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不要对父母说的话

不管他们是否养育过你,至少母亲曾十月怀胎并把你生到这个世界上,能看到这世界的一切,美的、丑的、恶的、好的,都是上帝和父母赐予你的,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请好好对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懂得珍惜。那时!一切就再也来不及了。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罗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罗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老人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裡做什麽啊!

~~~~~~~~~~~

辅导员的话:

孝顺是每个人都知道,也希望能尽力,却偏偏很难做得恰到好处的一件事。尤其长期的相处,大家的习性和脾气都很清楚,一些自己看不惯却又无法改变的行为举止,会成为不定时炸弹,当忍受不住时,便会爆炸,过后虽然后悔,但伤害已经造成了。改变要从观念做起,理解父母背后的原因,多一些包容与尊重,接纳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或许就能各得其所。


注:四月将刊出《身心灵篇》,敬请期待。

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

年轻人的复原力

一个妈妈写给深陷绝望中年轻人的信

撰文者韩星姬

译者:尹嘉玄

听说最近日本很流行「さとり」这个字,不晓得妳是否也有听说。さとり在日文裡是「得道」的意思,也是指1980年代末出生,约莫25岁上下的这群人,他们对出国旅行、名车、名牌等没有太大兴趣,对金钱与声望也没有非常大的欲望。也就是说,这群人只想赚取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会想多赚任何一毛钱。一位东大学生在《朝日新闻》的一场访谈中所说的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国内也能吃得到异国料理,透过网路也能看到海外风光,所以我认为不一定要去国外旅行,索性连护照都不去申请。」

像这样不执着于经济、物质丰裕,只满足于当下现况的さとり世代,看似在实践「无所有」(意指不需要的便不要去拥有)精神的健康青年,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些年轻人的最大问题是「不去做梦」。さとり世代是在日本经济泡沫化后、长期不景气下成长的孩子;所以即便有梦想或目标,他们也已心知肚明不会有任何实现的保证。

因为看不见未来,所以乾脆不怀抱任何期待。

在这变化快速的社会,过去的东西很容易就变得无用,加上流行或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除了跟不上,也很容易被别人追赶上。此外,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逐渐扩大,也越来越难光靠个人的努力与意志力决定未来。人们处于无论再怎麽努力,也无法达成任何目标的现实中,备感绝望与无奈,并将眼前的逆境或困境,视为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克服的障碍。さとり世代的危险性就在此,表面上营造出对现况知足的洒脱态度,其实却以放弃未来为代价。

不要用冷漠消极武装自己

韩国年轻人所处的现实困境其实与日本相似,不然就不会将二十代年轻人称为「三弃世代」(放弃恋爱、结婚、生产)了。但在金英夏的小说《益智游戏》(퀴즈쇼)裡,出现一段二十代这样抗辩的内容:「我们是有史以来读最多书、最聪明、语文能力最好,也是最能将尖端技术产品像玩乐高玩具一样轻鬆把玩的世代,不是吗?几乎所有人都是大学毕业,多益(TOEIC)成绩也是世界最高水准,即便没有字幕也能看得懂好莱坞动作片,打字每分钟300字,平均身高也都很高,每个人都会一项乐器,对了,你不是也会弹钢琴吗?阅读量也比我们上一代多许多。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只要有一项技能,不对,只要能力和大家平起平坐,就能养活一家人一辈子,但是为什麽我们现在都閒着没事?为什麽都成了失业族?我们究竟做错了什麽?」

我敢说,现在的情况并非二十代年轻人的问题。若真要究责,也应归咎于世界整体经济萧条刚好扫到韩国,而这些人偏偏住在韩国罢了。但上一代的父母依然灌输子女「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成功,失败是来自于不够努力」的观念,导致那些没能挤进针缝大小般就业市场的年轻人,自认为是无用的存在,陷入束手无策的自责、挫折与无力感中。他们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反而用「试了又有什麽用?想也知道一定不会成」的话语,嘲讽所有事物都很无聊。那是一种为了保护一无是处的自己所启动的防御装置,採取了冷漠消极的态度。

女儿啊,人们之所以觉得年轻人闪闪发亮,其实并非单单因为他们年轻,而是因为他们即便一无所有,也依然怀有梦想,而且为了实现那份梦想努力不懈的态度,令人动容。但是看到那些嘴上不断说「反正不可能成功,何必做梦?」的消极年轻人,恐怕日后他们的失落感只会更为强烈。

这些人永远不会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勇于突破困境坚忍不拔的人,这辈子都在不断跨出他的那一步;而用冷漠消极武装自己的人,一辈子都只会在原地打转。日子再久也什麽都不去尝试,成为一个什麽事都做不成的废人。所以无论多麽辛苦,千万不能成为消极的人,因为消极会将妳推向悬崖,成为亲手毁灭自己的元凶。

别在绝望中待太久

