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良好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身为父母,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学校,将来能学有所成!一个孩子要学习好,除了学得多,还要学得快,也就是学习效率要高,学习的效果才会好,孩子也能学得轻松。如何才能有高效率的学习?这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中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注意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作业和复习。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心理学规律,会妨碍学习的效果。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慢慢的就会养成好习惯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好习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在学习的开始就养成,这样才能够让学习收到好的效果!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长,六岁看老。西方教育家也有三岁定终身之说法。这些都说明从小培养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三岁前,在孩子睡前讲故事,朗诵书籍等;三岁左右安排晚上家人学习时间,如看书,读报纸等,让孩子有三十分钟到一小时的时间,学习不去干扰大人,减少对话,同时沉浸在自己的学习活动。阅读习惯对孩子学习至关重要,据调查发现,天才儿童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五岁之前已有很好地阅读习惯。

孩子上一年级时需要得到“陪读”的机会,提供正确的写功课、念书的方法。有些家长有个误区,认为“陪读”是陪在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做功课。这不仅辛苦了自己,也对孩子学习不利,间接培养了孩子学习上的依赖性。

所谓的“陪读”,并不是紧坐在孩子身边,一字一句地盯着看有写对否,而是让孩子学会预做时间规划,如几点开始做功课,预计做功课所用的时间,有上限时间,但不要有下限时间,只要完成功课和预习课业部分,立刻可以离开书桌,让孩子感到迅速完成后的成就和愉悦。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是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要认真训练。

对孩子功课的要求标准,先求做对,次求做快,再求做好。但切不可在短时间内,要求孩子完全达到,否则就会看到一个动作越来越慢,对写功课毫无兴趣的孩子了。

身为家长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以下提供大家一些妙方--

一、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周围环境每时每刻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其中一些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而另一些则是无关紧要的。注意像是心灵的门户,使阳光照进来,把风沙拦在外。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注意品质不好。大量调查表明,学前儿童乃至小学阶段,在学习以及其它一些活动中,经常取得成功的,不见得都是智商很高的孩子,而往往是注意力发展水平较好的孩子。中国对少年大学生的追踪研究也发现,那些“超常”少年的非凡之处,也往往在于他们从小就有超常的注意力。良好的注意力会给孩子的认知能力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1、学习环境的布置应整洁优美,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色彩亦不可太花俏、热烈,这会刺激孩子太兴奋,无法静下心专注学习。

2、重视孩子作息时间制度,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证精力充沛,控制看电视和用电脑的时间。孩子晚上太迟睡,早上精力不足,影响学习的效率。

3、对于小的孩子,适当控制玩具和图书的数量。这不是指购买的数量,而是指阶段时间内提供给孩子的数量,玩具过多,孩子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很容易什么也玩不长。留下适当数量的活动材料,其余的收起来,不仅常玩常新,也有利于注意力的培养。大凡不能专心学习的孩子,同样也不能专心地玩,他们会这里走走,玩一会儿,那里看看,玩一会儿,不能定下心来玩,专注玩一件玩具。

4、不要反复地向孩子提要求。家长向孩子提要求或作嘱咐时,常爱反复地说许多遍,唯恐他们没听见或没记住,熟不知,这种做法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听的习惯,在他看来,这次没注意没关系,反正家长还会再讲。如果家长没有唠叨的习惯,孩子反而可能会认真注意地听,正是在这些小事中养成孩子的某些习惯。

5、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要求孩子做事想好才做,一但决定要做的事,就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二、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和复习

1、教孩子学会记忆方法和策略。如要记住“149162536476481100”这个18位数,如果机械地记很难,这里含有18个单位的信息。如果理解了“这个数是1到10的平方的循序排列”。那么信息单位立即降到1个,就容易记了。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析、进行归类、建立联想等系统化策略;对较长的文字材料分段背诵、突破难点等等,只要具有策略意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策略,孩子记忆的效果就会有较大的改观。

2、引导孩子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复习。良好的记忆不仅要识记敏捷,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得持久,有效的复习应该按照遗忘的规律进行。心理学家发现,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识记一种材料之后,遗忘便开始了。最初,遗忘的速度特别快,以后则逐渐减慢。

有一份研究资料说,成人学习一个新材料,刚刚记住就停止学习,1小时后只能再现1/2左右;第一天终了时,只记住了1/3;6天以后,还能记得1/4左右。根据这一规律,刚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尽量抢在遗忘之前。否则,就等于又重新学习,结果是事倍功半。另外,复习的时间安排应该先密后疏。开始复习时,间隔时间要短些,次数要多些。随着遗忘速度减慢,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拉长。

三、辅导孩子学习的正确方向

《辅导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勇于解决、不断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善于动脑,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并及时请教老师、父母或他人。》

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家长只能给予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决不能越俎代庖。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引导孩子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有时还应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和资料,遇到生字、生词,去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

指导孩子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的孩子掌握知识来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当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和网络学习获取知识,但网络学习最好要在家长的帮助诱导下。

结语: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良好学习习惯的具有,不但能使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从而能使孩子提高学习效果,并长期受益。

和家长们共勉!希望有助于来年孩子的学习,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小启:明年一月份我们将刊出《身心灵篇》,敬请期待!

