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勇敢做自己

人生第一憾事:没勇气去追梦

作者:中央社记者黄贞贞

你的人生有让你遗憾的事吗?一位照顾垂死病患多年的澳洲护士整理他们临终对生命的回顾,发现即将往生者的遗憾重覆性高,第一憾事莫过于后悔自己未勇于追求梦想。

魏尔(Bronnie Ware)专门在安宁病房照顾不久于人世的病患,她将自己对病患的观察与心得记录在部落格,受到瞩目,并集结出书,名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魏尔说,许多病人被问到一生最遗憾的事,很多答案都很雷同,其中最多的憾事是后悔没有勇气忠于自己去追梦,而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许多人甚至连一半的梦想都没有达成就离开人世。

对健康问题,很少人了解它的重要性,直到自己病了才明白。

2大遗憾是后悔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工作,几乎所有的男病患都有同样的遗憾,后悔自己为了工作错过小孩成长,没有陪伴另一半。

3个最普遍的遗憾,是后悔自己没有勇气表达内心的情感。

魏尔发现,很多人为了和别人和平相处抑制自己的感情,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内心长期痛苦使他们罹患慢性疾病。

4个最常被提到的遗憾,则是后悔自己没有和老朋友保持连络。很多人在病逝前怀念起自己的老友,却因为没有常保持连络而无法再见面,悔恨没有把握机会和他们相处。

排名第5的人生憾事,是后悔自己没有快乐些。魏尔说,这个答案的普遍性令她感到惊讶,许多人直到将踏上人生最后一程,才明白自己一生陷在习惯的模式里,担心改变而欺骗自己与他人,佯装快乐,悔不当初。

hit counter
~~~~~~~~~~~~~~~~~~~~

人生的遗憾说起来林林种种,但总归而言就是没有分清楚生命的优先次序,我们都把别人的需求、期望、眼光和看法摆在第一位,终其一生想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喜爱,到头来因为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而深感委屈、不快乐,尤其你的付出别人也未必欣赏时更觉气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说出内心的感受,珍惜家人,每天都开心过日子吧!

马年将至,就此祝福大家如马儿般快乐奔腾:)

小启:下周停刊,二月十日再见,到时将刊出《两性与婚姻篇》,敬请期待!

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不改初衷

我们常看到别人不管在事业、婚姻、个人兴趣等各方面的成功而羡慕不已,很想知道究竟人家是如何作到?或是酸葡萄的心理认为不过是运气好,或前世的福报!但其实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成功必然是经过用心经营,而且始终如一,不改初衷而来。下文给我们很好的提醒:

~~~~~~~~~~~~~~~~~~~~

置心一处

作者:金惟纯(商业周刊荣誉发行人)

有年轻人问我,过去的经历中,什么事最有收获?

我仔细想想,大半生有高峰、有低谷,曾发生许多好事,坏事也不少,但最终觉得记忆深刻、有感受、有启发、有收获的,竟然毫无例外,都是自己「认真」的时刻。无论「认真」是自愿或被迫,一体适用;无论「认真」的领域是感情、生活或工作,也一体适用。

正巧近日重读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所写的《活法》,完全印证了我的经验。稻盛和夫说,他一生从未定过长期经营计画,只「充实的度过今天,就能看见美好的明日」,因为「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人更积极的挑战下一个目标」,他认为这种状态是「宇宙和人类之间的一项约定」。

事实上,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就职的公司,就是一家随时可能倒闭的烂公司,老板无心经营、积欠员工薪资、同事钩心斗角、员工纷纷求去……,而他居然在这家公司里全力以赴的做研究,终于带来了成果,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我的经验也是如此。创业之初,由于自己的轻率和无能,把公司搞到一无是处、陷入恶性循环的谷底,却因没有退路,最后只好「用心」。没想到却从此开创了一段最有收获的职场高峰。

很明显的,人生有没有收获,其实和发生了什么「事」无关,只和自己有没有用「心」有关。世间最珍贵的,只有一颗「真心」(自己的)而已,除此无他。无论发生什么事,用真心才不会错过;无论有什么疑惑,用真心自有答案;前途茫茫时,真心会带着你开创坦途;最重要的,用真心的「做」,才不会带来烦恼、包袱和业障。

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心」要如何「用」?这其实是东方传统智慧的最大奥秘,自古以来的大修行人,可以做到行、住、坐、卧皆「一心不乱」,随时活在当下。这种境界,现代人望尘莫及。

所幸,稻盛和夫提出最简单的方法:「不管怎样,首先竭尽全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当前分内之事……,这样,渐渐的在痛苦之中逐步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自然而然就有了大转变。」

大道至简,「置心一处」而已。心不用,就不在;置心一处,就能启用;置于何处,且问初衷?

