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日前联合早报副刊中,丹女“生活的艺术”一文转述了朋友听到的故事:孤苦伶仃的老人被孩子送到养老院,他跟去探望的社工说,孩子告诉他:“爸,别怪我们今天不照顾你。当年你养我们,可是你自愿的。我们小baby的时候有多可爱,你每天虽然劳心劳力,可是看到我们 的小脸蛋,每天学习那么进步,给你带来无比的欢乐和希望,那就足够了嘛!你养我们是那么开心的事,我们养你却是两回事啦!爸,你看你皱巴巴的,有哪一点可 爱?你怎么照顾也不会有任何进步,只会退步呀。我们每天看着你不是觉得明天有希望,是觉得未来凄惨啦。所以你说,为什么我们要养你呢?”
老人讲到这里居然哈哈笑了起来:“我想了半天,觉得这臭小子也有道理。当初我养他确实很快乐;现在要他养我,确实让他不开心啊。这样想,我心里也就豁达多了!”社工不禁愕然于老人的逆向思维,心里既难过又敬佩。与其每天痛苦思索孩子为何不照顾自己,还不如找寻另一种思维方式,放开苦恼。或许阿Q,却也不失为解开心中死结的办法。

其实在疗养院里,的确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发生,好多老人都告诉家人别来看望,有的认为孩子每天已经很忙了,要工作、要照顾妻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他的身上;有些则说这儿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么多人唉声叹气、病痛难当、瘸腿烂手的,自己的孩子、孙子来了会受影响,或被传染;更有的觉得自己病容凄苦,未来也没有希望,不想家人来看…….。

但他们脆弱的心灵里真的这么想吗?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被关爱、被呵护和敬重的,有家人时常来探望的神情就是不一样,而被遗忘的呢?或许就有赖义工们多来疼惜了!在疗养院的角落贴着这么一张温馨的话语,简单翻译和大家分享:

对长者伸出友谊之手的人因此蒙福 –
1、他们了解我的步履蹒跚,两手颤抖。
2、他们知道现今我的耳朵必须费劲,才能听懂大家的谈话。
3、他们似乎明白我的眼睛模糊,而脑袋是迟缓的。
4、他们看着咖啡泼洒在桌上,却若无无事的移开视线。
5、他们带着愉快的笑容,停下来和我聊一会儿。
6、他们从来不说“今天你说了这件事两次啦。”
7、他们知道如何拉回我从前美好的记忆。
8、他们让我得知自己是被爱,受尊重,并且不孤独。
9、他们了解我用仅剩的微薄力量挣扎求存。
10、他们以爱的方式让在我最终的日子里轻松的走过。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与家人共用晚餐

今天是“与家人共用晚餐日”,预计有176家企业超过10万名雇员参与,他们将提早在5时下班,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希望藉此促进家庭的凝聚力;这是配合全国家庭欢庆(National Family Celebrations)主办的活动,今年是第八次举办,我们乐见参与的企业与机构比往年更多了!

全国家庭欢庆活动在本地已经推行了25年,今年的主题是“一同生活,关爱和玩乐”,强调建立不同世代之间的关系。而在国际上,五月份也是着重于家庭凝聚力的大日子,据报道:联合国订立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订每年五月十五日家庭日,目的在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的健康发展;并为每年的「国际家庭日」订定主题,以便各国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各种活动。2008年为「父亲与家庭:责任与挑战」,去年是「母亲与家庭:变化世界中的挑战」,而今年则为「爱滋病毒和爱滋病对家庭幸福的影响」。

不久前台湾教育部公布的「家人互动调查」报告指出:五成受访者很少跟家人分享或倾听家人心情,六成不懂得感谢与赞美家人,七成六民众不曾或很少与家人拥抱,每五人就有一人每天和家人相聚不到半小时,而近四成每天和家人见面却不会互相问候关心!

这显示现代家庭关系的疏离感,其中又以青少年最为严重,而据美国家庭联合会统计:77%的青年因为家庭原因而走上偷盗、吸毒、打架斗殴等歧途。1960年至1995年,无父母照管的青少年所从事的暴力犯罪活动,增加了七倍!

而同样的情形是否也在新加坡发生呢?您每天有多少时间和家人共聚?有多久没互相问候?好好的谈谈心?您知道伴侣或孩子们在烦恼些什么?期盼些什么吗?

“家”应该是生命中的首位,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温馨、简单的幸福就从今天与家人共用晚餐开始吧!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放手的时机

美国专栏作家斯克纳齐(Lenore Skenazy)因为在2008年把当时九岁的儿子独自丢在纽约曼哈顿中城,交给他一张地铁车票卡、一份地铁地图以及二十美元现金,然后要儿子自行找路回家而倍受瞩目;今年她又倡议家中有七岁以上孩子的父母,在本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把孩子带到公园,然后将孩子独自留在那边(Take Our Kids to the Park… And Leave Them There Day),这使得她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斯克纳齐认为,如此一来可以让小朋友接触大自然,减少玩电脑的时间,同时多多认识社区里的其他小朋友,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尝试什么叫做「责任感」。

她回忆自己成长的童年,都是自由自在的在野外玩耍,吃饭或上床的时间到了才回家,也没有大人陪伴,她因此坚持:让孩子们走出户外、跟其他小朋友接触,让孩子们自己玩,「就算只花十分钟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但是不少家长质疑,甚至形容她是「疯子」、「白痴」,或封她「美国最糟的妈妈」;因为时代不一样了,现下的环境实在太复杂、太危险!

相信多数的家长都认同应该让孩子走出户外、接触大自然跟其他小朋友,但很少人敢把七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公园,除非公园就在自己的屋子外!

是现在的父母太过于宠爱和保护吗?最近一项外电报道也指出:英国数千名学童浑然不知家住何处。尤其在用车率最高的威尔斯地区(Wales),57%的儿童由家长开车接送上下学,五分之一孩童不知道如何从家走到学校、只有61%能说出住家地址;当被问到上学途中会看到什么,大多数儿童都说不出地标,仅知道房屋或树木特征。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已丧失在地意识与认知!

那么究竟何时该让孩子学习独立?对环境和陌生人有警觉心?懂得分辨危险的征兆?知道在必要时求救和保护自己?

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放手是必要的,由小小的尝试建立孩子的信心,并确保求助有门,一些制服团体,尤其是童军的活动,都是很好的训练机会!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及早学习语言

何濛校长虽然已经退休,却依旧关心教育的相关课题!关于小朋友学习语言的能力她再次举出例证和理论,殷切嘱咐为人父母不要错过和放弃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只要在日常生活的环境里给予足够的资源,包括“人”的随机教导,孩子自然能如海绵般吸收无虞,不要以大人的学习方式担心他们无法承受!