有一位曾活在极端环境的男子,名叫维克多.法兰克(Viktor E. Frankl, 1905-1997)。身为精神科医师及犹太人的他,在1942年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妻子、小孩、父母无一倖免。纳粹将他的家人全部拆散,使他根本无从得知家人生死。在那样的情况下,每天还得忍受刀割般的酷寒,以一小块麵包、一碗汤延续着生命,还要强制劳动。集中营的生活简直惨绝人寰,恐惧、不安、髒乱、飢饿、严寒,最难受的是,不知道自己下一分钟还能不能活着的恐惧。有人活活饿死,有人死于传染病,有人被活活打死,有人则被送进煤气室,再也没有回来。

集中营裡的俘虏被关久了常神智不清,如果有囚犯断了气,人们就会挤到尸骨未寒的大体旁,争抢死者吃剩的肮髒马铃薯、拔掉他的鞋、脱掉他的外套,甚至因为抢到一条鞋带而开心不已;赤裸裸显露野兽般的本性,场面凌乱失控。人间还有什麽比这更绝望的炼狱呢?儘管随时有可能被拖进煤气室,但当时的法兰克仍让自己以一个「准死者」的角色,经历人类最煎熬的试炼,并领悟到人类永远不会被剥夺的最终自由,便是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有权选择用何种态度面对的自由。

我们很有可能必须面对各种非己所愿的状况,例如突然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身体某个部分,也有可能骤失最挚爱的人,而我们无力改变那些情况,就像法兰克突然被强抓去当工人一样,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如何接受那样的处境是每个人的自由,就算很不幸的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失去一条腿,那麽究竟是要庆幸自己还活着,努力去开启第二人生?还是会觉得自己少了一条腿,人生也跟着完了而自暴自弃?选择权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外,法兰克也说过,人类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活,就能战胜任何困阨。

事实上,集中营裡那些找不到自己人生意义的人,较容易放弃活下去的意志;而能够存活到最后的,大部分也的确都有活下去的充分理由。现在的妳也深陷绝望中吗?觉得自己做不了任何事吗?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绝望,但究竟要沉溺灭顶,还是摆脱绝望重新寻找希望,都取决于妳自己。

法兰克从集中营出来后,终于得知家人讯息,很不幸的是所有家人都已罹难,他的世界只剩下他独自一人。虽然一开始得知不幸消息时,他也承受了极端的绝望与痛苦,但他并没有在绝望中沉溺太久。他将失去家人的悲痛暂时抛诸脑后,将三年期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for Meaning )一书,并创立「人生意义疗法」(Logotherapy)理论,对精神分析学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

相信体内本有的心理復原力

其实若说人生是一连串逆境与痛苦的组合也不为过,但是透过法兰克的实际案例让我们知道,人类具有克服任何困难的能力,心理学家将这样的能力称为「心理復原力」。

所谓心理復原力就是将人生的苦难化作跃进的支持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将失败化作成功的原动力,就像越用力将皮球丢向地面,它就弹得越高,心理復原力就像皮球反弹的概念。面对逆境时,这股力量不会让妳掉入绝望深渊,反而会促使自己更加成长。

妳有没有听过美国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 1860-1961)的故事?她是一位76岁才开始画画,直到101岁逝世前才放下画笔的画家。1949年,杜鲁门(Harry S. Truman)总统颁给她「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Women’sNational Press Club Award);1960年,当时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斐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甚至将她的100岁生日订为「摩西奶奶日」。

她原只是一名平凡的村妇,经营一间小小农场,抚育10名子女;但是她历经失去5名子女的痛,为了克服这些人生恶梦,摩西奶奶选择用刺绣来抚平心中伤痛。后来她到了再也无法刺绣的年纪,就选择拾起画笔。在一次机缘下,有位蒐藏家买走了一幅挂在乡下小杂货店裡的摩西奶奶画作;隔年,一位美术策展人奥托.凯勒(Otto Kallir)将奶奶的画挂进位于纽约的一家美术馆,开始吸引人们关注摩西奶奶的画作,奶奶的作品从此声名远播。

摩西奶奶的人生同样经历了无数波折,依旧选择勇往直前。为了克服人生苦难,她的选择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一生。要是当初没有经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丧子之痛,她是否还会作画呢?可能会一辈子忙着享受养儿育女的乐趣当中,根本没空画画。俄国文豪托尔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曾说:「人类往往因为小问题而失去重心,反之,大问题则会引领人们进入灵魂的世界。」当然,如果每天都只发生好事是再好不过,但人生中的不幸终究难免,人们却很容易因为这些坏消息而陷入绝望。

所以女儿啊,如果日子过累了、走乏了,一定要记得,妳的身体裡有着能够克服这些负面情绪的力量,请妳相信自己。当冷漠想要牵妳的手时,希望妳能狠狠甩开它。即便辛苦也要懂得接受那些人生考验,只要一过了关,世界一定会站在妳这边的,放心。

出自:心理医师妈妈告诉女儿的31件事


