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听懂老年人的话

邻居拥抱后冷漠---------让我很忧郁

“母亲(李婆婆)是一个真诚的人,她也希望别人能够以真诚来回应她,但却总是事与愿违。”林小姐说,最近,困惑着李婆婆很久的一件事,是和一个邻居的一次热情拥抱。李婆婆有每天都要下楼去溜狗、散步的习惯。

一天,李婆婆在散步途中遇见住在隔壁座组屋的退休陈老师,陈老师不仅和李婆婆主动打招呼,还给李婆婆来了一个热情拥抱。李婆婆很高兴,因为从前她居住的宁静郊外排屋区的邻居是从不跟她打招呼的,因此她常因为人际间的陌生和冷清而感到孤独和不适应。陈老师的这举动,让李婆婆感到非常温暖,并暗自将陈老师视为老年好友。

不久后,李婆婆在购物中心又遇到陈老师时,她主动招呼并回以一个深切的拥抱。但瞬间,李婆婆就感觉到,她的拥抱显得是那么多余,因为陈老师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热情,而是一脸漠然。后来,两人在湿巴刹又碰上了,李婆婆为了确定两人的感情是否真实,她又招呼了陈老师:“你好哇,到我家去耍嘛。”“我不去!”陈老师的回答让李婆婆感觉自己被“好友”推得很远……

李婆婆想不通这些,她认为陈老师一定是对她有反感,从陈老师受过良好教育来推断,她怀疑自己知识水平不高是遭人反感的原因,她一直想找陈老师说明白,但每当两人有机会相遇时,陈老师又避开了。就这样,这件事在李婆婆内心积成了结。

辅导员的话:

李婆婆希望我们周围一切都是美好的,对生活中变化没有过多的心理准备,老年人一般希望得到来自社会、家人、朋友的关怀,李婆婆的反应表达了她对朋友的需要。

作为儿女所要注意的是听懂老年人的话,让她把当时忧郁的感受说出来,甚至可以让孙儿孙女一起倾听,帮助老人进一步放松心情。

老年人之所以要将心事讲给儿女听是因为她希望在儿女那里得到一种尊重的认可,孩子应该倾听和同理,而不是劝老人别胡思乱想,忽略他们内心的感受。


小启:七月份我们将刊出《生活小品篇》,敬请期待!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银发族的“五怕”