和您分享她昨天发表的佳文:

~~~~~~~~~~~~~~~~~~~~~

从小开始

何濛

墙壁上有很多字卡,上面写的汉字有:葡萄,警察,微波炉,电视机,麦当劳等等,这是一个不足4岁的男孩要求大人教他 的汉字。你一定会说大人怕输,教这么多难字,有违教育原则。当大人把字卡调换位置,或从书本上找到相同的词儿,男孩仍然会认读。这时,你也许会说男孩是神 童。其实,男孩很一般。他只是在游戏中,在生活起居间轻轻松松学汉字。大人还会告诉他怎样用广东话和英语念,男孩能分辨出三种不同的读音。

人脑的发展是很奇妙的!人脑有140亿个细胞,儿童的脑部在出生第一年是以高速度发育,直到四岁为止,脑细胞大量增加至100亿。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彭 费德(Wilder Penfield,1891-1976) 研究人脑生理与语言智力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孩子在幼年时可以学习多种语言和大量吸收词汇。

人脑就像摄影机,儿童在五六个月大,就能辨认母亲和其他人不同的脸孔,对熟悉的母亲脸孔会笑,对陌生的会哭。这是因为在反复观察过程中,他把母亲整个脸 孔的形象印入大脑。汉字多形象,儿童看多了,也会把这些形象植入大脑。因此,我们要趁早教孩子认字,不要以大人的心态低估他们的学习能力,更不要在他们面 前说华文难学。

专家研究,儿童的潜在学习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如果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从一出世就给于适当教育,他可能成 为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5岁才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从10岁才开始教,他可能具备60度能力。一般人误以为儿童教育从入学开 始,而不相信始于零岁。

19世纪德国著名教授卡尔•威特,出生时被认为是有痴呆的婴儿。他的父亲深信早期教育,亲自教导。当卡尔有了辨 别能力时,他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重复说出有关名称。卡尔3岁半,他教认字,教他饭桌餐具,屋子摆设,昆虫动物等实物。6岁时,卡尔能记住三万个词汇。

在掌握好母语后,父亲教他外国语,包括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也教他科学和数学。卡尔在9岁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成为哲学博 士;16岁得到法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直到1883年逝世为止。

我们不是要每 个儿童成为卡尔,可是我们要相信儿童有能力学好双语以及更多知识。故为人父母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必须从小开始教育他们。

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

勇敢追梦

前天在美国职棒洛杉矶球场,道奇队和台湾观光局合办「道奇台湾日」,邀请了当红的素人歌手「小胖」林育群担任开场嘉宾,他在4万5千名球迷前演唱了《Taiwan Touch Your Heart》、美国国歌与《天佑美国》等三首歌,高亢的美声为他赢得了现场观众如雷的掌声。

今年24岁的林育群从小爱唱歌,但他外型不佳,青春期变声后,讲话声音正常,唱歌却是女音,参加歌唱比赛总被耻笑「你别作梦」了!据报道:高中起,他每参加一次比赛就得忍受各种嘲讽,「长那么胖、那么丑还出来吓人」、「唱歌怎么这么娘, 一定是GAY」、「是人妖吧」,不过都比不上去年参加《超级偶像》的重击。他说,第一次唱得高分,第二次评审说:「你唱得还不 错,但你还是去当谐星吧!」让他心情像从天堂坠落到地狱。节目播出后,原本就反对他唱歌的爸爸火冒三丈,要求他别再作梦,去找一份正职。但为了圆梦,他向朋友借钱报名歌唱班,没想到,命运从此改变!

被称为「台湾神奇男孩」的小胖,受苏珊大婶演唱鼓舞,他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勇敢站出来唱歌。」在《艾伦爱说笑》(Ellen DeGeneres Show)节目接受访问时,小胖说,因为他的身材让他从小被 欺负,他想对跟他一样没自信的美国小孩说,不必因为自己的身材而担心,要有自信,因为每个人一定有他的用处,「给欺负你的人好看的最好方式, 就是比他们成功。

他的成功给了很多人追逐梦想,坚持不懈的良好示范,让我们分享更多小胖的故事:

~~~~~~~~~~~~~~~~~~~~~

小胖 正面思考的力量

作者:李碧华

举世知名三个月,小胖的体重、发型及穿着,甚至眯起眼睛的笑容完全没改变,却也看不腻。身为艺人,无不用百变创造新鲜感,就怕一成不变,小胖 却扛着那几样招牌,从台湾红到美国,再绕过上海,飞回台北进录音室,成为王力宏的师弟。

凡 事往好处想

同学亏他,你不用再照相啦,所有照片反正都一个样,他 笑笑,沉醉在眼前的不可思议中:「我曾经等在电视台门口要王力宏的签名, 没想到,我们以后是一家人…」从十五岁就开始梦想出唱片,他一路从元智大学全校歌唱 大赛,中华电信MOD大电视之星,全国大专院校大专杯,赛到范逸臣不说出的温柔歌唱大赛,全部顶出冠军头衔,这证明,他当然很爱唱,很会唱,却在电视选秀中 一再败北,评审对他的长相最有意见,使「超级偶像」及「超级星光大道」都踢馆被淘汰,但他没有妄自菲薄,志在参加的乐观形成一股能量:「凡事 往好处去想,因为我输了,别人才能得名次,比赛就是一种实力展现。」

他简直是乐观得无可救药,既与电视选秀无缘,他还是要 拼命挤进明星艺能学园找伯乐,经纪人陈婉若就形容他,真是一个毅力惊人的孩子,老师每次问同学,谁来表演这一段,最先举手的永远就是小胖。

择其所爱 爱其所择

其实,小胖并不是健康宝宝,一家四口,只有他吨位最夸 张,瘦妈妈小时候背着他跑医院,健保卡从A卡看到Q卡,出国晕车、晕机,不管路途长短都会晕得天旋地转,他在美国传回台湾的那些笑咪咪照片有点硬挤出来, 「其实我在闹时差,唱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还差点忘词。」他又掏出黄手绢来擦冷汗。

他择其所爱,爱其所择,一唱歌就心无旁鹜,也因为这样 的矢志不渝,能有现在小小的成功,他已经很开心。家中的确一度为了自己的歌唱事业闹过革命,忽然窜红, 更让家人难以适应,妈妈曾担心问他,不红了,会不会失望? 「但至少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他回答。

保有平常心

他念元智大学传播系时,有一次去爬山,带队的老师说起 一个故事。沙漠中,探险队的每个人的水壶都空了,只有领队还剩半 壶水,领队告诉大家,若不越过沙漠就不能喝水,队员只好咬牙苦撑,撑过了沙漠,领队才打开水壶,倒出的却是满壶的沙子……。

这故事陪着他走过无数赛程,「目标会让人排除万难,目 前只是梦想刚刚开始出现曙光, 我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压力?压力当然是有一些,但是我告诉自己,来吧,我可以承受得住的!」反正早尝遍成败滋味,小胖真的很平衡,知道最可贵是一颗平常心,往后人生的重要依持,要靠这颗心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让猪爱唱歌

别教猪唱歌

作者:杜荷

天气闷热时,能及时喝下一杯水,必能顿感舒畅。人生困顿时,若也能及时喝到一杯水,也会充满新活力。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唐诺与同事费时五十年,进行数百万次 访谈后,提出「水桶与杓子」的理论,他说每个人都有个无形的水桶,也都有一把无形的杓子,要用杓子不断地为自己与他人加水。这「水」就是「正面思考」,它具有一股无形的力量。

唐诺发现孙子雷斯从小就有企业家精神,于是鼓励他经营 一个事业,雷斯十岁便开设一家零食摊,直到十二岁时,他已雇用二十几个同学,赚进几千美元大家平分,这故事还因此上过当地报纸头条。

雷斯的家人也发现他擅长分析,对数字感兴趣,便鼓励他 多花时间研读数学与社会科学。雷斯天生音感差,父母对他学音乐总是顺其自然,因为他 们信奉一句古老谚语:「千万别教猪唱歌,那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让猪心情不好。

加水,不只用于家庭,在职场上也须要推广加水运动,有 位跨国的CEO肯恩,他将「加水」视为提升员工正面情绪的「秘密武器」,他经常到各国分公司探视,目地不是突击检查,而是为他们打气。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很多人在你背后夸你喔!」

加水是个小动作,却能让水桶永远有水,反之如果是将水倒出,也就会让水桶空掉。就看你要做为人加水的人,还是倒水的人。

~~~~~~~~~~~~~~~~~~~~~

这是篇有意思的文章,它提醒我们两个重点: 人心如水桶,要“不断地为自己与他人加水”,有些人只顾为别人加水,在心力交瘁时,让自己枯萎了,他忘记自己的心灵并非取之不尽的泉源,也需要呵护、增添资粮!

另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专长: 千万别教猪唱歌,那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让猪心情不好。相衡于目前正热切讨论的“母语”问题,是否孩子们没意愿就放弃了呢?不勉强是一个前提,因为硬逼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一离开考场或学校就弃如蔽屣;但应该坚持不懈的营造母语环境、让接触母语成为轻松、有趣、美好的经验,即使说不好、考不好,却很喜欢接近与欣赏,那就成功一半了!

教猪唱歌会两面不讨好,是因为对于唱功有要求,如果荒腔走板都没关系,自己唱的开心、喜欢唱就好,那相信教猪唱歌是件愉快的事!

至于能掌握语文的,就要有更普及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千万不能因噎废食,把水平拉下来,以适应多数人,这就可惜了!

2010年5月20日星期四

向母爱致敬

在不久前一个现场直播节目中见证了“母爱”的伟大 -- 当因为走不过丧夫之痛,看不到未来的孀妇说出准备放弃唯一的孩子时,很多过来人忍不住拨通了电话,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那几乎都是基于一份对孩子的爱与责任,让未亡人在伤痛之际熬了过来!

一个女人当了母亲可以变得坚强、勇敢、温柔、忍耐、万能、牺牲和奉献…,“母爱”这两个字可以套在任一格言里而不突兀,与您分享作者的创意:

~~~~~~~~~~~~~~~~~~~~~

杜撰母爱格言

作者:吉也 

埃斯库罗斯式:假如没有母亲的帮助,没有人能平安无事度过一生。

阿基米德式:给母爱一个支点,她可以撬动地球,甚至是整个宇宙。

牛顿式: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母亲的肩上。

卢梭式:我深信只有热爱自己母亲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培根式:母爱就是力量。

莎士比亚式: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母爱叫做别的名称,她还是照样伟岸。

雪莱式: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而现在的你属于你的母亲。

雨果式: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母亲伟大无私的胸怀。

佛兰克林式:母爱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

拿破仑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爱自己母亲的人,就不是一个好人。

林肯式:不要问你的母亲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母亲做些什么。

爱因斯坦式:E=mc2,E代表物体静止时所含的能量,m表mother(母亲),c 代表光速。

泰戈尔式: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也要错过群星,但请千万记得不要错过母亲的爱。

托尔斯泰式: 母亲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惠特曼式:对母亲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梭罗式: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但请不要忘了参考母亲的意见。

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婚姻如渡大海

林语堂的婚姻观

作者:张林

林语堂性格乐观,一生提倡幽默文章,有「幽默大师」之称,对于婚姻、夫妻相处,也有他开放、幽默的观念: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城内,婚前曾有两位恋人,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 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一九一九年一月九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 「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两人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 心。

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取得比 较文学硕士,后来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再到德国,先后在耶那大学、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获得博士学位。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他认为夫妇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所以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 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

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两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林语堂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金玉良缘」秘诀

一九六九年一月九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 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而自己却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共造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

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

这是一段诚意相守的婚姻,幽默大师从来不讳言最爱另有其人,但对于发妻他充满了感激,在上述结婚五十周年的庆祝会上,林语堂将一枚刻上「金玉缘」的胸针送给妻子,他说:「翠凤有骨气,『没有钱不要紧』并不是空谈,他们再穷,翠凤宁愿吃苦,也无论如何不肯向娘家要钱。

我不肯受羁束,翠凤则是正正经 经、规规矩矩,她为我付出许多牺牲,我们是结了婚之后,才开始相爱的。

他谢谢发妻:「我就像个轻气球,要不是凤拉住,我不知道要飘到那里去!」而他们的女儿林太乙则在《林语堂传》里,形容母亲是个海葵,牢牢吸住父亲这块岩石,这块岩石就是她母亲的生命。

而大师愿意被吸附,应该是他体会了这道理:「婚姻生活,如渡大海,风波是一定有的。女人的美,不在脸上,是在心灵上。等到你失败了,而她还鼓励你;你遭诬陷了,而她还相信你,那时,她是真正美的。

而男人的魅力不也如斯,和大海中人共勉!

2010年5月18日星期二

争夺与联盟

当两个女人要争夺一个男人的爱时,纠葛就此发生,而夹在其中的男士也常常痛苦万分,两面不是人;但如果换个角度,两个女人有了共同点: 希望给予一个男人自己的爱,愿意联盟给他带来最大的幸福、尽可能减少他的烦恼时,那想必天下就太平了!

让我们看看这段“婆媳Q&A”

~~~~~~~~~~~~~~~~~~~~~

【婆媳Q&A】婆婆把我当仇人

作者:吴娟瑜

Q:我和婆婆住在一起多年,都没有发生正面冲突,因 为,我忍下来了。直到有一天,她连续在三个星期进了三次医院,让我对她 彻底失望了。

那段日子,她总抱怨呼吸因难、胸口痛,看了家庭医生, 医生说没事,有一天,当我和先生一起吃午餐时,接到婆婆来电,说她呼吸困难,要我们马上赶回家送她去医院。我们将她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在病房外告诉我们说: 「你们的母亲没有任何病痛,她是『心病』,『心病』也是一种病,是要治疗的。

听了之后,不以为然的我们,认为她是在闹小情绪,继续忙碌的生活,怎么知道,接下来婆婆又在医院进进出出……,还对我先生哭诉说,是我「故意」不处理她的出院手续,我先生也没问事情的由来,就责问我,让我伤心欲绝。

妳知道,婆婆曾对我说过那些毕生难忘的话吗?

1.你工作那么迟回家,和做「鸡」没什么两样!

2.你以后最好不要生孩子,生出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3.整天吃饭,连一颗蛋也生不出!

4.如果我儿子在外面找小老婆,我绝对不会反对!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婆婆要选择当一个不开心、不开明的 老人家,总认为我把她儿子抢走,把我当仇人?

A:接近三十的现代媳妇:妳好!

按照妳信中所说,我觉得妳已经做得够好了。

1.假日陪婆婆聊天吃饭,恭敬待她。

2.婆婆生病住院时,开车接送,又在医院陪伴。

3.婆婆若说话尖酸刻薄,妳都能以笑带过,避免争执。

不料,妳婆婆却不领情,仍不断「装病」,还对妳恶言恶语。一方面,我建议妳和先生朝「老人身心科」的方向去照料 她,有不少的老人家,因为体能衰弱,社交生活减少,加上脑部细胞退化,变得疑神疑鬼,或忘东忘西的,这种情况,是可以向精神科或身心科医师请教的。

另一方面,要建议妳学习跳脱婆婆的控制。这不是说要妳完全不管婆婆,而是说,婆婆可能教育程度不高,朋友圈也不广,生活重心全在儿子身上,儿子又百依百顺,婆婆自然会仗势欺人,变得颐指气使。

当然,也不是说要妳先生不去孝顺他的妈妈,主要是学习去抓到一个和婆婆相处的平衡点。

1.不再随传随到。

2.不见得是要两人同时出现。

小娃娃通常用「哭声」来控制父母的出现。只要一哭,父母立刻来拥抱他,妳的婆婆此刻也像个小娃 娃,她正在用哭泣、抱怨、责备、装病……在控制妳们全家的生活、情绪、感情……

再不停止这个模式,就会如同很多家庭,变成夫妻反目、子女背弃、身心受困……所以,妳要跳脱婆婆的掌控,先掌握那两项原则,同时和先生沟通:

1.感谢妈妈生下你来做我的先生,但是,目前我很痛苦,无法忍受她的对待,建议有时候,你一个人陪她,等你回来,我再陪伴你。

2.照顾老人家是一条漫长的路,希望我们要各自安排休息、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把我们自己也照顾好。

总之,我要为做媳妇的妳打八十五分,已经相当不错了。想当年我三十岁做媳妇时,也没有妳做得好(又是陪伴、又是忍耐),所以,不必再苛责自己,重新去找回自己可以放松的空间,当妳在自己的生命添加了绚丽的色彩,再回头看妳的婆婆,妳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加油!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关心的力量

学者李家同曾经受邀到狮城演讲,他是台湾社会良心的指标人物: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关心基层教育。他不仅常去监狱替受刑人服务,也是新竹德兰中心的义工,替修女收容的孩子们补习数学和英文。

他的人文关怀作品感人肺腑,之前曾经分享的“癌症细胞”和“车票”都有很多人喜爱,而这篇则叙说一个老师对学生持续关心的不可思议力量,即使孩子表面再怎样令父母和师长伤心,我们都不要放弃!

~~~~~~~~~~~~~~~~~~~~~ 

面包大师傅

作者:李家同

我一直很喜欢好吃的面包,清大门口有好几家面包店,我每家都去过,哪一家有哪一种好吃的面包,我都知道。

最近几个月来,有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送的人是一位年轻人,我住的公寓管理员问他是谁,他不肯说,他说他的老板是李老师的忠实读者,风闻李老师喜欢吃面包,所以就送来了。

这 些面包果真高级,就以法国面包为例,送来的法国面包非常地软,可是皮都是棕色的,看上去好看,吃起来好香好软,还有一种大型像蛋糕的面包,也是相当地软, 口感奇佳,这种超软面包,有一层棕色的面包皮,上面撒满了糖粉,可以切成一片一片来吃,里面的葡萄干散布得非常均匀。切成厚片,或是薄片,都一样好吃,我 在全台湾各个面包店去找,都没有找到这种面包。

有一天,我开车回家,看到那一位年轻人。正要骑机车离开,我偷偷地尾随其后,好在他走的路没 有什么车子,我居然一路上都盯住了他,也找到了那家面包店。

我停了车,走出车子,迎面就是扑鼻而来的法国面包的香味,当时是下午五点半,也 是通常法国面包出炉的时候。我进了店,正好看到一位大师傅拿了一大盘才烤好的面包出来上架。我猜他是大师傅,因为他身穿白衣,头上还戴着一顶烘焙厨师专门戴的帽子,年纪很轻。

厨房门又打开了,这回送出来的,是法国面包,我看到有人将这些新烤好的面包,小心地包装进一家印有某某大饭店的纸袋 里,显然这些是要送到那家大饭店去的。果真,店门口有一辆来自那家大饭店的车子,正在等着接收这批面包。