~~~~~~~~~~~

辅导员的话:

这是韩国一位心理医生妈妈在女儿面临人生挫折,很想放弃梦想,继续奋斗时,苦口婆心的一番话。我们看见即使是个心理医师,她能医治和抚慰许多破碎的心灵,但也未必能保证儿女在自己的教养下,拥有正向的价值观、强健的复原力。不过,这位母亲懂得用鼓励而不是批评的方式,鼓舞孩子站起来,坚持年轻人做梦的权利,不放弃尝试失败的机会,她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年轻人的失落,不止是日本、韩国的问题,我们要以更包容的心,看待他们所面对的时代,理解他们的苦闷,进而能激发复原的力量,找到存在的目标,继续前行。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以「加法」面对不足

用「加法」来学习育儿这件事!

撰文者:林希陶 (临床心理师 )

很多新手父母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准备不足。我们经常被询问的也是家中有小婴儿要准备什麽?

坦白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很多你先准备的东西,到要使用的时候,很常是不适用的,或者说你的小孩不喜欢。你要面对自己小孩的状况,再适时的加以调整。像很多家庭都会购买婴儿床,但问题是有一些婴儿是不睡婴儿床的,他们非要跟父母挤在大床,才能安心睡觉。你先买起来放着,只会在家裡积灰尘。家裡很大或是住透天厝的,怎麽乱堆都没关係;但若是住公寓或大楼的人,东西一多,就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东西常常很新,要丢也不是,要留也不是。对于家裡很小、手头较紧的人,个人认为最务实的作法是先租来用看看,再决定是否自己购买。

个人觉得在育婴哲学上,用「加法」来面对心情会愉快很多,也可以省下很多争辩的力气。这个不会没关係,学了在育婴能力上就多加五分。若用「减法」来看待,常常落入贬抑自己与另一半的窘境。这个确实也不会,那个确实也不会,从满分一直扣下来,一下子就变成不及格,心情无端落入谷底。很多育儿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平常我们并不会特别去注意,很多小事都是一件一件加进来,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不会是正常的,马上学一下,慢慢试看看,久了就会熟练。我们当然不可能像专业的育儿保母那麽轻鬆俐落,但有什麽关係呢?洗澡不太会洗、指甲不太会剪、衣服不太会穿,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不需要事事做到完美。

不完美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份。重点是开放与乐观的态度,并且愿意学习,相信任何关于育儿的难题,都可以好好面对,一一解决,慢慢走过。

不知为何,很多新手父母常常会落入一些自己设定的窠臼之中。如「以前自己生活困窘,现在自己有办法了,一定要给小孩最好的」。但到底什麽是最好,常常实际上并无标准答案。天气一冷,立马去买了六层纱防踢被,以为这样可以让小孩温暖地度过寒冷的冬天。但现实是小孩子穿了防踢被三天,皮肤也立刻长出热疹。婴孩的体温本来就比较高,穿得太温暖,只会让你的好意顿时成了另外一场灾难。

另外有一些父母,则站在另外一个极端—「购买东西,一定要找出CP值最高的」。花很多时间在网路上观看各种评价、比较各种价格。但性价比其实也是很主观的东西,若真要细究何谓性能,只会让自己陷入「比较的无间地狱」。最后用了很多时间,买了一个自己不是那麽满意的产品。性价比仔细想想也是一个迷思,到底有没有性能与价格都是最美好的存在?(上面已经说过,不完美才是人生)你要考虑产品的性能,那便利性与使用时的顺手程度要不要也纳入?这边以一个育儿家庭必备器具—消毒锅当作例子,就可以知道在虚妄中争论,到底会有多累人了。