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

教子盲点

现代父母工作繁忙,面对现实竞争激烈,因此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也往往容易出现盲点,以下是吴娟瑜在《亲子成长学》一书中谈到的现代父母易犯的十件糊涂事,有些或许也是您我教子的盲点?

~~~~~~~~~~~~~~~~~~~~

现代父母易犯的十件糊涂事

作者:吴娟瑜

一、想太多:对儿女有过多的担心,例如:担心孩子课业跟不上、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担心孩子晚归等。

二、做太多:替孩子担太多的责任,例如:接孩子上下学、替孩子拿书包、替孩子复习课业等。

三、骂太多:情绪迁怒的时候,不理性的话往往脱口而出,结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亲子关系恶劣。

四、给太多:无论是物资生活的补偿,或是口头上的赞美,有时候给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五、要太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大感吃不消。

六、玩太少:亲子之间太少有趣的休闲活动,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七、“坐”太少:亲子之间少有坐下来聊天谈心的习惯。

八、知太少:可能忙于家事,结果忽略现代资讯的吸收,亲子之间只能谈些日常琐事。

九、爱太少:父母当然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行动表达上,总是还不够具体和明确,使得亲子相处上减少了互动的润滑剂。

十、变太少:亲子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断调整,以致孩子越跑越远。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平衡高科技与天伦乐

电源少些,科技少些

作者:汤玲玲

没有电源,少了科技,日子怎么过?

这个夏末不巧遇上了飓风“艾玲”的上百万美国东部居民就曾被迫尝试其中滋味。

定居康涅狄州的好友小燕来邮大吐苦水,“我们那一带竟然经历了六天断电缺水的情况,你说这像是活在美国吗?风暴过后电力公司优先恢复市中心和一些超市的电源,结果那六天,我们一家每天都得到市内的警察局或消防局取水,到公立图书馆为手机和膝上电脑充电,到高中的体育馆更衣房用热水淋浴,生活一下子变得极其不便!”

哇,日子真的好像一下子回到原始!这次的水电中断情况严重,整个康涅狄州有超过九成居民深受影响,电力公司自然首当其冲成了人们的出气筒。但是小燕意外发觉除此以外,大家一般上都保持冷静,生活节奏明显放缓,日子变得简单多了,不少居民义务帮忙清理路上的断枝残叶,邻居发挥互助精神。孩子们对学校不得不延迟开课的决定欢呼不已,由于不能如平常般躲在家中玩电脑游戏,结果小孩都聚在邻里一起游玩,乐此不彼。

问小燕还有什么深刻感受?她说:“挺感恩,飓风后的气候天高气爽,我们得以餐餐在院子里烤肉,有即用即丢的纸盘纸碗可用,还算方便。停电的夜晚,我们一家子玩‘大富翁’,打麻将,偶尔通过充电后的膝上电脑看电影,倒也其乐融融。”她也提到有平时各自忙碌的夫妇朋友,在停电期间两人破例天天陪孩子们一起在家玩游戏,在电流恢复之际,年幼的孩子却伤心痛哭起来,如果得在断电或一家团聚之间作取舍,孩子宁愿舍弃现代生活上的便利,以换取享受有父母时时陪伴的天伦之乐。

切断电源,远离科技,就能挽回天伦吗?这个答案,曾经实验性的尝试过六个月自行与科技绝体的作家苏珊.玛莎(Susan Maushart)最清楚不过了。

就如苏珊在她的著书“The Winter of Our Disconnect”中提到,她和她的三名青少年孩子都是典型的被科技俘虏者。当这个“抱着iphone睡觉”的单亲妈妈意识到可时刻上网与外界接轨的科技生活已不知不觉地侵蚀了亲子时间,导致家庭关系脱轨时,她毅然下令短期在家中实施“无屏幕”生活,告别科技世界。开始时大家对少了电话、电脑、电视这种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无所适从,孩子们怨声载道。六个月下来,儿子却从原本离不开屏幕的网上游戏,认识到原来屏幕以外的世界可以很精彩,他学会吹萨克斯风,甚至爱上阅读。两个女儿因为不能一遍做功课,一边与朋友网上聊天或上面簿,竟神奇地学会如何专注去完成一项任务,学业成绩明显改进。

然而对苏珊而言,这个体验的最大收获是挽回了天伦。把目光从屏幕移开后,妈妈和孩子们开始交流,他们不再各自为政,留意到彼此真实的存在。餐桌上的对话多了起来,他们也到彼此的房间聊天,捧出旧相簿笑谈过往,一家子一起玩游戏,烘糕点,享受简单的天伦。

在做这个实验时,原籍美国的苏珊一家正住在西澳大利亚的柏斯。月前在柏斯与当地朋友小聚时,席间大家提到她,都不禁佩服她毅然挑战来势汹汹的科技的那股过人决心。其中一位与她相熟的朋友津津乐道说到有一回苏珊的孩子告知她晚上同学会到家中玩,苏珊心想,他们平时聚在一起就只会玩科技游戏,少了科技,孩子们能够做什么?那个晚上当她回家时,在屋外看到家中有微弱烛光在闪烁着,一群孩子正围绕在钢琴旁开心地唱着歌,她一阵感动,也释然了。无论是被迫或自行体验没有电源,少了科技的日子,尝试过的人都能从中体会到日子原来也可以过得那么简单和快乐。不过严格说来,小燕和苏珊一家也只能说是体验了“低科技”的日子。那期间,小燕夫妇一直都开着iphone,她回想“那或许是为什么经历了六日的停电缺水,我还能保持理智清醒。”而苏珊虽然在家中“原始”生活,则允许孩子们在学校用电脑和智能科技。

就像环保运动正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在科技的洪流当前,我们是否也该开始倡导适度的“低科技”生活?除了促进天伦,缺水缺电,暂别科技的切身体验也可以促进人们积极与科技维持生态平衡,这样的体验更可以磨练孩子,帮助他们认识能源的可贵,最近国家环境局所推出的“H3ROES”绿色计划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缺一些电源,少一些科技,日子可以更充实。

