也是很多国家所无法企及,不敢跟随的原因之一:
1) 荷蘭的醫療服務在全世界來說,可以說是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95%以上的老百姓有私人醫療保險。長期療養也包含在保險範圍內,而且涵蓋沒有私人保險的少數人民。
2) 緩和醫療非常進步。幾乎每一家醫院都有疼痛控制及緩和醫療中心。與之相較,其他國家的類似中心少而昂貴。
3) 納粹佔領時期,只有荷蘭的醫生不參與納粹的「安樂死」計畫。這個因素顯示荷蘭醫病關係有高度彼此信賴的傳統。再者,他們的家庭醫師制度推行的很不錯。大部份的病人與醫師都有長久的友誼關係。這兩點都是其他許多國家所不及的。
(但即便是如此,它也逃不了逐渐走向非自愿性安乐死,更多弱势病人被强迫接受非自愿性安乐死的后遗症。)
因而完善的医药保险与社会救济,让病人在经费上无后顾之忧,不感觉自己拖累家人、更多的慈怀病院和良好的家庭医师制度也是我们进步的空间!
在最终我们要强调的是“爱与关怀”的力量,安宁照护的研究报告指出:越经验到关爱与照顾的病人,对于痛苦的忍受以及面对生命挑战的能力也就越強。
谢桂桦的丈夫逝世后,家人发现他的手机里有一则他未寄出去的简讯:“为了孩子和妻子,我要一天天的搏斗和活下去。(fighting and living day to day)”!
移民荷兰的陈俐颖也指出:有人即使病得全身僵硬无法坐立,依旧积极地生活。设立网站,与相同病例的人联系,互相鼓励,没有放弃。一些年轻的病人还有恋爱结婚的例子。他们都得到家属细心地照顾,家属的正面支持给他们很大的生存力量。
让我们以美国诗人威尔德这一句话做为总结:「在生死两岸,爱是中间的桥梁……爱是唯一的生机,爱是唯一的意义」!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七) 生命四季
这当中很重要的讯息是精神上的幸福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肉体的苦难! 宗教、亲情、修炼和感恩,都是很好的精神资粮,让人在跨越死亡幽谷时不忧不惧。
这就像潜水钟的作者所说:當我困頓如繭的處境,比較不會壓迫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的心就能夠像蝴蝶一樣四處飄飛。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可以在空間、時間裡翱翔……。
心灵的自由是痛苦的身体所无法局限的,而最关键的心理建设是接纳。
最近的经济风暴让我们领会景气的规律: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循环不已。无可避免; 而人生也如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当生命来到了尾声,衰败是必然的,就像树上的叶子总要等它完全枯萎才会掉落,外力或如台风暴雨将它提前打落,这并非自然的规律。
达赖喇嘛说:「我喜歡把死亡想成衣服穿破了,要換件新的一樣,而不是最終的結束。然而,死亡是無法預測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或怎麼死。因此,在死之前,要做好事前準備。」
接纳包括了死亡的事实、时间和方式,饱受折磨的墨瑞就提醒大家: 你認為可怕,它才會可怕,看著我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是很可怕,但也很可喜,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如此幸運!
死亡和痛苦都是珍贵的礼物,能让我们思索更深,领悟更多,当快刀斩下,会不会失去了某些蕴涵的旨意?
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六) 反对观点
今天早报的一则香港消息令人心痛: 近月来每逢周二和周五《招职》出版日,黄大仙港铁站都有数十名老人在闸外两侧排开,不停地向乘客招手并苦苦哀求:“唔该做吓好心,帮我攞份《招职》啦!”(麻烦做做好心人,帮我拿一份《招职》啦!)受震撼场面打动的乘客,好心代拿几份相赠,老人即如秃鹰抢食般疯狂争夺。最高峰时有50多名对手抢纸,推撞、打架时有发生,有人甚至因此跌断骨头。
《招职》是港铁给乘客的增值服务,让求职者可以免费浏览各公司招聘的广告,不必掏钱买报纸,但一转眼就被老人拿去当废纸卖了! 如果是您,面对可怜长者的请求,是否会被打动,帮忙拿一些呢?
答案恐怕多数是肯定的,因为人之本性都是仁慈的,我们很容易会顺应对方期待以解除当下的痛苦,而没有了解老人家招手并苦苦哀求声中,真正呼唤的是什么? 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本究竟在哪里?
而这就和近日讨论的安乐死合法化类似,不管是当事人或旁观的亲友,到底我们所渴望的是什么呢?
安乐死的英文用词“Euthanasia”源自希腊文,意思是「好死、善終、安详、无痛的死」,可说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最高期待。老人家常常说的就是“不怕死,就怕死不去” ,尤其身边的人在受尽折磨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情景,让很多人希望安乐死不是幸运才被抽中,而是通通有奖,因此有了人为的安乐死出现。
所以安乐死是针对濒临死亡、无法挽救,正被痛苦所折磨的人,为除去其痛苦,而停止治疗或不提供维持生命设施,让病人自然死亡(消极安乐死),或以特定方式,如利用药物、毒品等,刻意提早結束病人生命的行为(积极安乐死) 。而不管方式如何,都是有意识的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这当中还依病人本身的意愿,区分为自愿(病人清醒或昏迷前曾经留下书面指示)和非自愿(为无意识或无法表达意愿的人做决定)。在道德上,消极的自愿安乐死最为一般人接受,依次为积极的自愿安乐死、消极的非自愿安乐死,而非自愿的积极安乐死最受争议; 目前国际间在讨论的主要是针对积极安乐死。
除了之前提出的不良效应,让我们继续来审视为什么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厌世害怕的是孤独: 根据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观察,人因病和老化的厌世心情,真正反应的是: 害怕孤独,担心自己被遗弃、轻视和欺压。而相反的,如果周遭的亲友一直围绕身边,给予温暖,关怀备至,表达不舍,病患都会有无比的勇气继续和病魔对抗,而这在近几天的早报投书或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正向的例证。
—仰赖并不喪失尊严: 当一个人在重症末期时,要仰赖别人翻身、洗澡、喂食、如厕、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难道就没有尊严了吗? 其实尊严的有无,和照护过程的关系与品质成正比。人在脆弱的时候是非常敏感的,旁边亲友或医护人员的一点点不耐烦或鄙视的反应,都会伤害患者的自尊,让他觉得喪失尊严。而一旦患者认定自己在別人眼中一无是处且令人嫌恶,求死之心必然产生。
接受早报采访的谢桂桦指出罹患癌症的丈夫曾尝试轻生,但被她及时制止。“我跟他说,你不可以这样。这样对不起我,孩子还小,我尽心尽力照顾你,如果上天要带走你我没有办法,但是我们要争取每一分钟。不然我下辈子也不会原谅你。”
—生命价值不在有形的功用: 是否一切「沒有用」、妨碍社会发展、浪费医疗资源的人,就可以忽略或扼殺他们的生存权?允许功利主义继续延伸的国家社会是非常恐怖的,这在纳粹事件里已经得到明证!