法国面包运走了,大师傅忽然注意到我。他问我是不是李老师,我说是的,他说老板关照,如果李老师来,就要接受特别照顾。他开了一扇门,叫我进去坐,我发现这间房间布置得好舒服,各种布娃娃散在各地,中间有一张小圆桌,桌子上铺了印有碎花的桌布,也有一瓶花,这位大师傅顺手将花拿开,叫我等一下。我坐在小圆桌旁边,看到外面一棵树的影子,正 好斜斜地洒在窗子上,这扇窗是有格子的那一种,窗帘是瑞士白纱,看来这家店的老板很有品味。

大师傅拿了一个银盘子进来了,原来他准备了一套下午茶来招待我。茶是约克夏红茶,点心不是面包,就是饼干。茶壶、杯子和盘子都是欧洲来的瓷器,我真想拿起来看看是什么牌子的。大师傅陪我一起享受,因为这些食物才出炉,吃起来当然是满口留香,但是大师傅说,还有更精采的在后面。

精采的是什么呢?是一种烤过的薄饼,卷起来的,里面有馅,我一 口咬下去,发现薄饼里有馅的汁进去了,馅已经很好吃,因为馅汁进入了薄饼里,饼本身也好吃得不得了,我问大师傅,这个馅究竟是什么?他忽然卖起关子来,他说这是要保密的。可是他透露一件事,他几乎每天都换馅,我虽然笨,也懂了,他用蔬菜和碎肉做馅,然后再放一些酱进去,我猜这些蔬菜,都是切得碎碎的,而且一定要有汁。他还告诉我一件事,他这一种饼是用炭烤的。他说不用炭烤,决不会如此之香,烤的时间不能太长,以防太多馅汁浸入薄饼,这样饼就太软了。

当我在又吃又喝的时候,我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原来大批食客也在享受每天出炉一次的烤卷饼。大师傅告诉他们,每天只出炉一次,现烤现卖,也不准外带,因为这种饼冷了就不好吃了,每人只能买两块,但是老板免费招待咖啡或红茶,我都不敢问价钱,我想凡是免费招待茶或咖啡的食物,一定不会便宜。我看了一下这些食客, 都是新竹科学园区工程师样子的人,有一位还告诉别人,他吃了以后要赶回去加班,这些食客也很合作,吃了以后自动将店里恢复得干干净净。

我对这家店的老板感到十分好奇,就问大师傅能不能见到他,大师傅说他一定肯,叫我在一张沙发上休息一下,他去找老板来。

老板还没有来,却来了一个小伙子,他拿了一个大大的信封进来,说老板要我看一下。我拆开信封,里面全是算数的考卷,考的全是心算的题目,比方说,15×19,答案就写在后面,学 生不可以经过一般的乘法过程,而必须经由心算,直接算出答案出来。

我想起来了,十年前,我教过一个国小的学生,每一次教完了,他就要做心算习题,一开始他不太厉害,后来越来越厉害,数学成绩也一直保持在九十五分左右,可惜得很,他小学毕业以后,就离开了新竹,我再也教不到他了。他家境十分不好,我也陆陆续续地听到他不用功念书的消息。我虽然心急如焚,但鞭长莫及,毫无办法。我曾经去看过他一次,还请他到一家饭馆去饱餐一顿,那时他国一下学 期。我劝他好好念书,至少不可以抽烟,不可以打架,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嚼槟榔。他都点点头,说实话,我只记得他当时叛逆得很厉害,一副对我不理不睬的模 样。

这个孩子后来没有升学,我听到消息以后,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他,第一劝他无论如何不要去KTV做事,第二劝他一定要学一种技术,这样将来才能在社会立足。我虽然写了好几封信给他,他却都没回。

就在我回忆往事的时候,老板走进来了,原来大师傅就是老板,也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 他说他进入国中以后,因为家境非常不好,不仅没有钱补习,有时连学杂费和营养午餐费用都交不起,他知道他绝对考不上公立中学,也绝对念不起私立高中,只好放弃升学了。他很坦白地告诉我,他是很想念书的,但是家境不好,使他无法安心念书,有一次他跑进清华大学去玩,看见那些大学生,心里好生羡慕,回家居然在 梦中梦见自己成了大学生,醒来大哭一场。

因为家境不好,后来又不想念书,他的确有一阵子很自暴自弃,还好他的导师一直很关心他,他才没有变 得太坏。但是国三的时候,眼见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高中,他却丝毫不管。表面上他假装满不在乎,心里却沮丧得厉害。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我的 信,他以为我会责备他放弃升学的,没有想到我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我只是鼓励他要有一技之长,他想起我曾带他去一家饭馆吃饭,吃完以后在架子上买了一大批面包送他,他到现在还记得那批面包有多好吃。

国中还没有毕业,他就跑去那家餐厅找工作。也是运气好,他一下子就找到工作了,从此以后,除了当兵的几年以外,他就一心一意地学做面包,两年前,他自己创业,开了这家面包店。

他说他常常参加旅行团去国外旅游,除了游山玩水以外,他也 注意外国人做面包的技巧。他在俄国发现了俄国人大而圆的面包实在好吃,也好看,可是不知向谁拜师。后来他灵机一动到哈尔滨去拜师,那里很多面包店专门卖那 些又大又圆的俄国面包,那位大师傅知道他是远从台湾来的,决定倾囊以授,所以他学会了做俄国面包,前几天有几位俄国工程师来他的店,比手划脚地赞美他的手艺。他在哈尔滨也学会了不少俄国菜,他说他过一阵子会请我吃他做的真正的罗宋汤。

至于烤卷饼,是他在土耳其学来的,在土耳其,这是街上小店 里供应的小吃,有钱人并不会对这种饼有什么兴趣,认为这种食味不登大雅之堂。他回来以后试做,发现中式的馅最适合国人的口味。有一次他用雪里红和碎肉放在 饼上烤,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他告诉我他今天的晚餐是法国面包夹雪里红肉丝,这也是他自己发明的,他带我去他的厨房看他烧的汤,羊腿洋葱汤,我当场弄了一碗喝掉,他说这是在新疆学来的,我从来没有想到羊腿汤如此好喝,一点骚味都没有。

我的学生虽然从来没有回过我的信,却始终对我未能忘情,他之所以不回信,是因为当时正好是青少年叛逆期。有一天他向他太太提起我,他太太建议他经常送面包去给我。他也一直有一种预感,总有一天, 我们两人会见面的。

对我而言,这简直是恍如隔世了,自从他毕业以后,我就和他失去了联络。我当然一直记挂他,怕他因为没有念好书而三餐不 继。没有想到他现在生活得如此之好。我当年劝他要学得一技随身,他现在岂止一技随身,他应该是绝技随身了。

在我要离开以前,我又考了他几题心算的题目,他都答对了。他送我上车的时候,问我:“李老师,你有好多博士学生,我可只有国中毕业,你肯不肯承认我也是你的学生呢?”我告诉他,他当然是我的学生,而且将永远是我的得意高徒,我只担心他不把我当老师,毕竟我只是他的家教老师而已。

他知道我将他看成我的学生,露出一脸灿烂的笑 容。这个笑容带给了我无比的温暖。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教了他两件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当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一位母亲哭诉赫然发现孩子是同性恋时的震撼与混乱,她甚至不想活了,当情绪冷静,慢慢厘清一条未来的路时,她不好意思的说:可是,我一气之下已经把他赶出家门了…。

