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生死两相安

若不是发布调查报告,半年前的龙舟意外事件,可能已被人们淡忘,但对于死难者的家属、亲朋和队友来说,却可能是永远的梦魇!

根据记者的报导,看到了他们经历所有哀伤的情绪,并走上艰难的复原历程,让我们跟随著名生死学大师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所提出的悲伤五阶段,来了解更多,或许能够为每一个生命无可避免的爱别离做好准备:

· 否定:拒绝承认意外的发生,这是保护丧亲者初接到噩耗的重要机制,使自己不被排山倒海的负面情绪湮没!

“事情刚发生时,我看着桌上未完的功课,就好像儿子随时会出现,大声喊说他回来了。”

“儿子的房间依然保持原状,我也没去搬动里头的东西。”

“队友们一起划龙舟或聚会时,就感觉他们好像还在,好像事情根本没发生。”

· 愤怒: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可能会责怪自己,迁怒他人, 也可能针对死者。愤怒是必然的过程,也是与外界连接的其中一个方法,要让怒气以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

看到翻船的解说图表时,一位母亲脱口说道:“孩子就这样没了?”

“身为领队,看到情形不对,应该可以退出。”

他一直叮咛儿子万事小心。儿子笑着回说:“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结果等到的却是儿子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 讨价还价:希望事情没有发生“假如当时……, 就不会……。”

如果领队,看到情形不对,立刻退出……。

如果更了解当地水道、如果有穿救生衣、如果等待拖船,不要自己划回去……。

· 悲伤:为亲人去世而沮丧、失落、悔恨,觉得无望。沮丧是正常的反应, 它让精神系统关闭, 发挥保护作用,协助渡过人生的低潮。

“事情都发生了,讲什么都没有用了。”

“我的孩子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每次骂他时,他只是跟我说‘你不懂啦,你不懂啦。’,直到他走了我才知道。”

“事发后都不想留在家里,怕触景伤情。独自在家时又会自然走进儿子房里,坐在书桌前,提笔写出对儿子的思念,然后伏案痛哭。”
    
· 接受:接受是承认失去亲人并开始学习接受现实,这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它可能因为某些事件、场合或物品,又被挑起情绪;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日子, 如毕业典礼, 生日,婚宴等。

几位罹难龙舟手的妈妈常坐在咖啡馆天南地北地聊着,话题永远围绕着儿子,当聊到孩子的趣事,大家都暂忘烦忧,放声大笑。可是不论怎么聊,总让她们想起与儿子天人永隔的痛,这几位母亲又抱头痛哭起来。

而这便像一个悲伤治疗的支持团体,在当中,她们找到了支持和复原的力量;就如互相鼓励勇敢出席调查说明会,因为:“不去,将来一定会后悔。”

儿子生前养了一只小狗,妈妈自己不喜欢养狗,但为了儿子,她如今全心全意地照顾小狗,好让儿子了无牵挂。”

“儿子留下的一辆电单车他偶尔拿来骑。骑上它,儿子的身影就自然浮现脑海。当然,生活还是得继续。”

“我不可能帮他们完成人生旅程,因为他们五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很多认识他们的朋友都以自己的方式怀念他们,我们还能多做些什么?我认为,我得充实地过完我的人生,不只是我,其他队友也一样。虽然不容易,但至少这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

“听了调查报告好像在不曾愈合过的伤口上洒盐,让她再重新经历那一场锥心之痛。”“

当我们展读时,所有丧亲者的情绪都是这么的真实,这是付出了五位龙舟手年轻有为的生命代价,给大家上的一堂生死课程,让我们认真对待,并祝愿他们能早日走出幽谷,生死两相安。

6 条评论:

匿名 说...

那天调查报告出炉后,看到有家属愤愤不平,再度难掩哀痛情绪,我看了也心疼。
我们的社会,真是缺乏主动性而又完善的心灵辅导跟进的良好机制。当然,我们更需要更多主动而积极的辅导员来带动才行。
此文转载到早报论坛,让更多人关注心灵健康。

谢谢辅友会不停写、勤劳写、天天写,让读者受益。加油!

匿名 说...

身后隐隐闻笑声
回首空壁痛失神
沮丧失落犹悔恨
白首涕零哭亡魂
锥心只缘情悲切
睹物伤情断肠人
午夜梦魇有血泪
生死如何两相安?

匿名 说...

是啊!生死然后两相安?
不是当事人,无法理解当事人心里的痛。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很感谢大家的分享,让我们有更多的学习。

一直以来,尤以华人社会,对于辅导的接纳度并不是那么高,但当有人因为一时想不开而造成惨祸时,大家又会觉得为什么他那么傻、那么冲动?为什么他不找个人谈谈?为什么不求助?为何没有人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关怀和慰藉?

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乏温情,愿意默默付出的人也不少!但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存在着奥妙的因缘,前者要更谦卑,更委婉、更尊重,而后者要能够信任,愿意尝试打开心门,让别人理解伤口有多深、多痛,也让自己透透气、晒晒太阳,并得到医治!

说到底,在生命面前,助人者和求助者并没有差别,大家都是在学习,很难讲谁帮助谁更多,所以总反省自己:做到最深的同理了吗?能以对方的需求为第一考量吗?是跟随他的脚步,而不是自己的步伐吗?能不说教吗?有把复原看得太容易吗?允许足够的悲伤吗?......

生死教育是一门功课,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欢迎更多的分享和探讨。

匿名 说...

生死教育课程应该纳入学校教育中。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是啊,同意您的见解。

在学校还没开始前,我们尝试尽一己之力,很快会付诸行动,请给我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