~~~~~~~~~~~~~~~~~~~~

如何在高科技和享受天伦之乐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是现今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一场“飓风”,竟然给孩子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得以享受有父母时时陪伴的天伦之乐,您看了以上这篇文章不知有什么想法,欢迎和我们分享。

活动预告

欢迎参加雅乐主妇园地,让我们在轻松欢愉的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成长!

12月13日(星期二)下午2:30 ~ 4:30等你来参与!

论坛:女性与公共服务
妙方:女士的优雅在哪里?
书香:戴上耳环----王嬿青
巧手:香蕉叶烧烤海鲜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 06-05

$2乐捐,茶点供应,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新型的传播媒介、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都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通讯和交通的高科技化,世界一体化,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原先仅存于科学家或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流的一种方式,网络已是新世纪生活的中心,它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大变革。网络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的同时,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也将引起深层思考。

每一种事物都是利弊兼有,网络也一样。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我们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管这种冲击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我们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随着互联网走入人们的生活,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它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距离,人和世界的关系是越来越依赖,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们能抽离时空通晓世界,志趣相投者更易走到一起,互联网上交友聊天,把人们的兴趣、利益放到网上去谈,手机发送简讯,把人类共同的东西联合在一起,很快地让更多的人知道。

网上信息量大,虚拟空间幻真幻假,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人们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是人们放松自己最佳的场所。互联网向我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我们对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父母亲所关注的,略述于下:

#道德发展失范: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些青少年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或不痛快时候发泄一下,或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私自用别人的帐号上网。

新加坡就曾有青少年学生因遭到朋友的讥笑,侵入别人的网站,冒充教育部长处罚同学,从而发泄自己的情绪。

网上一些不健康的暴力和色情内容时刻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年轻一代,侵蚀他们纯洁的心灵!

#人格分裂:网络把每个人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最终形成冷漠而有序的世界。网络的虚拟性,部分青少年学生不能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导致双重人格倾向,亦有可能让一些青少年无法回到现实,把虚拟的东西当做现实,如把网络上看到的信息用到现实生活中,而无法分辨它的真实性。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思考及阅读书写能力:网络的高技术容易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技术过度或单一崇拜,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图像化、平面化、标准式的网络快餐文化,它所提供铺天盖地的信息,不给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青少年长期以往,将导致他们个人思考判断的能力不足;而且过分依赖网络会削弱自身阅读、书写,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会造成影响。

#适应现实生活能力:青少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经验,网络打开了人际交流的新的天地,他们可以无拘无束,找到了最隐秘的聊天方式和交朋友的方式,但也容易使自我封闭,更不善于待人接物,

#暴力电玩增强攻击倾向:玩电玩暴力游戏可能强化一个人的进攻心理、情感和行为,因为儿童在电玩中面对的暴力,并没有思考那是一个虚拟出来的画面,回到现实生活中,儿童不自觉地在真实生活中应用暴力,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博士与进尔博士一共进行了两项研究,对象分别是227名和210名学生。他们发现:“一项研究显示,具有习惯性攻击倾向的年轻人,在反复受到暴力电脑游戏刺激的情况下,其攻击倾向会明显增强;另一项研究显示,任何人哪怕只是短暂地接触暴力电脑游戏,也会在短期内出现攻击行为增强的现象。”

#妨碍儿童的大脑发育:据日本东北大学脑波绘图专家川岛尤太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运用现有最复杂的技术,对成百上千名玩“任天堂”游戏的少年的脑部活动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计算机游戏只刺激了与视觉和运动有关的那部分大脑活动。

#影响社交能力:过分迷恋电脑而不再与人直接接触,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孤僻,甚至心理状态也会发生病态变化。没有网络之前,人与人之间经常进行面对面交谈,这种交谈除实现信息交流之外还有情感交流。打电话也同样有直接实现情感交流的效果,而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则只是不带情感的符号,青少年长期处在网上交流,将来有可能面对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指出网络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进程与发育,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网络社会问题的发展!父母们,互联网是否占据了你们过多的时间,而侵占了您和孩子相处、沟通的时间?面对屏幕,手指快速滑动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