的确,对寄以厚望的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多父母亲都无法接受,但意气用事绝非良策,让我们看看这方面和新加坡国情相近的台湾亲职教育讲师有什么建议:

~~~~~~~~~~~~~~~~~~~~~ 

当孩子是同性恋…… 

作者:汪咏黛  

如果孩子与我们期待中的不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大人到底可以接受他或她到何种程度?譬如,让很多父母视为禁忌的性别倾向问题。

一位女性朋友前两天以「悲恸欲绝」的口吻对我吐露心事:「我最近才知道三十岁的女儿居然是同性恋,我和她爸爸简直要崩溃了!」

巧的是,一位社经地位很高的男士,日前跟我聊起儿女经时,也斩钉截铁的表示:「我对儿子以后念到怎样的学位、想从事哪种职业,统统没意见,只要别是同性恋就好!」

两位朋友对同性恋的观感如何,不言而喻,不禁让我思考起一个问题:我们总是说要爱孩子「原来的样子」,大人也彼此鼓励要「做自己」,但许多平日看来开明、理性,且学经历都不错的家长,不论是因为宗教信仰或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只要一遇到性别问题,态度立刻丕变。

就像一位朋友的弟弟,因为父母无法接受他是同性恋的事实,被迫远走他乡,十几年无法回家。虽然彼此思念着,但因为爸妈视此事为家族的奇耻大辱,始终不愿改变观念,认同这个性向和他们不一样的独子,亲子双方只有继续痛苦下去。

家有同性恋的孩子,我们该如何面对并接受他?最近去看了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为巴比祈祷」,非常感人,是一部适合全家一起观赏、讨论的片子。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看到身为虔诚基督徒的母亲,要接受一个同性恋儿子是多么艰难的挑战;然而,一旦大人愿意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愿意尊重他选择性向的自由,愿意改变僵固的观念时,就是一种对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 

巴比生长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拥有全家人的爱与期待,但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恋后,一切美好关系从此改变。巴比的母亲玛丽葛瑞斯认为同性恋是可以被治好的,她也深信同性恋是绝不被上帝所容许;于是想尽办法要治好巴比的「病」。身陷教会、家庭及同侪压力下的巴比,最后选择用死亡作为抗议,结束他二十岁的生命。

当巴比死后,母亲看了他的日记,才终于了解儿子当初想传达给她的心情,虽然懊悔与泪水再也唤不回逝去的生命,但玛丽在一位开明牧师的协助下,开始接触与她类似的家庭,并接受不同的观念,进而挺身而出,带着全家投入同志运动,为许多家庭与同志青少年发声。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剧,而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延续,始终是虔诚教徒的玛丽葛瑞斯,也因此成为美国有名的人权斗士。

台湾是个开放的社会,但尚未开放到让同性恋者都敢大方宣布「出柜」;不过,我相信只要有更多一点的尊重、包容与爱,就会有更多的父母愿意接受「不一样」性别倾向的孩子,而不会把他们像巴比一样逼向生命的死角。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协助青少年戒烟

在公共场所看见青少年抽烟的比例越来越高了,而且烟客的年龄越来越小,实在令人忧心!

老一辈有言“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但在青少年的身上,却看不到那种施然的喜悦,他们脸上的共同点是愤怒和无奈,他们并不快乐!

该怎样帮助孩子戒烟呢?下文是专业医师全方位的建议值得参考:

~~~~~~~~~~~~~~~~~~~~~ 

如何协助青少年戒烟?

作者:李佳容

想要协助青少年戒烟,就得先了解青少年的特性,以及促使他们吸烟的因素。

从心理层面来看,青少年吸烟可能有以下特性:爱冒险, 喜好新奇,不愿遵守社会规范;冲动控制不佳,自我价值感低,缺乏安全感,易受外来评价及同侪影响;生活压力大,处理情绪则较为压抑。因此,青少年可能藉由抽烟找到自信或同侪认同,或是藉由吸烟来纾压;但也有基于好奇或觉得很酷之类的理由而吸烟。

从社会层面来看,同侪压力往往是影响青少年决定抽烟最大的理由;而父母有无抽烟及是否有监督青少年行为,是否有严格的家庭规范,都是影响青少年抽烟行为的相关因子。

所以,要协助青少年戒烟,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与讯息的提供:青少年身体状况大都不错,致使烟品对身体的危害,没有立即性的感受,对教条式的说教并没有很大兴趣。此时可采用生动的方式如影音光碟,实际香烟危害健康的例子提供给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型态做出选择。

二、认知行为咨商:与青少年讨论戒烟过程中的困难,并且协助他们找到解决方式。跟他们讨论如何应付同侪的引诱和批评。

三、增加自我效能:藉由自我效能的提高,提升自信,来协助青少年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建立另种抒解情绪的管道。

四、促进动机:给予戒烟者加强动机的讯息,或是与青少年所关心的议题做连结,较能发生影响。

五、强调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意志力

六、鼓励参加团体戒烟:藉由团体中的同侪影响支持,团体戒烟的方式对青少年有较大的帮助。

七、药物治疗:目前适用于青少年的药物疗法,仅有尼古丁替代疗法。

青少年适逢青春期的身心转变,因此帮助他们戒烟的方法也与成人不尽相同。唯有多一分耐心,和多一点爱心才能引导他们远离烟品的毒害,帮助他们成功戒烟。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接受与导正挫折

随着少子化的时代来临,很多孩子在家庭里尽得六位长辈的宠爱,简直为所欲为,只要心想就事成,因此受不了挫折,将来离开家庭,肯定会在学校和社会吃到苦头,甚或一折就断了!

挫折复原力要从小便训练起,让我们看这位“阿嬷”怎样调教完美主义的孙子:

~~~~~~~~~~~~~~~~~~~~~

美妙的挫折复原力

作者:吴娟瑜

皮弟从小追求完美,如果积木玩具少了一个「零件」(例 如:圆形的车轮、可爱的小玩偶),他可以哭到喧天价响,拿别的来换也不可以。他最近学哥哥在枕头前方摆满宝贝礼物,有一回,清晨醒来听到他大哭,原来A、B、C、D……的塑胶字形被弄倒了。当我好意帮他摆正,他仍是不满意,原来他要的是,第一 个摆A、第二个摆B、第三个摆C……,天哪!那有这样高标准要求的小朋友,我一时真是被他打败了。

我从皮弟周遭的人,去寻找「完美主义者」的痕迹,哈 ──找到了,就是皮爷!皮爷是出版社负责人,也是总编辑,只要他经手的出版 品,绝对是封面精美高雅、内容编排精准完善,近日还得金鼎奖座呢!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在工作上来发挥,当然是尽善尽美,然而这种要求若是对「人」,那可是要吃尽苦头啊!我就是看到皮爷对自己、对他人(哈!当然包括我了), 曾经因为要求高,反而相处起来容易起争执。如今,到了第三代,我们家还要再出现另一位完美主义者 吗?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可以修正吗?

就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终于出现曙光了。

有一天,我在书中看到「挫折复原力」这五个字,我想, 这就是皮弟目前最需要的能力,也是能克服「完美主义」的最佳指南。

「完美主义者」通常不能接受一点儿缺陷,稍一不顺心如 意,挫折感顿生,结果不是自责伤心就是怪罪他人,弄得问题一箩筐。而「挫折复原力」是指人生难免碰到挫折,当挫折来临 时,不但要学会接受挫折,还能导正挫折。

既然知道「完美主义者」可以靠后天教养方式来修正,那 趁皮弟年纪还小,赶快导正为妙。

一、接受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皮弟一出生就挫折感连连,因为他的哥哥皮皮,不论身 材、反应、声音都比他强, 这要让他如何克服自己是弱势的感觉呢?又,玩具不见了、卡通不能看、一定要洗澡……处处都有不同的意见,他又要如何适应呢?

像这种过程,我习惯用一些简单字句分享,例如:「弹性应变」、「你是责任者」、「想办法就有办法」,或是「来点创意吧!」,这时,没有责怪、没有怒骂,只是定心丸式的增强信念,让他久而久之,真 的碰到挫折时,学到更有弹性、更有责任、更会另觅方法去解决。

二、导正挫折需要学会修正
这个部分可以从「学会修正」来克服「完美主义者」的魔箍。例如,皮弟在要求我和他玩赛车游戏时,如果我没按照他的游戏规则,他会立刻发脾气。后来,我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说:「好!剪刀、石头、 布,如果你赢了,我就按照你的方法赛车,如果我赢了,那就轮一次我的方法。」

当他学到人生也可以透过讨论,聆听、妥协、共赢等方式来进行时,我看到他的「挫折复原力」愈来愈强,不再口出恶言,或愁眉不展了。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停止抱怨

一个德士司机,你可以坐在车里埋怨马路塞车、行人乱过街道、路霸没水准、顾客挑剔、自己载不到客人或吃饭不定时等等,满肚子牢骚,但你也可以像下文般敬业乐业!

在生命中我们常羡慕别人的与生具来资质和福气,抱怨自己欠缺的背景与条件,但不明白奇迹得靠自己创造,凡事转一个弯,你就能看到上苍的美意!