消毒的方式其实有很多,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就是煮沸它们或拿到太阳底下晒。最便宜就是太阳光,老阿嬷的祖传妙方,南部几乎每天都有。但为何大家几乎都捨弃不用?因为不方便啊!都市要找到刚好有太阳的地方不容易,北部太阳也比较少。煮沸法也很便宜,买一个大锅子,四五百块就有,叮叮咚咚丢下去,开个火,煮到沸,再让它滚个十来分钟,一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为何也比较少人使用?理由一样是不方便!因为你要等到水凉了,才能把东西捞起来。另外一个跟煮沸有相同效果的是蒸汽消毒,用大同电锅就可以办到(杂牌电锅也行)。下面垫个蒸盘,东西一样叮叮咚咚丢下去,一杯水,按下开关,电锅跳起来就完成,一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也是比较少人用,理由是不知道这样可以消毒。

不懂杀菌原理的人甚至会害怕,因为没人告诉他们这样做也可以。他们觉得跟别人不一样,可能会对小孩造成不良影响,就不考虑了。林林总总谈下来,就可以发现,大家对于性能在意的地方都不一样,甚至考虑到流行、方便或顺手与否,你说性价比要达到完美均衡。这根本就不存在!

因此,育婴所需要的是开放性的态度,用「加法」面对技巧与知识的不足,并适时的添购或租用各种物品,以慈爱代替溺爱、以实用取代性价比,相信可以让育儿哲学达到平衡,也可以让育儿生活渐入佳境,让孩子缓步长大。

~~~~~~~~~~~

辅导员的话:

婴儿的健康与成长是亲子关系的基础,现代的父母都很愿意为子女做周全的准备,希望给孩子完美的开场。再加上网络的普遍,搜寻最好、最物有所值的产品,几乎是每个新手父母的功课,但看越多就越焦虑,担心挂一漏万,作者的提醒就很棒,用加法来应对新生命的诞生吧,每完成了一件事,就给自己鼓励,别要求一步到位。

2015年3月9日星期一

手足的公平(下)

全天下的爸妈都该看!「哥哥有什麽,弟弟就有什麽」并不是真正的公平

洪兰: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自古以来,「公平」一直是导致人心向背最主要的原因,统治者若能做到这一点,老百姓万里来归。做父母的也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有一个原因即是「父母偏心、不公平」,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他,只喜欢哥哥或弟弟,于是会去做坏事以引起父母注意。父母如果不能理解他故意破坏行为背后的原因,反而骂他是坏孩子,说你为什麽不能像哥哥或弟弟一样时,孩子会变本加厉,越责骂越糟糕,最后自暴自弃,走上不归路。

我曾看过一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女孩,用装病的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她原是家中的独生女,家境富裕,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她母亲意外怀孕,生了个弟弟,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弟弟身上,她发现只有生病时,母亲才会来关心她,于是就开始装病。病装久了,假病成真,人恹恹无生气,也变得不好看了。

另一个孩子更可怜,他因为弟弟功课好,常被家人拿来比,骂他不长进,他于是在弟弟要考基本学力测验时,把安眠药放在弟弟的水壶中,让他想睡没考好,闯下大祸。

公平不是檯面上大家以为的「你有我也有」,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很多老师以为,如果两个学生都做错了事,那麽各打五大板叫做公平,却忘了去思考一下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刑罚的适当性。背后的原因最重要,一个是故意、另一个是过失,处罚的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尤其是男女对于公开丢脸的感受各有差别,五大板对顽皮的男生来说可能不在意,对脸皮薄的女生而言,可能一星期都不敢抬起头来见人。

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像是Bubu老师所说的例子,玩具买一模一样就是十分错误的示范。至于连房间都要拿尺量到一模一样大,更是令我吃惊,如果兄弟俩计较到这个地步,请问出了社会以后,他们还能兄友弟敬、互相帮忙吗?他们还能血浓于水,有着我有饭吃、你至少也有稀饭吃的想法吗?

父母都以为,两人有了一模一样的玩具就不会吵架了,殊不知人是爱比较的,我们观察到兄弟俩先是会各自拿着玩具到角落去玩,但是过一会儿,一个就会站起来走过去,把另一个手上的玩具抢过来,仔细比较一下,确定父母没有偏心把好的给了哥哥(或弟弟),这是人性。

教导孩子彼此照顾分享,培养亲密的手足之情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麽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告诉他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吵架是一定会的,让他们自己去找出共玩的方法,自己订出来的规则,他们就会遵守;不遵守规则时,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的不对,对兄姐的礼让会感心,兄姐也不会像被逼着去学孔融让梨,反而把弟妹当作眼中钉去之而后快。

外国的父母一般不介入孩子的争吵,他们觉得越介入越糟糕。加州大学有个教授说得好,家人吵架这种事,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父母平常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把一部分责任放在他们肩上。例如叫大的带小的去上学,被人欺负时,要大的保护小的,培养他们亲密的感情,一旦有外力介入,孩子们很自然会一致对外、同仇敌忾,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感情。我们小时候多半要揹弟妹、照顾他们起居,因为母亲只有两隻手,忙不过来,很奇怪的是,长大后我们这些一起吃过苦的姐妹感情反而特别好。

注重表面的公平,只会让手足互相计较与监视

曾有一个朋友的姐姐要换肾,她毫不犹疑割给她;另一个朋友的哥哥有血癌,要骨髓移植,他却不肯捐,我们跟他说骨髓会再长出来,他也不肯,这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状况很有关係。一个说:「我小时候都是大姐在带,现在她有病,我给她一个肾算什麽?我还情愿替她病呢!」另一个则说:「哥小时候专门欺负我,我不知吃过他多少暗亏,他曾经把我推下水沟,说我死了就没有人跟他竞争了,我能活到今天是奇蹟,我干嘛要去帮他?抽骨髓的针那麽大,我为什麽要为他去受罪?我跟你打赌,换成我要他捐骨髓,他一定也不肯。」

他的话听了令人寒心,兄弟会弄成这样形同陌路,跟他们小时候父母只注重表面的公平,连吃牛排都要切得一样大有关,他们长大后没有培养出手足之情,只有天天互相监视,看爸妈有没有对另一个人好一点。所以,父母不要注重表面的公平,反而要一直教育孩子手足的重要性。俗语说,同船共渡是五百年的缘分,更何况生在同一个家庭做手足?我很感谢父母给了我五个姐妹,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相扶相持。
对于家中资源的分配,我认为应该从小教孩子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麽?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麽?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父母常告诫我们:「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着嫁时衣。」孩子应该要有凭自己力量打天下的志气。

结论
Bubu老师
父母对于「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单纯地顾及物质上的均有、或讚美是否一样多,却没有想过,如果用不对的方法处理,孩子小的时候所计较的小物件、小经历,很快就会随着成长而变成其他挟爱的要胁,偏差行为的规模也将大到让父母极为伤神痛苦。

洪兰老师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麽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父母也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让他们能够相扶相持,培养亲密的感情,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关係。