还记得在聆听一场临终关怀的演讲时,主讲医生张保贤曾坦言病患常说: 自己无用了,只会拖累儿女,感觉很过意不去,希望医生赐死。他的回答是: 您曾经辛苦育养孩子,而现在是上天给与的珍贵礼物,让儿女有机会回报,您应该坦然接受,大家好好珍惜最后在一起的时间。
有时候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安慰,让我们藉谢桂桦这句话做为提点: “很多人看到他这样痛苦,都说宁愿他可以安乐死。但是,我是他的妻子,我就是不舍得他走。可能我比较自私。只要他在,我可以看到他,跟他谈话,他走了,什么都没了。”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五) 不良效应
让我们继续探讨安乐死合法化的不良效应 --
1/ 家属或医生滥用生杀之权: 昨天提到的荷兰经验和造成的老人大逃亡是活生生的例证。
2/ 医生执行上的困扰, 违反救命的伦理: 医生的责任是拯救生命和舒解痛苦,而非结束病人的生命。受访的陈笃生医院慈怀护理顾问余辉耀医生就提及医生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我们的工作是要救人。To cure,就是要治疗他们的病情,能医好我们尽量医好。To relieve,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我们尽量减轻。To comfort,我们要提供他们多方面的安慰。” 让救命的医生沦为“杀人的专家”也将对医病的信任关系造成伤害!
3/ 断送挽救的机会: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不治之症,可能很快出现曙光,而即使是植物人,多年后苏醒的案例也是有的。
4/「滑坡效应」(slippery slope effect): 一旦末期受痛苦的病患可以合法安乐死,漸漸其他非末期的病患,只要有病痛,亦可效法。更可能演变为无自主能力的患者(重度昏迷者、精神错乱者、痴呆症等),只要别人見他活得痛苦或无价值,即可给予安乐死,这样的连锁反应是极可能发生的。
5/ 对弱势不公: 愈是弱势者,愈可能被迫「安乐死」,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形成弱势群体更弱,而强势群体更强的局面,造成社会不公。
今天早报刊登了一位律师的看法: “当人们不能再贡献社会的时候,生命就失去了很多价值,而在亚洲社会,我们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贡献多少。如果我们生病,对他人造成负担,就会觉得有责任减轻这个负担。”
从功利、现实的价值与贡献来论断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很可悲,却也是很普遍的评价方式! 下个星期我们将继续从其他的角度来探讨,在屠妖节的长假期里且和家人好好相聚,思索生命真正的意义吧!
祝大家佳节愉快!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四) 荷兰经验
荷兰的安乐死其实早在1973年就开始有实施的案例, 而在1993年通过的自愿安乐死施行指导原则,所根据的是1981年鹿特丹法庭确立的指引,安乐死的執行必須符合以下条件:
1. 必須是在病人无法忍受痛苦的绝症情況下
2. 病人必須意识清楚, 签署书面声明
3. 病人必須出於自愿
4. 必須給予病人足夠的时间冷静思考
5. 必須在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的情況下
6. 病人的死亡不能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7. 主治医生必須向患者详细陈述病情和预测, 并由第二个咨询医生确诊附议
8. 只有医生可以執行安乐死
9. 「死亡」必須是最佳的处置方式
究竟在这样周密的指导原则下,引发了什么后遗症呢?
1/非自愿安乐死增加:
在荷兰每年约有4000名老人死于“合法化死亡”。但自2002年合法条例正式实施后, 不到1年的时间里, 接受安乐死的人数突增至约7000人。德国格丁根大学对荷兰7000起“安乐死”案例进行分析, 发现当中高达41%的人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由医师和家属配合, 背着患者做出了“安乐死”的决定。
家属的理由是不愿看到不治之症的患者继续痛苦, 所以向医生提出要求“合法死亡”。在这41%的非自愿“安乐死”患者中, 11%在死前仍神志清醒, 有能力自主做出选择。但却没有人顾虑相关法案的规定, 尊重患者的意见, 而是强行决定, 对他们实施了“安乐死”。
2/诊断不够客观:
愿意执行安乐死的荷兰医生只占少数,相对的, 愿意参与, 充当咨询医生的也不多, 因此实际上有第二医生意见的安乐死案例很低, 当中还有很多是配对的, 互相为对方担任咨询医生, 使得在鉴定病人意识、病情和意愿等方面, 缺少了客观性。
3/ 互不信任:
在这种状况下, 荷兰的一些老年患者对医生越来越不信任, 担心他们对自己“合法下毒手”。即便是对自己的家属, 患者也产生疑虑, 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安乐死”的对象。为逃避被家属和医生变相“合法促死”的命运, 老人和患者开始向周边国家“逃亡”。
荷兰老人移居国外的现象始于2002年下半年, 目前这种“大逃亡”还在不断增加。邻近的德国, “安乐死”暂时还不会提上立法日程, 因此成了荷兰人逃亡的首选目的地。
因为滥用合法化, 造成弱势病人的不安, 甚至为避免被迫提前死亡而到避难他乡, 这实在令人唏嘘。当某些人大声疾呼要求安乐死的同时, 我们应该再更冷静的面对, 明白当中的利弊, 并懂得替代的选择!
(参考资料 -- 安乐死: 荷兰老人永远的痛, 《中老年保健》2006年12期)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三) 预先指示
根据早报的报导: 去年有4400名病人获得政府津贴的登门和住院慈怀护理服务。不过在每年大约1万7000人的死亡率中,需要慈怀护理的肯定在四千人以上,但他们和家属却因为不知道或不清楚这项护理的精神,而错失了可以安乐面向死亡的机会。
人们对于生命的期待是可以完全的掌控,希望能自由的运用和终结这条命。但世事并不如人愿,你不能用它做坏事、出卖你的身体或器官、与同性或非人类交欢……,当然,在本地杀害自己更是犯法的! 所以当有人控诉“这条命到底是谁的?”时,很遗憾的,我们的生命并不单纯的属于自己!
故此,如果你害怕到了重病末期陷入昏迷或失去表达能力时,却被舍不得你离去、坚持一线希望或不敢下最后决定的家属要求,而全身插满了管子,仰赖一些人工的机器维持表面的生命迹象,但说到底只是延长死亡的过程,让自己和家人更痛苦的话,签署预先医疗指示是必要的!