~~~~~~~~~~~~~~~~~~~~~

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转向的能力

在美国某个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车要到某个目的地。这位乘客上了车,发现这辆车不只是外观光鲜亮丽而已,这位司机先生服装整齐,车内的布置亦十分典雅,这位乘客相信这应该是段很舒服的行程。

车子一启动,司机很热心的问车内的温度是否适合?又问他要不要听音乐或者收音机?这位司机告诉他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音乐频道, 就在车内,这位乘客选择了爵士音乐,浪漫的爵士风不禁让人为之放松。

司机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告诉乘客,车上有早报及当期的杂志,前面是一个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乐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热咖啡,保温瓶内有热咖啡。

这些特殊的服务,让这位工薪阶级大吃一惊,他不禁望了一下这位司机,司机先生愉悦的表情就像车窗外和煦的阳光。

一会,司机先生对乘客说:「前面路段可能会塞车,这个时候高速公路反而不会塞车,我们走高速公路好吗?」在乘客同意后,这位司机又体贴的说:「我是一个无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么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风景,那我就会静静的开车,不打扰您了。」

从一上车到此刻,这位常搭出租车的乘客就充满了惊奇,他也不禁问这位前方的驾驶:「你是从什么时候开端这种服务方式的?」这位专业的司机说:「从我觉醒的那一刻开端。」

司机继续说道那段觉醒的过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经常抱怨任务辛苦,人生没有意义,但在不经意里,他听到广播节目里正在谈一些人生的态度,大意是你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发生的都会让你觉得倒楣;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觉得是个幸运的一天,那么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贵人。

所以我相信,人要快乐,就要停止抱怨,要让自己改变。

就从那一刻开端,我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第一步我把车子内内外外整理干净,再来装一支专线电话,印几盒高档的名片,我下定决心,要善待每一位乘客。

目的地到了,司机下了车,绕到后面帮乘客开车门,并递上刚刚说过的名片,说声:「希望下次有机会再为你服务。」

结果,这位出租车司机的生意没有受到不景气的影响,他很少会空车在这个城市里兜转,他的客人总是会事先预定好他的车,他的改变,不只是创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从任务中得到自尊。

记得有一次搭朋友的车到某基金会谈公务,途中他忽然将车停在路边,然后跟我说前面不远处有一家蚵仔面线很有名,我们一起去吃。

坐下来才吃没多久,发现到友人的车子被拖吊车拖吊着,拖吊车因为停红灯而刚好停在我们不远的前面。我下意识的赶紧站了起来想追出去,这才发现到身边的友人竟然无动于衷的继续吃着他的面线。

他当然不是没看到车子被拖吊,他对我说:「还是坐下来吃面线吧,反正车子都被吊了,跑出去也无济于事,不要连 吃碗面线的幸福也被放弃了。

前面有阴影,你看到的是晦暗,还是背后一直跟着的阳光?
外面吹着风,你是无奈的拨弄乱发,还是将风筝放上高高的蓝天?
天空下着雨,你是抱怨地上的泥泞,还是等待雨后的七颜色虹?
漆黑的夜里,你是缩在屋中一角,还是走出屋外仰望星星?
一个人的时候,你是觉得孤单寂寞,还是找到心灵的宁静角落?
你要当一个乐观的心灵富翁,还是沮丧的心灵叫化子?

朋友,观念与看法,真的很重要,想想看你够乐观吗 ?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割舍的智慧

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别人领养,有时侯是因为恐惧,像电影"不存在的女儿" (Memory Keeper's Daughter)里,爸爸害怕悲剧重演,爱妻会经历母亲和自己当年妹妹童年早逝的巨恸,而把一出生就发现同样是唐氏症的双胞胎女儿送走,並告诉妻子女儿夭折了,过后因为保守这样的秘密与自责而把自己锁进摄影镜头的后面,感受不到爱的妻子和他渐行渐远,最后离婚收场,但女儿其实是健康的,并没有像妹妹般有心脏病!

然而,有时侯割舍是一种智慧、是为了孩子更美好的将来!当然,其间分离的伤痛还是无可避免的!这个月的主妇团体恰巧在母亲节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妈妈的爱心。

时间:5月11日星期二下午2:30~4:30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5-03
免费参加,但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

车票

作者:李家同

我从小就怕过母亲节,因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亲遗弃了。

每到母亲节,我就会感到不自然,因为母亲节前后,电视节目,全是歌颂母亲的歌,电台更是如此;即使是个饼干广告,也都是母亲节的歌。 对我而言,每一首这种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我生下一个多月,就被人在新竹火车站发现了。 车站附近的警察们慌作一团地替我喂奶,这些大男生找到一位会喂奶的妇人,要不是她,我恐早已哭出病来了。等我吃饱了,安详睡去,这些警察伯伯轻手轻脚地将我送到了新竹县宝山乡的德兰中心,让那些成天笑嘻嘻的天主教修女伤脑筋。

我没有见过我的母亲。小时候只知道修女们带我长大。晚上,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都要念书,我无事可做,只好缠着修女。她们进圣堂念晚课,我跟着进去,有时钻进了祭台下面玩耍,有时对着在祈祷的修女做鬼脸,更常常靠着修女睡着了。好心的修女会不等晚课念完,就先将我抱上楼去睡觉。

我们虽然都是家遭变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数都仍有家,过年、过节叔叔伯伯甚至兄长会来接,只有我,连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也就因为如此,修女们对我们这些真正无家可归的孩子特别好,总不准其他孩子欺负我们。我从小功课不错,修女们更是找了一大批义工来当我的家教。

屈指算来,当过我的家教的人真是不少。她们都是大学的研究生和教授。教我理化的老师,当年是博士班学生,现在已是副教授了;教我英文的,根本就是位正教授,难怪我从小英文就很好了。

修女们也逼着我学琴,小学四年级,我已担任圣堂的电风琴手,弥撒时,由我负责弹琴。由于我在教会里所受的熏陶,我的口齿比较清晰。在学校里,我常常参加演讲比赛,有一次还担任毕业生致答词的代表。可是我从来不愿在庆祝母亲节的节目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我虽然喜欢弹琴,可是永远有一个禁忌,我不弹母亲节的歌。我想除非有人强迫我弹,否则我绝不会自己去弹的。我有时也会想,我的母亲究竟是谁?看了小说之后,我猜想自己是个私生子。爸爸始乱终弃,年轻的妈妈只好将我遗弃 了。

大概因为我天资不错,再加上那些热心家教的义务帮忙,我顺利地考上了新竹省中,大学联招也考上成功大学土木系。

在大学的时候,我靠工读完成了学业。带我长大的孙修女有时会来看我,我的那些大老粗型的男同学,一看到她,马上变得文雅得不得了。很多同学知道我的身世以后,都安慰我,说我是由修女们带大的,怪不得我的气质很好。毕业那天,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来,我的唯一亲人是孙修女。我们的系主任还特别和她照相。

服役期间,我回德兰中心玩,这次孙修女忽然要和我谈一件严肃的事,她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请我看看信封里的内容。信封里有两张车票。孙修女告诉我,当警察送我来的时候,我的衣服里塞了这两张车票,显然是我的母亲用这些车票从她住的地方到新竹车站的。一张公车票从南部的一个地方到屏东市;另一张火车票是从屏东到新竹,这是一张慢车票,我立刻明白我的母亲不是有钱人。

孙修女告诉我,她们通常并不喜欢去找出弃婴的过去身世。因此她们一直保留了这两张车票,等我长大了再说。她们观察我很久,最后的结论是我很理智,应该有能力处理这件事了。她们曾经去过这个小城,发现小城人极少。如果我真要找出我的亲人,应该不是难事。

我一直想和我的父母见一次面,可是现在拿了这两张车票,却犹豫不决了。我现在活得好好的,有大学文凭,也有一位快要谈论终身大事的女朋友,为什么我要走回过去,去寻找一个完全陌生的过去?何况十有八九,找到的是不愉快的事实。

孙修女却仍鼓励我去。她认为我已有光明的前途,没有理由让我的身世之谜永远成为心头的阴影。她一直劝我要有最坏的打算,即使发现的事实不愉快,应不至于动摇我对自己前途的信心。

我终于去了。

这个我过去从未听过的小城,是个山城,从屏东市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车,才能到达。虽是南部,因为是冬天,总有点山上特有的凉意。小城的确小,只有一条马路、一两家杂货店、一家派出所、一家镇公所、一所国民小学、一所国民中学,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在派出所和镇公所来来回回地跑,终于让我找到一些与我似乎有关的资料:首先是一个小男孩的出生资料,其次是这个小男孩的家人来申报遗失的资料,遗失的日期就在我被遗弃的第二天,出生则在一个多月以前。据修女们的记录, 我在新竹火车站给人发现时,只有一个多月大。看来我找到我的出生资料了。

问题是: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父亲六年前去世,母亲几个月以前去世。我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早已离开小城,不知何处去了。

毕竟这个小城,谁都认识谁。派出所的一位老警员告诉我,我的母亲一直在那所国中里做工友,他马上带我去看国中的校长。校长是位女士,非常热诚地欢迎我。她说的确我的母亲一辈子在这里做校工,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我的父亲非常懒,别的男人都去城里找工作,只有他不肯走,在小城做些零工。小城根本没有什么零工可做,因此他一辈子靠我母亲做校工过活。因为不做事,心情也就不好,只好借酒浇愁,喝醉了,有时打我母亲,有时打我哥哥。事后他虽然有些后悔,但积重难返,母亲和哥哥被闹了一辈子。哥哥在念国中二年级的时候,索性离家出走,从此没有回来。