银发族除了有大把的心事要向人傾诉外,其实他们还有“五怕”,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在晚年健康、快乐、丰硕的生活,让我们分享摘自健康网的提醒:

~~~~~~~~~~~~~~~~~~~~

1.怕封闭
银发族对社会的认知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却不愿接受新事物。事实证明,越封闭的银发族衰老得越快,越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不协调,因而让他们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如果银发族也能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于上网、旅游等,那么他们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

2.怕赋闲
人在年轻时,经常希望年老时会衣食无忧,不用再劳作。但是真正老来闲下来就会发现,精神无以寄托,每天打不起精神来,因而老了就更应该有点事儿做,哪怕去公共机构当义工或跑腿,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充实一些,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怕孤单
银发族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但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留在家中陪陪父母,这时他们应该走出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结交一些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找几个能说心里话儿的知己,远离孤单,乐观向上的情绪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4.怕变故
年龄越大的银发族,心理承受能力越小,他们最受不了生活中的变故,只要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让他们茶饭不思好几天。因而一旦遇有变故,家人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心理开解。

5.怕疾病
一些疾病经常会侵袭银发族的身体,患了慢牲疾病的银发族心理会变得越发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坏的心情极易引起疾病的恶化,如此反复,对他们的健康极为不利。他们需要心理辅导员给予心理疏导,才有利于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战胜疾病,健康长寿。

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

等待

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电话,爬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期待。

今天是老人七十岁的生日,以前每次过生日,老人总是接到女儿的电话,听她甜甜的说:“妈妈,生日快乐!”----那时,女儿上大学。

老人脸带微笑,也许她正在回忆以前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小时侯女儿那么天真,可爱,坐在老人的身上,看见老人的白发,她说:“妈妈,你要等我一起老哦!”老人很开心,亲亲她的小脸蛋----老人的眼角出现了泪珠。

现在,女儿大学毕业了,被调到外国工作,出门时说:“妈妈,过不了多久我会来接你的。”老人眼含泪珠仍笑着送她上车。每天她望着门口。女儿快回来了,她每天这么想着。过年的时候,老人望着路口,最后咽下了那冰凉而丰盛的年饭。

老人起身,拿下电话筒,听听!线路没故障啊!她颤抖的挂下电话,慢慢的退回到座位上,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本想到户外走走,可是又担心错过了女儿的来电。

老人再次起身,又听听,眼中掠过一丝悲哀,但她仍带微笑的摸摸电话,心里想今晚还要算算天上的星星----

辅导员的话:

1. 老年人本身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持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可借此多学一些东西,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还可当义工和帮助弱势团体,人一忙,孤独寂寞就没了。同时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多与人交往,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房间里,应多走访亲戚朋友、邻居,“防病于未然”。

2. 作为子女,要多关心老人,多与老人交流。不少子女认为,孝顺老人就是多给钱,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实上,老人最重视的还是家庭和亲情。作为子女和晚辈,更应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消除寂寞烦恼。不管工作多忙,子女都应常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有事多与老人沟通,让老人有被需要和重视感。即使是没空常回家,也要记得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有时,一声问候可以减少老人许多的寂寞与伤感。

活动预告

欢迎参加雅乐主妇园地, 让我们在轻松欢愉的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成长!

6月14日(星期二)下午2:30 ~ 4:30等你来参与!

论坛:你怎样为家庭的食品安全把关?
妙方:肾脏保健
书香:无条件的爱
巧手:意式烤面包Bruschetta

地点:雅乐妇友会,Wings, Bishan Place (Junction 8 office tower) #05-03

$2入场费,茶点供应,请事先报名,电话:6250 1012

2011年6月6日星期一

开解老人心事

老人心事重 子女该如何开解

(摘自健康导读)

陈女士今年68岁,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陈女士自己有丰厚的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

陈女士真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与女儿聊聊,但又怕影响女儿工作。陈女士心里烦啊,渐渐地她发现自已胸痛、腿痛,浑身不舒服。女儿在电话里得知母亲病了,急忙请假陪母亲到医院看医生,可是走遍了各大医院,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就是查不出病来。可把女儿急坏了,最后在医生的提醒下,女儿带陈女士来到心理研究所看了心理医生。

老年人多思多虑,容易神经过敏,对子女的牵挂、对自己的健康、对周围人情事物的看法,都可能投入过多的精力,以至于出现失眠、血压升高、焦虑的问题,这时老人就会感觉"心累",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子女需知道的:
心理专家表示,从生物学来说,神经系统的衰老使老人比较容易焦虑和烦恼,很多改变是不可逆的,作为孩子只能去适应他们,如果总想父母回到年轻时候的心态不太现实。

在心理上讲,是儿女内心不能接受父母变老,并把这种担忧投射给了父母,这要算是对父母的情绪剥削。

~~~~~~~~~~~~~~~~~~~~

辅导员的话:

父母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的无私,在于他们的忘我。尤其在重视人伦亲情的华族社群,父慈子孝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因此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几乎都是为了子女能过的好,这种心理也一直延续到了他们的老年;即使是含饴弄孙,还是不忘对子女的教诲,这都是父母爱的投影,对此子女可以坦然接受,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如果父母忧虑过度,以致出现失眠、头痛等问题,子女应加以宽慰,善意的谎言有时也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老年人容易神经过敏,一点小小的不适就可能引发夸大的感觉。特别是对有基础性疾病,或精神痛苦的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疑病的情况,对此子女可定期陪父母到医院进行体检,消除老人的担忧。

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精神关爱更重要。如果发现老人出现了一些心理异常,为避免罹患老年性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等心理障碍,最好咨询辅导或心理治疗来改善老人的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