预先医疗指示法令在1997年生效,不过到现在只有少过一万国人签署。很多人担心一旦签定了,医生便会疏忽治疗,急着接收可用的器官进行移植。但其实预先医疗指示只有在医院当病人已经无药可医、昏迷,必须依靠维持生命的医疗时才能施行。而要断定病人无药可救,必须得到三位医生一致同意。
卫生部希望能够鼓励更多人立下这个指示,可能简化其中的程序,包括去除需要医生当证人的规定。但是它的作用在保障病人利益,允许医生向病人解释签署的用意,并观察病人在签署时是神智清醒,而非遭到胁迫或误导,贸然简化此项,恐怕引来争议的后果。
而且预先医疗指示最好能得到家人的认同,否则在最后一刻家属和医生发生不愉快,相信也非病人所乐见。因为到了临终,家人的看法和感受也许和你不一样,或希望再拖延片刻,以等待一些人,处理某些事,而且家人间也可能意见分歧。
也因此,另外一项选择: 指定代理人亦是重要的预先措施,它让人们在心智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持久授权书(Lasting Power of Attorney),自愿委任一名或多名亲友作为他未来心智退化时的受权人(donee),代替他在财务、个人福利或医疗方面作出规划和决定。
而经过你清醒时指定的人,肯定是你所信赖,理念也一致的。这样一来可以免除家人间的纠葛,同时你即使失去了心智能力,变得痴呆、昏沉,也无惧生命被无止境的折磨!
预先医疗指示让临终病人拒绝维生设施,慈怀护理则拒绝无意义的治疗,这都是保障个人对维持生命尊严的权利,在某些程度上,它们接近了消极安乐死的精神,是在新加坡您可以做到的选择,请多了解它,再做出自己明智的决定!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二) 慈怀护理
但其实病人所渴望的是结束痛苦,而不是生命本身!
昨天介绍的何国元医生在说明疼痛控制时, 曾举出临床的病例: 两个月前,一名患上了大肠癌的病人因为背痛而入院。彻底检查之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肝和脊椎。背痛的原因是腰椎椎体骨折。断裂的椎体还压到从中枢神经向双腿分布的神经根。因此,除了腰背剧痛之外,病人还感受到两脚触电般的刺痛,完全不能坐立和走动。止痛药也无法帮助减痛。跟病人讨论之后,我们同意采用内鞘止痛药输入治疗。治疗时,我把导管插入病人脊髓内鞘,注入吗啡和麻药,小手术长达一小时。手术后,当我巡房的时候,这名病人已经坐在病床上,脸露微笑,正在享用晚餐。
这前后的差别何其大也! 免於疼痛才是我们所要请求的权利,当痛苦时就要大声的说出来,这样医生才能根据你的症状进行治疗,必要时甚至可以藉由外科手术,阻断从神经传送至大脑的疼痛讯息,让你痛不怕! 而一旦疼痛得到控制,你不需要把全部的精神放在和疼痛对抗上,人就有了活力、睡的好、吃的下、可和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动,一起愉悦平静的完成人生最后的功课。
而一个能够陪伴病患和家属平安走完全程的机制便是慈怀护理!又称临终安宁疗护的慈怀护理目标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但也不是加速死亡或进行安乐死!
慈怀护理针对医生确诊只有6个月生命或不足6个月濒临死亡的病人,这时任何的药物或手术对病人都已於事无补,只是折腾病人,徒然增加痛苦、降低生活品质。慈怀病院通常不提供治疗,而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剩余生命的质量。临终安宁疗护强调病人和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整体需要。故此,病人尊严是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慈怀护理一般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政府已经积极进行对看护者的免费培训,让更多家有老人的家庭,懂得怎样在身心灵全面的照护临终病患; 而且慈怀医护团队也会定期登门护理,减轻各层面压力,伴随全家,直到最后。但当家庭无法照料时,临终关怀也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目前本地有八个慈怀护理机构。
曾经造访其中的雅西西慈怀病院,发现不管是住院或日间活动病人都非想象中的愁容满面或悲凄,整所病院花木扶梳,环境幽雅宁静,布置清爽色彩鲜艳,医生护士和社工都和蔼可亲,让人感受到的是和谐、温馨和关爱,而没有走过死亡幽谷的恐怖气息。
当然,生离死别是人生至痛,怎样让亲人走得平顺,彼此好好告别,这才是我们所要,如果让病人因为受不了痛苦、羞辱或不安而要求安乐死,恐怕所有人都应该检讨!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安乐死合法化之省思(一) 疼痛控制
这回的讨论中,泰半是由老人家执笔。他们能写能读,又懂得向报馆投书,显然受过相当的教育,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每日但求三餐温饱,恐怕无暇顾及其他。然而,这也正是最让人伤感之处! 假使这群在新加坡中上阶层的长者都对自己的未来如此恐惧、彷徨,那么在金字塔下层的人岂不更悲切?!
而尚属庆喜的是,在刚开始的一面倒,纷纷大力赞成,并惶恐的请求尽快立法通过之后,出现了反驳的声音,而政府也积极的指出现行制度中替代的选择。可惜报章的说明并不清楚,恐怕很多人还是不明白真正的意涵,而这也是促成我们不断和各乐龄中心长者共同探讨的原因, 希望在了解之后再来下判断。
让我们先审视部分读者提出的案例:
A女士,今年81岁,有高血压,因为跌倒,动过两次手术,三年来一直病痛缠身。她流泪对人说;活得很痛苦,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医生也救不了她,安眠药、止痛药、也都失去作用了。问新加坡为什么没有安乐死?
B女士, 今年85岁,在过去的15年里,除了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外,还经过两次的初期癌症和两次中风。第一次中风还能走动和进食,在五年前她再次中风后,就完全无法移动身体和进食,因为喉咙受损,甚至连喝一口水都会呛得半死。她每天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不能移动身体,背部又热,手脚因为不能活动,血液循环不好而会疼痛,大小解都在床上解决,她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了五年。孩子每天都得让她做物理治疗,搬她起来坐在床边一阵子让背部通风,这些动作让她觉得很辛苦,有几次她央求不要再折磨她,让她躺回床上。她常说活得很痛苦想早点死去。
C先生, 今年87岁,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要吃十多种药物,三年前跌倒后就不良于行,当时家人决定让他在疗养院住几个月才回家,他竟然绝食绝药寻死,结果只好让他在姐姐家当厅长,与母亲作伴。近一年他喉咙退化不能吃固体食物,又常咳嗽和肺部发炎,他整天就躺在床上等时间过去。
D先生, 今年49岁, 四年前爆血管,经医生抢救,变成只能听、用流泪来表达一切的植物人!从一个90多公斤的壮汉,消瘦成只剩40多公斤。
这些病况让了读了心酸, 他们因为肉体和精神的折磨, 日子过得很痛苦。但现代的医学和制度并非对改善生命的品质无能为力。
首先是疼痛的控制,早报日前刊登: 为了提高民众对疼痛的了解,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在每年的十月中旬举行“世界疼痛日”(World Pain Day)。从今天起至明年10月20日,在全世界范围推广全球对抗癌症疼痛年,目的是增强人们对癌症疼痛的认识,也唤起世人对癌症疼痛的关注和重视。
而执笔的新加坡中央医院麻醉与疼痛治疗专科顾问医生、疼痛治疗中心副主任就指出医学对各种疼痛已经有很好的控制方法, 医学研究也证明长期服用吗啡来治疗癌症疼痛而导致药物成瘾的风险很低。事实上,正确的服用吗啡不但不会造成副作用或上瘾的现象,还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生活素质。
台湾主修「临终照顾」的赵可式博士有这么一段话: 人們對死亡過程、方式、時間及形象的恐懼,目前我們都有辦法克服。例如死亡的過程,進入安寧療護可以讓他沒有痛苦。過去我總認為人們都很怕痛,在身體潰爛、噁心、嘔吐的折磨下,要患者心中平靜,除非是修行深厚。直到我出國去修習安寧照護,才了解這些病人的痛苦是有辦法緩解的。醫護人員大約能了解他還剩多少時間,希望在什麼情境下往生,例如有些病人不願意清醒地經歷死亡,想在睡眠中走,我們可以完成他的心願,使用很好的藥物,讓他睡覺,在不損傷他的肝臟機能的情況下,很平安地在睡眠中離開;有些人希望清醒,我們也有辦法讓他醒著,在止痛的情況下往生。
如果您在病末不感到疼痛, 对于安乐死的请求, 您有不同的看法吗?