校长问了我很多事,我一一据实以告。当她知道我在北部的孤儿院长大以后,她忽然激动了起来,在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大信封。这个大信封是我母亲去世以后,在她枕边发现的,校长认为里面的东西一定有意义,决定留下来,等她的亲人来领。

我以颤抖的手,打开了这个信封,发现里面全是车票一套一套从这个南部小城到新竹县宝山乡的来回车票,全部都保存得好好的。

校长告诉我,每半年我母亲会到北部去看一位亲戚。大家都不知道这位亲戚是谁,只感到她回来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母亲晚年信奉佛教。她最得意的事是说服了一些信佛教的有钱人,凑足了一百万台币,捐给天主教办的孤儿院,捐赠的那一天,她也亲自去了。

我想起来,有一次一辆大型游览车带来了一批从南部到北部来进香的善男信女。他们把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捐给我们德兰中心。修女们感激之余,召集所有的小孩子和他们合影。我正在打篮球,也被抓来,老大不情愿地和大家照了一张相。现在我居然在信封里找到了这张照片。

我请人家认出我的母亲,她和我站得不远。

更使我感动的是我的毕业纪念册,有一页被影印了以后放在信封里,那是我们班上同学戴方帽子的一页,我当然也在其中。

我的母亲虽然遗弃了我,仍然一直来看我,她甚至可能也参加了我大学的毕业典礼。

校长的声音非常平静,她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她遗弃了你,是为了替你找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你如果留在这里,最多只是国中毕业以后去城里做工。我们这里很少人能进高中的。弄得不好,你吃不消你父亲的每天打骂,说不定也会像你哥哥那样离家出走,一去不返。”

校长索性找了其他的老师来,告诉了他们有关我的故事。大家都恭喜我能从国立大学毕业。有一位老师说,他们这里从来没有学生可以考取国立大学的。

我忽然有一个冲动,我问校长校内有没有钢琴。 她说她们的钢琴不是很好的,电风琴却是全新的。

我打开了琴盖,对着窗外的冬日夕阳,我一首一首地弹母亲节的歌,我要让人知道,我虽然在孤儿院长大,可是我不是孤儿。因为我一直有那些好心而又有教养的修女们,像母亲一般地将我抚养长大。我难道不该将她们看作自己的母亲吗?更何况,我的生母一直在关心我,是她的果断和牺牲,使我能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光明的前途。

我的禁忌消失了,我不仅可以弹所有母亲节的歌曲,我还能轻轻地唱,校长和老师们也跟着我唱。琴声传出了校园,山谷里一定充满了我的琴声。在夕阳里,小城的居民一定会问,为什么今天有人要弹母亲节的歌?

对我而言,今天是母亲节,这塞满车票的信封,使我从此以后,再也不怕过母亲节了。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生活的智慧

家庭就像每一个人的避风港,当你在外打拚受了委屈、跌到谷底、满身伤痕时,父母总是张开双臂接纳你,没有批评亦无嘲笑,一心一意的抚慰你脆弱疲惫的身心!

而且实际经验的历练,总能让长辈们充满了生活的智慧,道理简单,但思绪复杂的读书人反而无法体会呢!

和您分享乡下慈母的智慧结晶,也在此预祝天下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

摆正自己的心

作者:张含烟

几年前,在公司频繁的人事争斗中,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就在我徘徊于颓废边缘时,接到了母亲叫我回家小住的电话。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长途巴士上一觉醒来之后,发现行李和钱包竟然全不见了!满心的悲愤似乎找到了出口,下车后,忍不住蹲在路旁放声大哭起来。围观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其中好像有从家乡出来办事的乡亲,这更让我觉得颜面尽失。

在村外那棵大槐树下呆坐了许久之后,夜幕徐徐降临了。我独自凝望着满天星斗,凄凄地怀念起年少时单纯快乐的光阴。就在这时,我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眼望去,只见通往老家村口的马路上,一个瘦弱的身影正踉跄而来。黑影愈来愈近了,就着过路的车灯,我终于看清,正是母亲。

我拭去泪水,奔向母亲,语不成调:「妈……我的行李全丢了。」「丢了好,折财免灾!」一贯节俭的母亲,此刻的语气不亚于百万富翁。

到家后的几日,我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和她一起做饭、话家常,一起去池塘边洗衣。

池塘还是多年前的样子,干净清澈,一望见底。许多小鱼正愉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望着水面,我忽然发起了呆,脱口说:「妈,我要是条鱼儿多好啊。」母亲一愣,说:「鱼儿有什么好,天地这么开阔,它却成天待在这么小的圈子里,多没意思。」

「可它们不会争名夺利,更不会尔虞我诈。」我争辩道。母亲笑了,说:「你错了,鱼类同样有争斗,它们也时常为了一口吃食争得头破血流呢。」

我被母亲夸张的语气逗笑了。 「你别笑,争斗随处有,关键看你怎么面对。有时适度的争斗,还可以激起你的斗志。但如果过度地临来时,再盯着它就会得不偿失了。倒不如另辟一块天地,从头开始。

我从来不敢忽略,我读书不多却有着深厚生活底蕴的母亲的想法,那次亦然。

摆正自己的心,不过度地为失去而痛苦;不过分地为名利而追逐;不丧失向上的志气;不满足于狭小的圈子;面对竞争,努力为自己开拓一块新天地。这就是母亲用极少的言语,告诉我的极睿智的人生哲理。

2010年5月6日星期四

晚餐时间关电视

如何促进家人的关系可以是一门学问,但也可以是很简单的动作:关掉电视!

许多家庭都有类似的状况,好不容易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本来应该是最好的谈话时机,却一个两个舍不得电视节目而离开饭厅,又或者干脆把饭桌摆在电视机前,全家“吃饭配电视”,目光的焦点都在电视机,完全看不到彼此,更别说沟通了!

关掉电视一起吃饭的凝聚力量很大,而且不一定要借助宗教的带领,只要从今天起下定决心关机,也不要害怕刚开始不习惯谈话,面面相觑的尴尬场面,熬过了三两餐情况就会改变了!

下面的例子就是明证:

~~~~~~~~~~~~~~~~~~~~~

关掉电视打开心门

文:潘芸萍

家人之间如何谈心?这绝对是一件必须透过学习才会的事。而在学习前,请先把电视关掉,安静一会儿,然后再将心门打开。

「把电视关掉」是一件连三岁稚儿都会的动作;但是, 「打开心门」却是连八十岁耆老都不一定会的事。

以往,先生是一个十足的「电视迷」,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急忙将电视打开,然后将当天报纸一摊,五官七窍全部都被「媒体」霸占,不论谁要与他说话,不是得提高八度音量,就是落得「千呼万唤不回答」的场,教人气结。

当我一声「开饭」令下,虽会将饥肠辘辘的他唤到桌旁, 但只见他匆匆装了一大碗饭加菜,又「死忠」的回到电视机前面,和着「罐头笑声」一起下饭。

待儿子稍长,也学老爸捧着一大碗饭加菜,眼睛盯着电视囫囵吞下,一家人「不会」也觉得「没必要」交谈。

去年,一家人陆续受洗成为基督徒之后,饭前的谢恩祷告成功地凝聚了众人的心。在没有电视嘈杂声的干扰下,大家安安静静的感恩、谢饭,这是「电视关掉」 后第一项收获。

刚开始,家人间因缺乏交谈的习惯,出现时而过于静默、 时而争抢话锋的现象。但诚如第一段所说,「谈心」并非生而能,是学而能;经由日积月累的学习,我们一家四口不但愈来愈懂得说,而且愈来愈谈到心坎里去。

像是,先生日前因一桩莫须有的医疗官司而烦恼时,全家人一同发挥聆听、安慰、祷告的功效,终让先生安然度过那段艰困的时期;而当我乍听到儿子的自然科考得不理想,正想发脾气时,先生适时提醒我听听儿子的解释,才蓦然惊觉儿子的自然常识已超出课本许多……。

我「打开心门」聆听家人的心声,他们自然也会以「相回应」;所以,当就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听了我因工作不顺利而沮丧时,会拍着我的肩膀说:「妈妈,没关系,失败了再试一次,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听到这样的安慰,真的非常窝心。但请不要只是羡慕,现在就从「关掉电视」开始吧!

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放手享清福

一个人年纪大了,生病了,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很多长者的定义是:老了,没用了,等死而已!“有/没有用”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目标!

当乐龄人士失去原本可以“行使的功能”时,譬如外出工作赚钱、为家人洗衣烧饭、看顾孩子等,他们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害怕成为累赘,被别人嫌弃,这时候旁边的家人要更体贴、更呵护,才能让他们放心,知道“功能”是附加的,最要紧是亲情与依恋,得让老人家明白只要他们把自己照顾好,身体日益恢复,对晚辈就是最好的回馈了,千万别再劳累身心,就放手享清福吧!