凡事皆有初衷,经过人事纷杂、昏沉妄想后,多数人都忘了初衷,也就失了真心。要找回真心,「置心一处」于初衷,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就是唯一有效的不二法门了。

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临终者的需要

--给生命最后的安详--

莫小米

 

人们关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一个遭遇车祸的22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然后,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别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2小时进去看望5分钟。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惫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别的话,家属的悲痛骤然升温…

 

那么,生命在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美丽的终结?

 

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的重压,更何况一条毯子! 。

 

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饿”。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

 

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而且,此时给病人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静脉输液虽然能解决陷入谵妄状态病人的脱水问题,但同时带给病人的是水肿、恶心和疼痛。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甚至在死前三个月之久,不少病人与别人的交流减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增多了。不要以为这是拒绝亲人的关爱,这是濒死的人的一种需要:离开外在世界,与心灵对话。一项对100个晚期癌症病人的调查显示:死前一周,有56%的病人是清醒的,44%嗜睡,但没有一个处于无法交流的昏迷状态。但当进入死前最后6小时,清醒者仅占8%42%处于嗜睡状态,一般人昏迷。所以,家属应抓紧与病人交流的合适时刻,不要等到最后而措手不及。

 

这几天,我一再地说,我一再地想—-为什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我才读到了这篇文章。现在是什么意思?现在是,我的父母已先后去世,而一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我没有和这篇文章相遇,所以在无知中铸成大错。

 

所有的误解都基于一个前提,我们和临终者已经无法沟通,我们至亲的亲人已经无法讲出他们的心愿和需求,我们只好一意孤行。而本来只需要一点点起码的医学常识,事情并不复杂。我想起我抓着父亲的手,他像山泉一样凉。我命令弟弟说:爸爸冷,快拿毯子!现在才知道,他其实并不冷,只是因为循环的血液量锐减,皮肤才变得又湿又冷。而此时在他的感觉中,他的身体正在变轻,渐渐地漂浮、飞升……这时哪怕是一条丝巾,都会让他感觉到无法忍受的重压,更何况一条毯子!我想起直到父亲咽气,医生才拔下了连接在他身体上的所有的管子,输气管、输液管、心电图仪……同时我们觉得他几天几夜没进水进食,总是试图做些哪怕是完全徒劳的尝试。母亲清早送来现榨的西瓜汁,装在有刻度的婴儿奶瓶里,我们姐弟每天都在交流着爸爸今天到底喝了多少水。

 

我还记得父亲此生表达的最后愿望,是要拔去他鼻子上的氧气管。可是我们两个不孝子女是怎样地违拗了他的意愿啊,我和弟弟一人一边强按住他的手,直到他的手彻底绵软。现在才知道,对于临终者,最大的仁慈和人道是避免不适当的、创伤性的治疗。不分青红皂白地“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是多么的愚蠢和残忍!父亲走了。医生下了定论,护士过来作了最后的处理。一旁看热闹的病人和家属说:儿子、女儿都在,快哭,快喊几声嘛。可不知为什么,我竟然一点也哭喊不出来,弟弟也执拗地沉默着。现在才知道,听觉是人最后消失的感觉,爸爸没有听到我们的哭泣,不知道他是高兴还是难过?

 

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这我明白。只是现在才知道,自然竟然把生命的最后时光安排得这样有人情味,这样合理,这样好,这样的—-自然而然,是人自作聪明的横加干涉,死亡的过程才变得痛苦而又漫长。

 

一天上午。我突然发现我对面的同事泪流满面,一个50多岁的男人的失态让我诧异。忙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看了上面的文章想起了他母亲临终前情形,他说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样,觉得母亲冷了给她穿保暖的衣服,盖厚厚的被子,觉得母亲几天没有进食,不停给她输液,他母亲想回家,可他坚持让她住在医院。他自认为尽了孝心,可是没想到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人总是要死了,带来轻松、美丽踏进另一个世界,一定会走的更好。现在,我读到了这篇文章。我要保留着它直到最后的时光,如果有可能,我要求我的孩子照此办理,任我的灵魂作最后的欣快飞翔。