明天我们将从其他的角度继续探讨!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s)你听说过吗?
这是众多台湾新一代父母亲所犯的毛病: 直升機父母無所不在、無所不管,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介入孩子的一切,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活動,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而恐怕这样的现象在现今的华人世界里十分普遍, 相较于这些父母亲自己的成长背景, 他们大都在困苦、忙乱、多生养、受忽略的环境中生长, 感受不到完整的关怀, 也得不到全心的照顾, 在心里总有许多遗憾与不满, 而一旦当了父母, 很自然的希望在孩子身上补偿, 期待给他们自己所渴望、不曾满足的东西。
「直升机父母」最普遍的现象是盼望培育完美小孩, 从零岁就起跑, 焦虑的父母把教养当极限运动, 从孩子出生没多久便开始送去上各种不同的课程: 游泳、律动、美劳、语文、音乐等等。
记得在台湾的一个谈话节目上, 有位艺人说她和1岁多的儿子都用手语沟通, 因为通常男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较迟缓, 无法用口语表达他的需要, 为避免孩子感到挫折, 半岁多就请了手语老师来家里教, 所以到现在亲子沟通100分, 孩子的情绪也比较稳定!
更且为了及早实施「因材施教」, 父母亲不允许孩子慢慢摸索, 也不是靠自己多观察, 他们从婴儿开始就做各种测试, 譬如皮纹性向分析,透过指纹判定是属于何种智商。在新加坡最近也引进了“天赋基因检测”, 根据联合晚报的报道, 这项测验是从口腔粘膜取得细胞基因样本,然后分析遗传基因密码, 可测出孩子哪方面的天赋特别出众,包括:
- 情商天赋出众:适合当管理者、商人或企业家。
- 智商天赋出众:适合当工程师、教授或作家。
- 专注天赋出众:适合从事美术与视觉艺术有关的工作。
- 体育天赋出众:适合向竞技体育方面发展。
姑且不论检测天赋的可靠性, 所有的成功最重要还是后天的努力, 如果父母亲认定孩子应该是个领导者, 可是他偏偏就是内向怕羞, 很难做决定, 这不是害苦了孩子!
因此对孩子做合乎实际的期望是很重要的, 问一问自己:
- 期望我的孩子做到这点,合理吗?
- 我为何期望我的子女做到这件事?
- 他若达成这项期望,于我有何意义呢?
- 我会有这个愿望,是为了自己, 还是为了孩子好?
下周二(10月21日)的雅乐妈妈小组, 我们的短讲将分享“怎样对孩子做合理的期待”, 当然, 各个不同年龄层和经历的妈妈共聚一堂, 集思广益探讨自己切身的亲子问题, 是我们的重头戏, 欢迎您的参与。
时间: 每月第三个星期二下午2点半~4点半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6-05
免费参加,但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孀居之路
当一家之主不幸早逝,留下孤儿寡母面对未来的日子, 在一开始压力是无比巨大的!
社会上对于单亲家庭存在许多的恐怖的预言, 譬如:
- 单亲家庭孩子的犯罪率高于双亲家庭
- 单亲家庭结构较脆弱,容易陷入困境,并对孩子造成伤害
- 单亲孩子缺乏自信、敏感、中性化、焦虑、沮丧、缺乏安全感、反抗、退缩
悲痛的孀妇在居丧期过后, 人去楼空了, 剩下自己承受这些“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的阴影和误解, 常倍感慌乱、孤单,家庭的重担已经让人喘不过气, 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会和孩子一起跌落这可怕的旋涡里?!
曾经在带领单亲妈妈团体时, 邀请大家进行逆向思考, 共同发掘单亲的优势。刚开始妈妈们并不能认同, 但随着不同的角度分享, 居然发现无论对自己或孩子, 单亲其实有它的特出之处:
1. 亲子关系更密切:
§单亲妈妈愿意承担生活的痛苦,都是为了子女,一切对子女有帮助的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孩子是促使单亲妈妈个人生存和维系整个家庭的动力,所以单亲妈妈对子女付出较多
§子女较能体会妈妈的困难,愿意配合,分担家庭的工作,彼此的关系良好
§可免去因父母意见不合、管教态度不一致,而对孩子产生的困扰
2. 自我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潜在的优点,在单亲的冲击下,才开始面对现实生活,挖掘内在的宝藏,而一旦发觉,将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资产
§当摆脱身心的折磨,走出阴霾,通过生活的挑战,发现自己可以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单亲妈妈会对自己有能力又有毅力,能照顾自己和家庭而自豪
3. 失怙孩子:坚强、独立、成熟、上进、懂事、适应性较强
但是要怎样才能创造这些单亲的优势, 而不是蒙受其害呢? 您知道独力扶养孩子的过程中将遭遇那些挑战和艰难?怎样让孩子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健康快乐成长?欢迎参加今天下午2~3点“孀居之路:怎样陪伴失怙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讲座, 一起来探讨!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6-05
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欢庆周年!
此博客的设立是为了让华语社群有抒发情绪和寻求协助的园地!我们希望在这里有一站式的服务,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
# 新加坡的社会服务资源网
# 鼓舞心灵的好网站、好文章
# 抒发心情的管道
# 与辅导员公开或私下的交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遇到挫折和起伏, 有时候别人善意的聆听或点醒, 就能够让我们提起勇气继续搏斗!所以欢迎你抛出烦恼和问题,让我们一起面对!
