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父母的身教

11月5日在早报看到陈先生的投书,真如他所言叫人摇头叹息!

同样是乘搭电梯,看见同座的住户匆匆赶来,有人是叫孩子赶快按“关”,省的浪费时间等待,而有些则要孩子快点按“开”,还呼唤人家别急慢慢来!您说不同的教育之下,会培养出怎样不一样的孩子呢?

有时候父母在抱怨子女不懂得体谅、孝顺、感恩之际,可能要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不好的示范呢?

和您分享陈先生的三则故事:

~~~~~~~~~~~~~~~~~~~~~

父母怎可这样教育孩子?

陈汉豹

以下三则父母教孩子的故事,令人震撼,我相信读者看了也会摇头叹息。

驾德士的朋友说,有一回,一名妇女和一个小女孩一上他的德士,车内即时溢满烧鸭味。小女孩想开窗却被妇女阻止,原因是没有冷气会很热,付了钱不享受会吃亏。

“妈咪,不开窗安哥的车会很臭。”

“安哥的车臭不要紧。”妈妈回应女儿:“如果是你爸爸的车就不可以。”

无巧不成书,同一天,朋友又载到一对母女。车即将抵达目的地,还剩几公尺路时,妇女已赶紧还车资共8元7角,以防车资表再跳升。司机一手驾车,一手往后座接钱,拿到钞票,银角却滑落在后座,他不出声,准备等乘客下车后才去捡回。

但妇女却静悄悄地从脚下捡起5角,见到司机似乎没觉察到,准备要收为己有。小女孩于是说:“妈咪,老师说,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你静。”母亲怪她多嘴,竟然给她一巴掌。“老师说……”小女孩还不明白。“你还多嘴。”又是一巴掌。

小女孩连连“老师说”了四次,也连连挨了四巴掌。

真的佛都会火。此时车子也到了目的地,朋友停了车,转头瞪住妇女说:“请你别再打孩子了!掉下的钱,谁捡到就是谁的,下面应该还有两毛,你也拿去罢。”

另一位当校长的朋友说,他的学校有一名年年考第一的学生,不但成绩好,人品更好,常常会帮功课较差的同学补习。但不知何因,从中三开始,他突然变得自私、冷漠、不合群,对同学的讨教也一问三不知。

原来,他的转变与开窍全归功于母亲的“教导有方”与“训儿有道”。

“你帮人家能得到什么好处?”“你难道一点也不担心他们有一天会追上你,跟你抢第一?”“你为什么这么笨,要自己害自己?”

身为人母,怎能这样教育儿女?

俗话说,什么云下什么雨,什么水生什么鱼。同理,什么样的父母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儿女,什么样的教养就孕育出什么样的品德。

难道,你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一个不诚实、贪小便宜、自私自利、自己顾自己,最后连父母也不理的人吗?

3 条评论:

匿名 说...

对!要教好孩子,父母自己先以身作则。

obamama 说...

记得中学时,学校的训育主任曾告诉我们,被别人骂“没家教”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因为爸爸妈妈没教好孩子是因为阿公阿嬷没教好爸爸妈妈,阿公阿嬷没教好孩子,是因为曾祖父曾祖母没教好孩子,以此类推,祖宗八代都被骂到。
当时听到主任的这一番话觉得很莫名其妙,自己做错事干祖先什么关系!
身为人母之后,才觉得这一切并非没有道理。
孩子的初始的行为是学习父母而来的。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成長在批評中的孩子 他學會責難
成長在敵意中的孩子 他學會抵抗
成長在嘲諷中的孩子 他易於畏縮
成長在羞辱中的孩子 他易於虛怯
成長在忍讓中的孩子 他學會堅忍
成長在激勵中的孩子 他充滿信心
成長在讚美中的孩子 他充滿感激
成長在公平中的孩子 他學得正義
成長在安定中的孩子 他學會信任
成長在贊許中的孩子 他學會自愛
成長在接納及友誼中的孩子 他會在世界中追尋愛心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很感谢您们的分享!那位训育主任说得好,每个人一言一行不止代表了他个人,也反映了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国家,所以美德教育和人文修养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而为人父母是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