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人文教育莫丢失

最近一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师生,针对270名年龄介于19到23岁年轻人所做的调查显示:56.3%的本地年轻人常常希望能赢。半数狮城年轻人样样都要赢,其中,3%特别极端,几乎每一次都要赢。但即使想赢,求好、求胜心切,对学习求上进却缺乏热忱!

《54.1%的年轻人不认为他们有学习的需要!》这实在是令人震撼的数字,研究员指出:年轻人虽想赢却不想学,可能是他们因现有的教育制度感到厌倦。

制度的约制,使得个人发挥的空间不多,固然是原因之一,更根本应该是年轻人缺乏生命的目标、梦想和自主的精神吧,这或因我们的社会太功利,把不会赚钱、增值的人文素养给丢失了而造成的结果!

不止是此地,所有发展国家都有这样的隐忧,让我们来聆听一位台湾教授的提醒:

~~~~~~~~~~~~~~~~~~~~~

人文素养的威力

洪兰(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有天搭高铁时,有四个年轻人上来,熟练地把座位翻转,相对畅谈旁若无人,我只好强迫收听,听到他们在谈最近因为五年五百亿的分配都在理工而少文法,因此以文法为主的学校出来抗议。这四人异口同声贬低人文说:无路用,还要分国家发展的钱。

他们的语气使我想起一个故事:美国缅因州有一个教拉丁文、希腊文、修辞学和宗教学的教授叫张伯伦(Joshua Chamberlain),他小时候看过《黑奴吁天录》,认为蓄奴是极不人道的事,因此当南北战争爆发,他便投笔从戎,去作「一个基督徒应该做的事」。

一八六三年七月二日,他已升为上校,负责保卫盖替茨堡南边的小山丘,这是北军主力的左翼,如果失守,让敌人从腹背攻入,则北军不但失掉这场战役,也将失掉整场战争。张伯伦不是军事战略专家,他的军事知识来自他读的希腊古诗,但是他了解大局,知道小圆丘的重要性。

当阿拉巴马第十五军团冲上来抢攻这山头时,他的缅因州第二十军团奋力抵抗,击退敌人五次,这时他发现没有子弹了,弹尽援绝,敌人在望,他毫不犹疑下令:「上刺刀!」他的部下立刻了解这句话的意义:肉搏战,以死报国了。张伯伦身先士卒,拿着刺刀大喊一声冲下山头,他的兵紧跟在后,喊声震天冲下去。阿拉巴马军团吓了一跳,认为一定有后援才敢这么大胆,因此立刻后退,一退便溃不成军,结果阿拉巴马军团投降。盖替茨堡战役决定了南北战争的胜负。

一八六五年四月,南方投降,格兰将军(Gen. Grant)派张伯伦去受降接受南军的国旗,南军的代表是戈登将军(Gen Gordon),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戈登惴惴不安,不知要受什么羞辱。没想到张伯伦在南军进来时,下令「立正、敬礼」。他的兵跳起来立正,把手上武器伸出去对败军致敬。戈登也回马,令掌旗官将旗低下回礼。整个会场肃穆,没有胜利者的喧笑,因为死的是自己的同胞;没有什么比兄弟阋墙更令人痛心的了。

这件事被报导后引起争议,很多人认为张伯伦矮化北军的胜利。但张伯伦的古典文学教育使他的境界超越一般人的报仇心态。邱吉尔说:作战时奋战到底,失败时全力还击,胜利时心存宽厚,和平时友好亲善。张伯伦显示了他的心胸。

人文教育是人成为人的核心教育,因为人格是潜移默化的,对是非的判断,对正确事情「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从人文而来的。张伯伦在喊「上刺刀」时的勇气与胆识是他平日人文学养的结果,胜利时心存宽厚的风度更是他接受古典教育的表现。

人文在国家贫穷时,是第一个可以丢弃的东西,但是在生死存亡关头,那个使士兵上刺刀肉搏战为国捐躯的意念,却是平日孕育的人文素养种下的种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