在欢庆的时刻, 也是检讨的好时机, 对比年前的承诺与自许, 发现竟是如孙中山先生所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新加坡的社会服务资源网”方面, 在“新加坡支援热线”的栏目中, 已尽力网罗大家可能需要的服务电话号码, 如果有其他的需求, 请告知, 将尽快补充。
关于“鼓舞心灵的好网站、好文章”, 大家可以从“辅导及心灵成长网站”找到, 这里面所联结的网站内多有丰富的辅导资讯、案例, 或是绝佳的心灵小品, 当然, 如果您知道相关的好网站, 欢迎和我们分享。
至于“抒发心情的管道”、“与辅导员公开或私下的交流”应该就是还需努力的部分, 希望大家可以透过“交流园地”栏目的联结, 与我们联系, 或者致函: fidcounselling@gmail.com
在过去的一年, 不知不觉中撰写了257篇文章和大家交流, 很感谢您们的支持与指教, 这是非常重要的鼓舞力量, 让我们得以持续。每一个工作天的坚持, 并不是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以辅导团体的身份写博, 一切必须客观、正确, 包括资讯、立场、价值观等等, 在分享时更须确保遵守辅导员伦理, 保障个案的隐私!
有时候很累, 有时候没有灵感, 有时候写了又撤消, 因为过于敏感, 有时候资料还未搜集完整, 不敢仓促下笔, 而更多的时刻是考虑再三, 要由什么角度切入……。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未来的日子会不会改变? 是尽力而为, 还是量力而行? 仍在思索中!
在欢庆周年的一刻, 最要感谢还是大家的鼓励, 谨此祝福您们生活更顺适, 平安喜悦!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抗癌小勇士
癌症病房的窗外,
藍藍天空,
太陽高高,
我好想出去,
護士阿姨不准,
醫師叔叔不准,
癌症病房的窗外,
星星閃耀,
月光照照,
我好想出去,
點滴阿姨銬住,
氧氣叔叔罩住。
心聲
醫院是監獄,
爸媽是犯人,
我是手銬,
害怕是我們的聲音。
手銬在哪裡,
犯人就在哪裡;
我在哪裡,
爸媽就在哪裡;
多麼希望─-醫院不是監獄
更不是我們永遠的家。
~~~~~~~~~~~~~~~~~~~~~~~
这是台湾抗癌小勇士周大观在癌症病榻写下的诗, 年仅十岁的他, 从发病到往生, 不过短短的一年多, 这当中他经历了: 兩次开刀清除癌細胞、十二次化学治疗、三十次鈷六十照射治疗以及截肢手术。
在发病前, 他是个才华横溢的孩子: 五岁時四書五经诗词歌赋已朗朗上口,是学校管弦乐团的第一提琴手, 也经常在报纸发表文章, 上小学后,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以诗词、散文的方式记述,卧病之后, 他没有放弃, 总共创作了42首感人的诗篇。
他的诗散发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意志, 他的勇敢与坚强鼓舞了许多人, 也让他获得多项奖章, 最终虽然不敌病魔, 但坚毅的精神却随着诗篇长存, 他留下了四本书, 更令人感动是他的父母在他逝世后, 把关爱送给了其他孩子:
周大觀父母周進華、郭盈蘭夫婦,為了完成愛兒周大觀「熱愛生命、關心別人」遺願,成立了「財團法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系列公益活動,成立「愛爸爸、愛媽媽、愛姊姊、愛哥哥」等支持團體,舉辦各項關懷生命活動,設置大觀家庭服務中心、生命大學系列講座、公開獎勵表揚熱愛生命領域中有卓越成就或貢獻之機關、團體或個人,推動「兒童重症專門醫院的建立」等研究發展交流工作,提倡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別人的生命、維護地球的生命。
这个基金会已经默默的坚持了10年, 当我们在大约半个月前计划在今天的主妇园地分享大观的诗词后, 居然在前天雅虎台湾的焦点新闻看到以下的消息:
「從來沒有那麼艱苦過!」受捐款不繼影響,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抗癌圓夢助學基金,只剩五百六十五元,創辦人周進華昨天率隊在嘉義市街頭表演及義賣募款,一個下午募得一萬七千五百元,離四十二萬元的目標還遠。
「到街頭找希望!」周進華說,十二月六日將舉辦「頒發2008年抗癌圓夢助學金會師活動」,預定發出四十二萬元助學金,但是目前基金只剩五百六十五元,基金會必須積極籌款,未來還將前往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募款。昨天的募款活動在台灣銀行嘉義分行前舉行,由戰勝血癌的陽光天使張芸瑋表演古箏揭開序幕;周大觀的弟弟周天觀以陶笛吹奏「愛的真諦」,雖然有點忘譜,觀眾仍報以熱烈掌聲。
孩子走了, 全家人还是坚持不懈, 急人所急, 这份精神好令人感动, 希望他们可以顺利筹得目标款项, 帮助抗癌的孩子就学。
更欢迎您参与今天的活动, 在主妇论坛单元将讨论”从毒奶谈食品安全”, 妙方为”脸部刮痧美容”, 当然美味食谱是大家所期待的!
时间:每月第二个星期二下午2:30~4:30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6-05
免费参加,但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无条件的爱
~~~~~~~~~~~~~~~~~~~~~~~~~
小狗出售
一个商店老板在门上钉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小狗出售]。这个招牌对小孩子有相当的吸引力。
过了不久,一个小男孩出现在招牌前问说:“你这些小狗要卖多少钱?”店主人回答:“都是从三百元至五百元不等。”
小男孩把手伸到口袋里,掏出了一些硬币,“我只有五十元,我可以看它们吗?”
店老板笑笑,并吹了口哨叫狗过来。从狗屋中跑出一只店老板叫它Lady的狗,草地上四只小狗也跟着跑来,其中一只明显的远远落在后面?
小男孩立刻注意到那只落在后面跛脚的小狗,他问店老板:“这只狗怎么了?”
店主人解释说这只小狗出生时,兽医诊断他的骨盆腔发育不健全,这一生都注定要跛脚。
小男孩显得高兴的说:“那就是我要买的小狗”
店主人说:“这只小狗不用买,如果你要的话我把它送给你。”
小男孩有点难过,他看着店主人的眼睛说:“我不要你送给我,它跟其它的小狗一样值得每一分钱,我会付全额给你。”
“我先付你五十元,以后每个月付十元,直到付清为止,”店主人反对的说:“你真的不用买这只小狗,孩子!因为它不像其他小狗一样正常的跑跳和玩耍。”
小男孩弯下身卷起裤管,露出严重扭曲,用金属支架支撑住的残障左腿。他看着店主说:“我自己也无法正常的跑跳,所以我知道这只小狗需要有人了解关爱它。”
店主人紧咬着下唇,眼中涌出了泪水微笑着说:“孩子,我衷心希望与祈祷,这里的每一只小狗都又像你一样的主人。”
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
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
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
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
以愉悦的心,分享他人的快乐
以喜捨的心,帮助要帮助的人
在一生中,你是谁其实并不代表什么,应该在乎的是,是否有人欣赏你,接受你而且无条件的爱你。
真心的朋友是当世界其他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仍陪你并肩而行。
~~~~~~~~~~~~~~~~~~~~~~~~~
每一次分享的文章, 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先感动我们自己! 这篇短文在最近读起来特别有意义, 因为“安乐死合法化”讨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当我们看到长者的大声疾呼和忧心如焚, 其实整个社会是应该感到汗颜的!
