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规律与弹性

不同个性的人对于日子里的例行事务有着相异的看法,有些一板一眼,认为生活应该首重规律,才会养成好习惯,并且每天按章行事才不会手忙脚乱,造成紧张。但有的人则完全相反,照着固定的规律走会有压力,期待生活可以灵活变通,天天不一样!

假使一对夫妻在教养孩子时有着迥异的原则,那肯定会令孩子无所适从,必得在事先好好沟通,取得共识!

下文作者是台湾的心理咨商师,她所提出“谨守大原则下的弹性处理”值得父母亲们参考。

~~~~~~~~~~~~~~~~~~~~

开饭的时间可以有弹性

作者:王瑞琪

我一向主张,父母要成为有「威信」的父母,在家裡维持一定的秩序,好让孩子有安全感;然而,在例行的秩序和规律中,还是可以拥有一些弹性,以因应实际的需要。

例如:也许老师要求明天要带一样美工材料到学校,不巧是家裡没有的,那就得先出门去买(否则吃过饭文具店都打烊了,上哪儿买去?),等东西买回来再做饭,那就可能要八、九点才吃得到晚餐。又如:可能孩子有一颗蛀牙需要处理,跟牙医师约不到更合适的时间,只好在吃晚饭之前去。这些,都是时有所闻、经常发生的事。

有时候,不见得有需要外出的事情,而是我为了孩子的身心需要而临时改变开饭的时间。

譬如:孩子回家时看起来有点沮丧,好,那就不急着煮饭,先准备一些水果或点心,坐下来跟孩子聊一聊,也许聊着聊着,孩子会不经意地说出困扰他的事。既然吃了点心,肚子不太饿,那就先做功课,或先洗澡;偶尔晚一、两个钟头开饭,又有什麽关係呢?

我也曾碰过孩子放学后去打球,回家时一身臭汗,还口渴得要命,你怎能要求孩子在这种时候不喝水呢?于是,灌了一肚子的水之后,暂时也不饿了,倘若你还是「按时」开饭,孩子吃不下,不是可惜了你精心烹调的美食吗?

因为不需要赶着在某个特定时间前,张罗出一桌的饭菜供全家享用,我有了更从容的态度,可以面对孩子抛出来的各式问题;也因为不需要强迫孩子在不饿的时候吃饭,餐桌上的气氛更加和谐。一直以来,我和我的孩子都喜欢这种从容。

一般说来,学龄的孩子因为第二天要上学,睡眠不足会影响第二天起床的状况,因此我一定会抓一个「最后」的时间,所有的夜间活动会在那个时间之前完成;不过,先做哪一件事的先后顺序,那就很难说了。假如出现上述的事情而延迟开饭,我会要求孩子们先去做功课,因此,多半不会影响到睡觉的时间。总之,我认为父母要把握的是大原则,而不是琐碎的细节

倘若坚持「一定」要在什麽时间开饭,那些死板板的时间只会把自己困死。对一些职业妇女来说,没有什麽比「按时开饭」更让人压力倍增的了!当然,身为负责家中三餐的人,若想拥有一些弹性,可能需要几个条件:条件一:没跟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住在一起(通常老人家很难忍受这种时间表);条件二:你的另一半也是个有弹性、能变通的人。假如你家没有这种条件,而你又很难说服他们,那还是「照表操课」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