 

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

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

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

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

5、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分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7、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病人;

8、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这还算不上残忍。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另一个极端是治疗不足,也就是说,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脱。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使人听了很不舒服。但此时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应将病人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的高一些,或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濒死的人在呼吸时还常常发出呜咽声或喉鸣声,不过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记住,没有证据表明缓解疼痛的药物会促使死亡。

 

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以,不想让病人听到的话即便在最后也不该随便说出口。都在交流着爸爸今天到底喝了多少水。现在才知道,他其实并不饿。那时候,他已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天很蓝风很轻,树很绿花很艳,鸟在鸣水在流,就像艺术、宗教中描述的那样……这时,哪怕给病人输注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那种异常的欣快感,都会在他美丽的归途上,横出刀枪棍棒。

 

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最后谵妄状态中,却忽然变得喋喋不休,而且是满口的家乡话。我担心他离我而去,我想喊住他,他毫不理会。现在才知道,那个时辰,他与外界的交流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却异常活跃,也许青春,也许童趣,好戏正在一幕幕地上演。我怎可无端打断他,将他拖回惨痛现实?我应该做的,只是静静地守着他,千万千万不要走开。临终者昏迷再深,也会有片刻的清醒,大概就是民间传说的回光返照吧,这时候,他必要找他最牵肠挂肚的人,不能让他失望而去。


~~~~~~~~~~~~~~~~~~~~

人在临终时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们常因为不了解而以自己的角度出发,以为是尽了孝道,提供了往生者最好的照顾,殊不知适得其反!希望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思考。

2014年1月6日星期一

安心接纳苦难

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 蒋勋

心肌梗塞住进加护病房,蒋勋却没有怨叹,只有感谢;别人逃避复健,他却乐在其中。他如何转念?

「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过去一年,作家蒋勋用生命体悟了这句话的深意。

去年冬天特别冷,12月中,气温骤降到10度上下。蒋勋找了一天去北投泡温泉,水气蒸腾,驱走一身的寒意。泡完温泉,他恣意吹着山间的冷风,毛孔骤然收缩,好过瘾!

回到家,他点起煤油炉,跃动的火光温暖了房间;并关上门窗,以免寒风灌入。他浑然不觉,身体忽热忽冷、室内空气不流通、缺氧,正给心脏病「出手」伤人的机会。

凌晨四点,他在熟睡中突然感到胸口闷住、呼吸不顺,像触电般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很难描述那种感觉,」他回忆。后来感觉好一点,他又沉沉睡去。窗户依然紧闭,炉火仍在燃烧。

起床后,蒋勋连忙就医。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心血管确实部份阻塞,建议过完周末后再做完整检查,确定是否需要动手术。但心肌梗塞等不及了。第二天蒋勋就再度发病,他赶紧含一颗硝化甘油锭,以为吃了药就好;所幸当时学生在旁边,看到药瓶上的说明:药物只是救急用,吃了药还是要马上就医。学生连忙送他到台大医院挂急诊,紧急动心导管手术,放支架撑开血管、畅通血流,终于转危为安。

健保付钱让我上健身房

前一个难关刚过,下一个考验紧接着开始。出院后,蒋勋开始了近半年的复健。这位美学大师跟所有病人一样,贴着测量心跳的贴片走跑步机、踩单车,心跳砰砰、气喘吁吁;还要做重量训练。