身为一个人, 价值到底在哪里? 当人变得年老体弱难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爱, 真的是有条件的吗? 老人家在担心什么? 他们是真的不想活了吗? 假使医疗能让他们感觉不到痛苦、如果社会福利和保险可以让他们不必担心拖累家人、伴侣儿女都关怀备至, 愿意亲密的陪伴, 一起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好好的互相告别, 死得安心喜乐, 请问还需要特别立法吗?
关于“安乐死合法化”将会另文专门探讨, 也希望您告知看法, 针对不同的角度共同讨论!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精神病患支持团体
参与活动的吴玉明(61岁,补习教师)曾患上精神分裂症,现已康复10年。他在受访时指出: 求职时不敢回答表格上 “是否有精神病例?”问题,因为他发现只要填上“有”,雇主就不会请他面试; 如果不答,至少还可能通过面试,让雇主看到他健康的样子,再考虑是否聘请他。
吴玉明说,本地一般保险公司只接受康复超过五年的精神病人的申请,不像马来西亚保险业者把精神病列为被保障的30种疾病之一,所以他认为“我们还是被歧视的”。
这位受访者其实有许多值得赞扬的地方, 曾患病16年的吴玉明在康复后著书描述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也常常接受访问、到各处开办有关精神分裂的讲座, 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精神疾病, 消除误解, 并建立信心, 知道多数的患者都有机会象他一样复原, 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能力。
更了不起的是他还带领精神病患支持团体, 曾有幸参与其中时, 发现当场的气氛令人好感动。 20多个处在不同病程的患者济济一堂, 彼此之间都很熟悉, 大家说说笑笑, 好像一个很自由的大家庭, 每个人在那里都很自在, 有些人早到, 也有的过了半小时才匆忙赶来, 过程中想发言、提问、讨论、走动、阅报、上网或假寐都随心所欲, 好些人表面上似乎不在意, 但当谈到有兴趣的课题时又马上能插上两句, 实在很温馨和乐。
而吴先生就担任穿针引线的工作, 他以过来人的经验和大家交流, 当患者提问时, 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复原的秘诀, 同时邀请其他人提供想法和意见, 彼此支持。
两个小时的支持团体是成功的, 而很关键的因素是他们有共同的经历, 知道彼此的挣扎和痛苦, 每个人是平等的, 当中没有歧视与不解, 大家在分享喜怒哀乐中得到了接纳和理解, 而康复之美好前景, 已经有人示现了, 他做得到, 或许我也可以!
这类的活动配合了社会心理康复计划(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昨天心理卫生学院也指出推出计划后: 病人住院的天数有所减少。医院对300多名经常入院的病人进行一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加入计划后,总入院天数从1万3000个住院日减少到5000个,少了约62%。
社会心理康复计划让病患在家中休养, 而心理医生、护士和社工会登门造访,通过观察学习模式等教导病人如何同他人沟通,确保患者定时服药,并让他们联系住家附近的社区可以帮忙的机构。
象上述的支持团体在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属下的Club 3R举行, 如果您有家人或朋友正在精神疾病的康复阶段, 需要支持与鼓励, 不妨和中心联系, 电话: 6255-3222, 或许能助他一臂之力。
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健康的自尊
也有夫妻因为一条牙膏挤的方式不同而要闹离婚,当我们奇怪为什么不买两条牙膏,各自爱怎么挤就怎么挤时,有一方就会很气偾的说:这问题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他却死性不改,可见他根本不爱我、不尊重我!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免不了“自尊心”所引发的问题,究竟自尊心代表了什么?教育辞典里说:自尊心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所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又称自尊感。自尊心有强弱之分。过强的自尊心会变成虚荣心, 使人高傲自负, 固执己见, 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情, 难以搞好人际关系。过弱的自尊心会变成自卑感, 使人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缺乏做人的信心, 妨碍个人的成长进步。
换言之,自尊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的一种道德情感。
但可惜的是我们的自尊心常依赖别人的评价,基于别人如何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来评定,结果失去了自我的价值感,也常过于讨好别人;而当得不到人家的认同时,不是生气就是泄气,前者可能伤害别人,而后者则是伤害了自己!你想了解自己是否拥有健康的自尊心吗?又该怎样强化自尊?欢迎参加明天10月10日下午2-3点半的讲座“我很棒系列:如何拥有健康的自尊心?”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6-05
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一日一生
除了慈善团体的乐龄组织, 现在很多宗教团体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宗教活动之外, 举办了许多让老人家身心灵健康的节目, 而且对象均不分任何信仰与种族, 有些是每星期五次, 天天变化不同的活动内容, 而有的是集中在一天, 安排了养生、保健、体操、美容等多样化的主题, 也有关于促进个人和家庭幸福的讲座, 并且几乎都是免费的!
昨天有幸受邀和一群可爱的老人家同欢乐, 也和他们分享” 一日一生”的观念。这个理念的创始者已无法追查, 但确实是简单易懂, 又助益甚大, 谨摘要于下:
~~~~~~~~~~~~~~~~~~~~~~~~~
一般人的一生不外乎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工作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退休後享受人生階段。
有很多人拼命賺錢,以為等到賺到幾千萬退休後再來好好享受人生,結果一朝檢查出來得到不治之症,甚麼都沒有享受就不甘心的離開了。也有人退休後天天出國旅行,玩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人生失去了目標,好像一直玩樂也欠缺一點甚麼。那麼應該要怎樣來面對人生呢?
于是提出了「一日一生」的觀念: 也就是每天都要學習,保持學習的動力;每天都要工作,維持生活的目標;每天都要享受人生,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後才來享受人生。
~~~~~~~~~~~~~~~~~~~~~~~~~
一日一生对于长者的着力点在于很多老人家都觉得自己是三等公民,天天只是等吃、等睡、等死而已, 生活没什么意义。但是透过每一天就当一世人来过, 每天都学习一点新的东西(就算只是看电视也可能有收获哦), 做一些家务事, 看看孙子, 或是当义工, 而当然不可忘记的就是也要宠宠自己, 稍微享受一下, 做几件最快乐的事,把学习、工作、享乐三件人生的进程都在每天的当下完结了!
这样一来, 每晚都能安心的睡下, 即使未必能再穿上摆在床边的拖鞋, 也了无遗憾! 当然, 白天的生活也会因为有了目标和规划, 感觉较有意义。
能看到老人家绽开笑颜是令人开心的事, 但愿更多的团体、企业和宗教组织都能为辛苦了大半辈子的长者投注更多的关爱。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自杀的影响
昨晚八频道所播映的”新晴大动员”真是令人动容, 义工们的付出在很大的程度上帮了这个单亲家庭, 但恐怕他们要复原的路还很长远。
原本的一家之主因为不堪负债累累自杀了, 他选择在毫无预警的状况下, 当着家人的面前跳下楼, 太太说她当时完全愣住了, 不知如何反应; 而可怜的大儿子, 他到两年后还是常常做恶梦, 听到的是爸爸堕楼的巨大声响! 有时候他也会想学爸爸般死, 而这孩子不过才10岁左右!