~~~~~~~~~~~~~~~~~~~~~

清福难享

作者:赵晓宁

八十多岁的婆婆身体一向健朗,没想到前年突然因为中风而倒了下来。

在持续一年多的复健下,婆婆的健康总算恢复了许多,只是行动虽然恢复了些,语言的功能却大受影响,有时,她叽哩呱啦说了一大串,我却「有听没有懂」,只好发挥我猜谜的本事拼命地猜。幸运的时候,我可以猜个八、九成,运气不好的时候,怎 么猜都猜不着。

我是如此,家中其他的成员也是一样,偏偏婆婆虽然中风,家里的事她依旧事事关心;做菜时,她喜欢去揭开锅盖,看看饭蒸熟了没有;拜拜时,她又喜欢指挥家里的外劳,必须准备那些东西,弄得大家经常为了猜她老人家的意思而费尽心思,她不愉快。

有一次我从外面回来,才进家门就看到她坐在客厅沙发上默默掉眼泪。原来,不久下了场大雨,婆婆看见家里没别人在,就一个人一拐一拐地去外面收衣服。湿衣服原就特别重,她又只有一边手脚比较灵活,整个人因而差点摔了一跤,这个情形正好被刚进家门的老公看到,当场就火冒三丈;他边数落边拿起婆婆手里的衣服往墙外扔,一面还警告他母亲:「下次你再做这么危险的事,我还是会继续往外丢!」

跟婆婆沟通了许久后,我先到墙外把衣服一一拣回晾好,再扶她上床休息,接着去问老公是怎么回事,只见老公余怒未消地说完经过后,气冲冲地补充了一句:「身体都这样了还什么都要管,一点清福都不会享!」

走出房门,我也很感慨:婆婆辛苦了一辈子,时常扬言老了以后要享享清福。然而,真正到了可以享清福的时候,却又很难放手;「享清福」,谈何容易啊!

2010年5月4日星期二

生命中的贵人

幸运餐桌

连续三个多月,丹尼的餐厅营收根本无法与工本打平,在经济不景气前,这间小餐馆也曾有过门外大排长龙的日子。

而今晚,丹尼算了算帐款,他决定;餐厅就开到今天了吧! 他已无力再承担亏损了。

应该是用晚餐的尖峰时间,店里却只坐着一对父子,两人共点了一份套餐,孩子吵闹着,父亲先是不予理会,接着不耐烦的要孩子安静。

此时,有个戴着帽子、脸色阴沉的男子走进店里,丹尼上前招呼,一边心想:或许这就是餐厅最后一个客人了,不如多招待他一些吧! 能做的虽然不多,但这小小的惊喜,或许能带给他人一点快乐。
 
男子点完餐后,丹尼等着对他说:恭喜你!你所坐的位置,正是本日的幸运餐桌!不仅所有餐点免费,还可获得附加的的招待喔!

男子惊讶的看着丹尼:没想到我竟然这么幸运!

丹尼笑着为男子送上招待的甜点,男子也露出笑容。

隔壁桌的孩子看到了,吵着说:爸爸,我也要吃甜点。

父亲却说:没钱啦,吵什么吵!

看到了这一幕,男子对丹尼说:那么,我也将我的好运分一点给其他人吧!

于是,他请丹尼将甜点送到父子桌上,孩子看到甜点,开心的又叫又跳,父亲也露出了笑容,走到男子的桌旁向他道谢。

两人坐下来一聊,才知道男子是间小公司的老板,名叫库尔。库尔问那位父亲是做什么任务的。
只见他沮丧的回答:我原是产销经理,但因公司营运状况不佳,已通知我做到月底...。

听见这样的回答,库尔想了一想,说:嗯...,我的公司正在找寻业务方面的人才,不知你有兴趣试试吗?

这位父亲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当然好啊!

两人便约定了明日到公司面谈的时间。

这天过后,丹尼决定再坚持一阵子,并在每天都选出一张幸运餐桌,招待坐在那张桌子上的客人;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好奇的要来碰碰运气,而丹尼尔餐厅的人气因此越来越旺。

几年过去后,库尔已是丹尼餐厅的老顾客和好友。

有天, 库尔突然问起丹尼:你知道,当我第一次走进餐馆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吗?

丹尼摇摇头,库尔淡淡说着:其实,那天晚上,我走进餐馆,是打算饱餐一顿后,再想办法退出自己生命的。

那天,我的妻子给了我一封信,信中她再也无法忍受我任务忙碌;时常忽略她, 所以决定与另一个男人远走高飞!在那晚,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我是那么爱她,她却感受不到,我对这世界真是灰心到了极点。

库尔抬起头来,对丹尼微笑了一下:但也就在那晚,我坐到了幸运餐桌!

一开端,我内心深觉讽刺,但当我并没想太多,就将幸运分给其他人,并看到他人开心的回应时,我突然深深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于是,我开始重建了自己的人生!

丹尼看着库尔,眼眶盈满了泪水,他深深了解到,真正的幸运,其实是来自于不顾自己缺乏的无私给予,而自己,也正是那众多幸运者之一。

~~~~~~~~~~~~~~~~~~~~~

一个善意往往引来更多的善意,而世界也在良性循环中改变面貌,当发现自己能为别人的生活带来转机,甚至创造珍惜生命的奇迹,存在就有了意义,而能快乐的前行!朋友,您是别人生命中的贵人吗?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有心无距离

探访疗养院时一位老人家不肯吃饭,外籍看护非常有耐心的哄骗,自己也在旁边鼓掌,好不容易吃了一半就不愿意再应酬我们了!

谈话中他透露身体日差,对生命不再眷恋,觉得活着没意思…。其实老人需要的是家人的关心,刚开始他总护卫孩子:女儿远嫁美国,极少回来,只要她幸福就好了;儿子是生意人,工作忙碌,来了也没啥话聊,就别浪费他的时间了,结果过年期间他们举家出游,没来探望,就这样,第一次在疗养院过年的他,自此日渐落寞。

只要有心,距离根本不是问题,取自台湾的下文就是很好的例子,真心希望为人子女能看见父母的需要,在有生之年抚慰老人家的心灵!而长者也能放下莫须有的面子,直下承当自己对亲情与关怀的渴望,主动出击,让孩子懂得怎样爱父母!

~~~~~~~~~~~~~~~~~~~~~

心的距离

作者:赵晓宁

阿呈打电话来的时候,我和儿子正聊得开心。电话中,他听到儿子的笑声,于是问我:「你儿子从美国回来看你了啊?」我回答:「看我是未必啦,回来度假倒是真的。」没想到,他却叹了口气说:「你儿子在的地方,比我儿子在的地方近多了!」 

你的意思是,美国比台北近啰?我开玩笑地回他。他也笑着表示:「是啊,是啊,就是这样。」 

听了这句话,我有些得意,又有些难过;得意的是,儿子跟我确实很亲,难过的是,阿呈是个好人,又只有唯一的一个儿子,这个独生子与父母之间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若以一般标准来说,阿呈的儿子真的很不错。

阿呈的儿子在一家规模很大的私人企业工作,做的是自己拿手而且有兴趣的工作,还常因为表现良好,获得公司奖励。偶尔,工作上有所表现,这个才出社会不久的大男孩也会打电话告诉父亲一声,父子之间,并非没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

可是,儿子在北部工作,一年难得回中部的家一次,理由永远是「忙,没时间」。阿呈说,要看这个家中唯一的宝贝,必须两老专程乘车北上,「请他」出来吃饭,才有机会跟儿子见个面、相处一下。反之,我儿子虽然人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每年倒是会固定回台湾两星期左右,陪陪家人也看看朋友。难怪阿呈会觉得美国比台北还要近。

没关系,山不来就你,你就去就他吧!」我不知道要怎么安慰阿呈,只有继续跟他开玩笑。他也回答:「是啦,也只有这样了。」

放下电话,我跟儿子讲起这件事,儿子嘻皮笑脸的说:「妈,现在你知道你有多幸运了吧?」我也回他:「是啊,是啊,我感恩得很!」

心的距离,有时真的不能以里程数来计算。老实说,我还真是很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