~~~~~~~~~~~

辅导员的话:

现代的父母因为物质条件比以前好,在这方面很愿意满足子女,而且力求外表可见的均等,认为手足拥有相同数量、等级的东西便是公平对待,由此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比较的习性,而失去了分享和互相照顾的观念。事实上老大有的东西,老二就未必能拥有,但相对的,兄姐照顾弟妹也是天经地义。划分清楚权利和责任自然就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争执。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手足的公平(上)

全天下的爸妈都该看!「哥哥有什麽,弟弟就有什麽」并不是真正的公平

撰文者:洪兰, 蔡颖卿 

Bubu老师:家庭资源的共享观念,要早一点为孩子建立

现代父母耗费许多精力在处理手足的「公平」问题,也因为公平的想法浪费了许多家庭资源。我的原生家庭有四个孩子,我是老么,从小母亲就说,她不担心我们手足相争,只担心我们的感情太好,一起瞒着他们调皮捣蛋。记得小时候两个哥哥也会争吵打架,但我们无论怎麽争吵,每天在父母亲回家前一定会和好,不像现在的孩子总把跟父母相处的时间用来投诉手足的争执、或是抱怨父母不公平。

童年的经验使我在养育两个女儿时,也从不以「宣示公平」做为对待她们的原则。我很清楚自己爱她们的心情绝对是公平的,但这种公平却无法以「妳有什麽,她就有什麽」来表达。一个家庭的资源都是共有的,全家人都要学习为整个家庭着想,所以绝不可能让孩子以物质分配做为标准,来检查父母公不公平。

我的小女儿一直都很乐意穿姐姐的旧衣服,大女儿也为了要让妹妹接手而小心爱护自己的衣物;到了俩人都不能穿时,我们就再把小心穿戴而状况依然很好的衣物转给不嫌弃的亲友或邻居,我用这些小事教导她们惜物爱人的意义。记得高中那年,妹妹已经长得比姐姐高了,穿起姐姐的裤子是有点短,但妹妹说没关係,剪掉一截就变成七分裤,还是很好看。

