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9年4月1日星期三

购物强迫症

早报记者林弘谕前日引用了美国著名职业专家Laurence Shatkin在《150个不受经济萧条影响的职业》的分析,并走访相关的行业,发现教师、辅导员、医生、护士等是本地不受金融风暴影响的职业。

其实随着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人被裁退或放无薪假,线上游戏及网络购物产业两大市场扶摇直上,它们才是“宅经济”时代的最大受益者!而网络购物要比前者的营收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其中之一是因为购买的容易,造就了更多的购物狂!

一般上我们通称“沉溺于购物、不顾实际需求、重复消费的人”为购物狂,学术界称为购物强迫症。

究竟我们只是普通的购买者,还是病态购物狂?去年底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公布6道问题来测试,每道题目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按程度从1至7分中给自己打分:

1/我的衣柜中有尚未打开的购物袋
2/其他人可能认为我是购物狂
3/我生活大部分时间用来购物
4/我会购买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物品
5/我会购买计划外的物品
6/我认为自己是一名非理性购物者,会因一時冲动而买东西

如果6道题累计得分是25或以上,就可以判断自己有可能是一名购物狂。

该校研究人员测试了550名大学员工,结果发现:9%的受试者为购物狂,大多数是女性,且可能患有“强迫购物症”!但在15年前,此比率仅为2%至8%,且男女人数相当。

研究人员指出:购物强迫症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导致自我认知降低、压力增大,使人变得消极、焦虑不安,而且因为影响经济,令家庭关系恶化。

根据资料,强迫购物行为依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種為短暫壓力引起暫時性瘋狂購物行為,如失戀、考試壓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的挫敗,以消費暫時忘卻壓力。

第二種為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個案有憂鬱、失眠、焦慮、緊張、對人生感到失落、食慾不佳,至有死亡念頭,藉購物以減輕內心的痛苦、彌補心靈的空虛與焦慮。

第三種為躁鬱症患者在躁期發作時,情緒亢奮地東西越買越多,而毫無自覺;躁鬱症患者除了瘋狂購物行為外,會同ㄧ天內出現快樂、多話、不睡覺、思考跳躍等症狀。

第四種病態性購物:「強迫購物症」是介於強迫症與衝突控制疾患的疾病,患者就像會反覆檢查門窗有沒有關好、反覆洗手的傳統強迫症ㄧ樣,反覆不斷地購物。雖明知行為不合理,卻「忍不住」、非持續做不可;而患者購物前不快樂及緊張壓力,於購物當時瞬間發洩、舒暢、輕鬆、愉悅起來,事後卻苦惱、後悔。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此病分類於衝動控制疾患。


如果是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购物强迫症(compulsive shopping)或购物瘾(addictive buying),应该要立即寻求身心科的治疗,利用药物控制、认知行为治疗,改变购物心态和每天记录花费的金额,将有助疗愈。

而针对情况较轻微的购物狂,台湾长庚医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自助或亲人协助的建议如下:
(一)、購買東西時一定付現,不刷卡;
(二)、逛街前先寫好(必需物品)採買單,照單購買,不作他想;
(三)、不看購物頻道、不點閱購物網站;
(四)、剪掉所有信用卡或現金卡;
(五)、產生強烈的購買慾時,儘速離開現場,作一些有興趣的事,或者散步運動,轉移注意力;
(六)、若覺得實在無法自我掌控,可尋求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協助

(3月12日在所发表的“跨越人生的困境”文中,有位匿名人士于19日提问:我想知道如何帮一个有购物强迫症的单身未婚中年女士??很抱歉没有及时发现您的问题,也担心您不会再回头查阅,因此借此答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