自杀的影响是深远的, 留给孩子和亲人是永远弥补不了的伤痛, 也做了最不好的示范, 以为压力太大了, 可以一死了之, 另外就是无可避免的内疚感, 总觉得自己要为对方的死负责任!
之前”武吉巴督双尸案” 年轻男女双双离奇坠楼案, 原因未明. 但报载: 许敏儿昨天原本须到少年法庭面对两项据说和偷窃有关的控状,因此怀疑她是无法面对而寻求短见。 结果, 抓她归案的一名警员在博客上自称是“杀人凶手”,自责“害死”了女死者。
警员已经是成年人, 而且抓回弃保的通缉犯也是他的责任, 但他都为此感到悔恨, 觉得如果自己不检查她的身份证, 她就不需要上庭, 悲剧可能就可以避免。由此, 可以想象面对自己亲密家人的自杀时, 大家可能为自身编上的罪名!
在此, 更要提醒的是有关媒体自杀的报道责任: ”切忌简化原因”! 警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受害者, 他的思考逻辑固然有问题, 但显然他是个很善良而单纯的人!
让我们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有压力的时候找个人谈谈, 寒冬来了, 春天肯定不远。
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帮助家人戒赌
“赌场禁入令”防止嗜赌者受到更大诱惑的第一步, 相信很多家人会提出申请, 因为至少是屡劝不改, 无可奈何中的救星。
尤其相较于网上赌球的便利来说, 家人根本无从杜绝接触的机会。
9月29日就有伤心的妈妈向早报投书, 指出就读理工学院孩子染上赌瘾,在网上赌球, 结果: 变得无心读书,不跟父母交谈、急躁、不耐烦,学会跟父母撒谎要钱,每个星期都输钱,至今2个月,输了1万多元,输掉了自己的储蓄。他后来无法还赌债,爱儿心切的父亲,每个礼拜都在帮他还债,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他能反省、改过,希望他能回头。可是他却不能回头,而且谎话一大堆!
父母亲怕非法卜基或大耳窿对自己的孩子不利, 只好帮自己的孩子还赌债,他们不敢报警,不敢对付非法卜基,也无法劝服孩子接受辅导, 整个家庭陷入了无止境的深渊里。
一般所说的小赌怡情, 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如果一个人到了以下的地步, 他就是已经有了赌瘾(参考CAMP) :
- 長時間酗賭
- 酗賭到身無分文
- 因賭博挫折而倍感壓力 例如失眠、憂郁或有自殺傾向
- 不把賬務還清,反而拿薪水和積蓄去賭博
- 曾嘗試戒賭或控制賭瘾卻不成功
- 借錢來滿足賭瘾
其次是接受专业辅导, 心理卫生学院属下“社区戒瘾护理计划”(Community Addictions Management Programme, CAMP)关怀辅导和德教家庭服务中心都是政府特别培训, 针对戒断赌瘾的机构, 越早寻求协助, 就能更早从根本解决问题, 避免酿成更大的灾祸!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街头日记的联想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Long Beach的Wilson高中,这里是包括黑人、西班牙裔、墨西哥裔、拉美裔、华裔和韓裔等少数而弱势的族群混杂的地区。在学校里除了所谓的“精英”班,根本没有学生能专心上课,孩子几乎都来自问题家庭,父母多数离异,或坐牢,或行踪不明,开家长会没有一个会出席!
而学校表面上配合政策,倡导“族群融合”,其实是鄙视与放弃,让孩子自生自灭,不肯将任何教育经费花在他们身上,学生们上课带着枪械,互相仇视,一言不和就开打,街头火併也是时常上演的戏码,基本上他们也认为自己没有前途,甚至能否活着成年都没有把握!
而由奧斯卡金獎影后Hillary Swam主演的老师Erin Gruwel,却满腔热血,一头栽进挽救学生之路,即使最初学生不信任,不断的挑战与测试她的诚心、晚上和周末额外打工筹募经费,让自己成为学校老师的公敌、甚至最后赔上了自己的婚姻也在所不惜!
她以猶太人Anne Frank的生命故事出发,让学生了解种族仇恨所帶來的大屠殺,带他们实际参观,请孩子吃饭,并和战争幸存者同桌分享,过后更请来收留安妮的女英雄到校现身说法,彻底改变了孩子对自己、对生命的信念!然后Gruwel老师鼓励孩子將自己每天的经历及感受以日记方式写下來,后来更集结成书。
这本书至今仍在美国的畅销榜,而Erin Gruwell也在1997年成立 "Freedom Writers Foundation",目的是协助退学的孩子,並鼓励学生利用自由书写的方式找寻自己在社会的角色。
而整件事情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位幕后英雄:杜纪川。这位全球最大的内存模块制造商Kingston 公司的大老板,曾以一億美元分红,平均每位員工分到美金25万元而享誉全球。他在回到自己长大的台湾演讲时,接受《今周刊》专访,分享了他参与的过程:
~~~~~~~~~~~~~~~~~~~~~~~~~
十年前的金士頓已小有成就,一位任職金士頓資訊管理部門的員工找上了杜紀川,詢問老闆能否與他太太Erin見一面。原來,Erin出身白人中上家庭,她是個很有理想的人,大學畢業後就在Wilson高中教書,那兒充斥著街頭混戰、校園暴力,她思考著,能為學生做些什麼。
她的學生,彷彿小太保,上課帶槍,回家面對的,幾乎都是單親家庭。不少孩子的父親,因為不同的犯罪原因關在監獄,從小,這些孩子就缺乏學習的典範,但Erin不放棄,她相信只要給孩子希望,讓他們看得到更寬廣的世界,就會知道在街頭彼此仇恨,是毫無意義的。
杜紀川問Erin:「要怎麼做呢?」身為英文老師的Erin有二班學生,總共一百五十人,她要教他們會讀、會寫英文;第二,她要他們學會使用電腦。Erin希望杜紀川捐點錢,讓她能買書。因為學校缺乏經費,連讓學生閱讀都是件奢侈的事。
杜紀川問:「買什麼書呢?」Erin答:「安妮的日記。」Erin希望她的學生,能讀安妮的日記,去感受這位被抓進集中營,最終死亡的小女孩的生命故事。這是在二次大戰時期,德國納粹占領荷蘭到處抓捕猶太人的大時代背景,猶太人小女孩安妮的故事。安妮一家,藏身閣樓,躲避納粹。安妮只能從小窗子往外看,透過窗戶與外面的世界接觸,去感受。
杜紀川說:「Erin希望讓學生自己比較。第一,歧視。為什麼猶太人會被德國納粹歧視呢?因為,當時納粹一定要找一方來責備,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批人,是被歧視的人。換到今天的加州Long Beach,你是黑人,就要殺掉西裔、亞裔,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不要忘記,你們還是小的!真正的歧視,是把整個種族抓起來關到集中營的歧視!」
「再來的第二個啟示想告訴學生,是猶太人被關在集中營,與外界隔絕,但你們是自己把自己關起來,你們是沒有鐵門的。」
後來,杜紀川為了讓這群孩子更有動力看書,買了一百五十部電腦,放在學校教室,讓他們來寫日記。如果學期結束,學生有讀書、有寫作,就可以把電腦搬回家!杜紀川這招,果然奏效,這群學生每天學,每天寫。