复健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少病人半途而废,甚至根本拒绝复健。蒋勋看到有些病友臭着脸来做复健,用重量训练的器材时发出好大声响,好像在发脾气,复健师劝他也不听。

蒋勋慢慢了解,病人会气、恨身体不听使唤了,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但我特别想呼吁,不需要不好意思,」他朗声鼓励:「你在身体艰难的状况下做功课,努力恢复健康,所有人都该向你致敬!」

蒋勋是个「另类」的复健病人,在别的病人怨叹「我为什么这么倒楣?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复健到底有什么用」时,他却很开心地告诉复健师,以前花大钱加入过两次健身俱乐部,结果都倒闭,也因此有借口不运动。 「做复健等于健保付钱让我上健身房,有专属的运动器材、有复健师在旁指导,盯住心跳、血压,还做各种检查。我好幸运、好感谢!」

他认为做复健时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应该全力跟医生、复健师合作。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天真了,不过我真的觉得复健是件快乐的事!」他笑着透露,其实很多病人不认得他,让他没有身为名人的压力;他常说笑话给大家听,「我从来不觉得绝望。」

人怎么对待身体,身体就怎么回报我们。蒋勋流汗复健的结果令人满意,复健期满的「毕业考」,他考了107分,表示身体的状况比发病前还好;住院时头发几乎全变白,复健后也慢慢长出黑发,显示持续运动有助畅通气血。 「复健明显有效,身体真的可以修复,」他再三鼓励病友。

不过,复健师却提醒,很多高分毕业的病人没多久又发病入院,因为一回家就松懈,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又回来了。 「医院的复健结束,代表真正的功课才要开始:没有医生和复健师紧盯运动、没有检查也没有考试,我还能不能做好功课?」

做家事一点也不丢脸

有心就能坚持下去。医院复健结束后,蒋勋开始清晨在住家附近的八里水岸健走;外出时也多找机会走路,比如捷运一两站内的距离都用走的。他天天戴着隔壁邻居、希望基金会董事长纪政送的计步器,每天都走超过万步,并且很有信心地告诉纪政:「我不会辜负你送的计步器!」说着他解下腰间的计步器,数字显示今天已走了12千多步。

四个多月走下来,腰围明显变细、身体线条也改变,「竟然又能穿20年前的裤子了!」他开心分享。

蒋勋也发现,做家事是个增加运动量的好方法。

现在他自己买菜、做饭、扫地、拖地,洗衣服也不再用洗衣机,而是亲手洗,可以洗得更细致,领口、袖口都能洗净,而且发现棉、麻衣服好可爱,质感很不一样。他不用过香的洗衣精,而用水晶肥皂泡水来洗,洗完拿去晒太阳,「衣服有阳光的味道,好舒服。」

他感慨,以前大家都是自己动手做家事的,「但曾几何时,我们变成现代科技的牺牲品?好像做家事很丢脸。」洗衣、洗碗、扫地都用机器,或许省了时间,但身体也少了活动的机会,少了那种生活的感觉。 「我们能不能​​来呼吁,做家事是很开心、很自豪的事!」

任性+无知=生病

蒋勋反省,自己生病是任性加无知的结果。比如他喜欢泡完温泉再吹冷风,「文学一点的说法叫浪漫,但事实上是太任性。每天任性一点,加起来就变成病了。」

过去他喝咖啡会加好几颗奶油球,他不知道奶油球的成分并不是鲜奶,而是含高量反式脂肪的油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父母、哥哥都因心脏问题动过手术,但他没警觉到自己有家族病史,是心脏疾病的高危险群。朋友骂他无知,他听了觉得好笑,「我读了很多书,竟然被说无知。知识没有转变成身体上的功课,这是个大教训。」

过去他的饮食已经算清淡,现在更清淡,尤其注意少摄取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如各类糕饼、甜点;原来爱吃鹅肝,现在也知道节制。

生离死别是艰难的功课

鬼门关前走一遭,蒋勋直说自己是因祸得福,「生病后才知道身体需要什么,做点不同的功课,这是最大的福气。好好照顾自己,身体不会那么快走向衰败,而是走向健康。每个人都该管理健康,而不是不负责任地丢给医生、复健师。

蒋勋接受心导管手术时,因为仅需局部麻醉,他意识清楚地从萤幕上看着手术进行,觉得颇为新奇。后来他才知道,就在同时,陪他来治疗的学生在手术房外着急到哭出来。

手术后住进加护病房,他看到病人来来去去,家属惊慌、无助、悲痛、哭嚎,声音久久回荡不去。他低声诵佛经,感受到生离死别是多么艰难的功课。

加护病房有门禁,很多朋友为他担心,却无法来探视,只能托人转达,还有朋友天天诵《金刚经》三遍,为他祈福。

现在蒋勋演讲时,朋友会在台下比手势,提醒他喝水,免得血液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这些关心让蒋勋既感动又深觉抱歉。以前总觉得身体是自己的,对自己负责就好,没想到一场大病竟让这么多人操心,「真是对不起大家。」


这也让他体悟,人身难得,好好照顾身体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回报所有关心自己的人。 「此时此刻,肉身还在,还有牵挂不舍,就还是要回到人间,要一一还报肉身的缘分。」

hit counter~~~~~~~~~~~~~~~~~~~~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每个人必要的功课,也是对周围关心你的人最好的回报,在新的一年开始,谨以此和大家共勉,身体健康时要维护,有了毛病就积极面对、安心接纳,切莫抱怨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