家人共享物质、彼此体谅,虽是很自然的事,但现在每有机会与读者分享教养经验,我却最常被问到有关「公平」的问题,比如说:

「昨天我带两个孩子去文具店,他们同时看上一样东西,但店裡只有一个,两兄弟却不肯相让。面对这种问题,我很心烦,却不知该怎麽处理。」

我要这位母亲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家裡有需要这个东西吗?如果需要,需要两个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处理的方式就是不用买或只买一个,绝对不必为了表面的公平而买两个。

不要因为价钱不高的小东西或玩具、零食,就觉得非要表现公平不可。孩子从小对公平有不正确的认识,一定会延伸成更重大的问题。我也听过有位母亲同时购买两套20几万的教材给上幼稚园的女儿,并交代老师不可以让姐姐去碰妹妹那一套,那位母亲觉得自己非常公平,没有亏待哪一个孩子。

别让孩子打着「你不公平」的旗号,来磨难父母

新一代的父母所着重的公平对待,如今已产生后果了,这些担忧应该被引为借镜,不要重蹈覆辙。孩子在物质平等的对待后养成了计较的性格,有些甚至打着「你不公平」的旗号来磨难自己的父母,这样对亲子双方都没有帮助。我不认为孩子真的这麽难教,是父母自愿放弃了重要的机会,以致带来不断加深的麻烦。

我想说说自己的经验。上个星期带完一班4~6岁的小朋友,下课前给孩子们做了棒棒糖,每个人可以带两枝回家。有位妈妈接了孩子之后,一隻手拿着女儿分到的两枝棒棒糖,另一手牵着3岁左右的弟弟来找我,她问我:「Bubu老师,还有多的棒棒糖吗?」

我抬头一看远处,知道工作台上还有几枝,原本想直接说:「有,弟弟想要是吗?」但话还未出口,先听到妈妈接着就说:「弟弟很想吃,可是姐姐不肯给他。Bubu老师可以再给我一枝吗?」

我立刻蹲下跟小女孩说:「妳有的东西都是要跟家人一起吃的,现在妳自己拿一枝糖分给弟弟。」孩子听了我的话之后,没有任何迟疑就去接妈妈帮她拿着的两枝糖,然后递出一枝给弟弟。现在,换弟弟不肯了,他要姐姐手上的那一枝,所以我又转头去跟弟弟说:「不可以的!姐姐很好,分你一枝,她给你哪一枝,你就拿那一枝,然后跟姐姐说谢谢。」弟弟虽然很小,但听完之后也乖乖照着做了。

回家后,我一直想着那几分钟之间发生的事,以及父母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是否採行了正确的解决方式。

为什麽父母总是偏向微不足道的表象公平?是因为他们无法预知这种处理将会导致层层渐进的深远影响,还是父母误解了公平正确的涵义?

不能正确地处理公平,甚至会助长偏差行为的规模

父母对于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单纯地顾及物质上的「均有」,或「讚美」是否一样多,却没有想过,如果用不对的方法处理、或是没有勇气面对孩子的抱怨,孩子小时候所计较的小物件、小经历,很快就会随着成长而变成其他挟爱的要胁,偏差行为的规模将大到让父母极为伤神痛苦。

我遇过两个家庭,一个是在搬家时,孩子要父母用尺仔细丈量,确定他们手足的房间一定要「一样大」;另一个是家中有土地与人合建,手足虽然各得到一笔丰厚的地产,但因为弟弟分得的其中一个店面比哥哥少了0.75坪,所以弟弟每隔几日就打电话去咒骂父母。我不禁想,亲子之间不是只有权益、物质的赠予而已,随着父母年龄增加,当照顾与关怀的责任要由手足分担时,那些斤斤计较的孩子又会如何思考公平的意义。

前阵子,我在停车场的缴费机前等待了很久,只因为一个爸爸让他的孩子代替他去投停车币,引起另一个孩子大闹「不公平」。父亲起先是生气的,但气过之后还是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他把那个发怨言的孩子抱起来,再去摸一下投币机「以示公平」。那孩子摸完从父亲的怀中熘下后,恶狠狠地瞪了姐姐一眼,没有一点6、7岁孩子应有的天真可爱。

当我不断看到现代父母是如何处理孩子的公平问题时,很想对他们说——不要用物质与称讚对孩子宣示:「我爱你们一样多,请别挑剔我。」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