「從日記裡可以看到,他們這群被社會遺忘的人,生活是怎麼樣的可怕。他們真實的寫下家裡每天的生活,充滿暴力,沒有希望。吸毒、虐待……,他們要怎麼才能突破這個牢籠?」學生們寫完日記,杜紀川與Erin,決定把這些日記編輯成書,讓這群孩子為自己的作品感到驕傲。
在美國社會,他們還未成年,日記裡充滿著真實的可怕,於是,杜紀川不公布他們的名字,那,該取什麼名字好呢?Erin與他取法美國民權運動「Freedom Riders」,將這群孩子取名為Freedom Writers,也就是年紀小的自由作家。加州Wilson高中這一百五十位孩子的故事,在Erin的鼓勵下,如今全上了大學,成了美國好萊塢最渴求的現代版春風化雨。
從買書、買電腦、編書、帶孩子們上餐館……,杜紀川捐助約三十萬美元,讓這群孩子的生命,從此不再是街頭火併。
~~~~~~~~~~~~~~~~~~~~~~~~~
据知:Erin當年教導的兩個班級的一五○位學生,不僅全部順利畢業,甚至有一半以上還進入大學,脫離黑暗人生,現在在社會上擁有好工作,例如律師和教師等,一五○位學生更把杜紀川當成爸爸一樣尊敬。
而在書中就有一位小女生寫到杜紀川帶他們去吃飯的情節:「昨晚我們出去吃飯,John坐我旁邊跟我聊了二十多分鐘,」她寫到,「這真是不可思議,因為從來沒有人注意過我!」她納悶地問:「John這個人那麼聰明,可以要很多人聽他講話,為什麼他願意來聽我講話呢?」這位小女生還透露,她十六歲以來,親生父親跟她講話都不超過二十分鐘,所以這是對她「非常大的影響!」
当个人或企业愿意付出时间或金钱,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时,究竟怎样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观看影片和杜先生的分享时,不禁联想到无数的义工也在为走入歧途的孩子们尽力,大家也曾经体验从他们的不信任,到追问“为什么你要对我们这么好?”那情形就类似小女生所述:在生命中,他们从来不曾被好好的对待;而当然,这就影响了孩子对人生、对自己的看法!
但能够做多少呢?像Erin Gruwell这样热诚的老师其实是有的,很希望我们的企业有更多的杜纪川共襄盛举,挽救更多的边缘孩子!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家暴目睹儿的影响
PAVe防止家庭暴力中心也发表2006年所作的调查结果,根据早报的报导:
这项调查针对9个“父亲对母亲以拳脚相向,而孩子目击一切”的家庭,目的是想了解孩子对家庭暴力的看法,以及父母认为孩子会有什么看法。
结果发现,孩子和父母的看法几乎没有相同之处。母亲虽然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比较敏感,但还是觉得孩子不会把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看得那么严重,会随着时间而淡忘;而父亲,也就是家中的暴君,几乎都把事件模糊化。他们都没察觉孩子其实对他们的行为都看在眼里或是听得很清楚,无法忘怀。
目睹家庭暴力对孩童的影响是重大的:由于父母在大吵或是打架之后都装着若无其事的生活,而孩子也没有一个可倾诉的对象,他们长期压抑着心里的恐惧和想法,导致他们有自残的倾向,有些也会开始在外施以暴力或是遭受暴力对待。
为什么家庭施暴者会不在意孩子呢?很多时候是当他盛怒、以暴力发泄的那一刻,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想法,即使当着孩子的面,也这样拳脚相向;有些则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他们长大就忘记了;也有的以为孩子睡着了,不晓得大人之间发生的事;更有些时候是母亲们怕孩子受影响,而默默的挨打,不敢出声或回手。
但其实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不管他们是亲眼目睹、在隔壁房间听见,或过后从受害者的伤痕、哭泣等迹象发现,孩子都是极度害怕的。有些孩子就反映他们夜里根本睡不安眠,一定要肯定父母的房里没有发出异响,才放心入睡。
主持调查的国大教授认为:多数的父母不知道或者潜意识忽略自己的暴力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而其实那些父母也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这么深的伤害,他们一定不会这么做。
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目睹暴力的孩童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希望更多人了解后,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而制止暴力,更重要的是打破一代传一代的暴力循环,让孩子在安心、安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
摘录自:不讓家庭暴力的陰影,成為兒童少年回家的結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一、當時反應
害怕哭泣、逃離暴力現場、捲入暴力事件(保護受虐者或自己也遭受暴力)、假裝暴力不存在, 自我隔離、黏著覺得可以保護他的家人….。
二、事後反應
◎情緒方面:
1. 恐懼、焦慮(擔心暴力再度發生、害怕失去父母、不敢表達憤怒的情緒)。
2. 羞恥(認為只有我家有家庭暴力,覺得丟臉)。
3. 罪惡感(認為暴力會發生是我的責任)。
4. 悲傷(看到家人互相傷害)。
5. 無力、無助(我無法改變、阻止暴力的發生;沒有人能幫我)。
6. 困惑、忠誠度問題(我該愛施虐者還是恨他?我要站在哪一邊?)。
7. 壓抑、隔絕自己的情緒。
8. 自我貶低、難以信任別人
◎生理方面:
1.身心症狀:頭痛、胃痛
2.常感到疲倦、想睡
3.抵抗力弱,容易生病
4.注意力不易集中
5.厭食或嗜睡
6.個人衛生不良
◎行為方面:
1. 退縮(因擔心暴露家庭暴力的秘密、因為自我價值感低)。
2. 退化(包括:分離焦慮、尿床、吸手指、用小小孩的口吻)。
3. 過度表現(希望自己什麼都是最好的)。
4. 過度討好、照顧他人(害怕衝突、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
5. 攻擊、破壞行為(情緒的宣洩、自我放棄、過度自我保護)。
6. 自我傷害。
7. 逃學、逃家。
三、長期的影響
1. 自我價值感低。
2. 人際關係不佳,社交功能低落。
3. 學習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處理壓力。
4. 錯誤而僵化的兩性互動態度,不平等的兩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