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遏制青少年帮派(四)介入与辅导

青少年在加入党派之初都怀着单纯的想法,但实际的状况并非如此,然而他们已经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

加入帮派之谬误:
1.横行无忌:误以为一旦加入帮派,便可以“大哥”、“大姐”的姿态示人,可以公然挑战老师、父母甚至社会法律;这样一来,往往导致触犯校规甚至法律,严重伤害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常爱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样则容易与别人产生冲突和磨擦,因而结下仇怨,有的为了加强与别人争执时之实力,更可能会寻求一些“势力”支持,而黑社会正等待着这些机会,去吸纳这些人作为新会员,最后难以自拔。

2.义气英雄:许多的传媒,在播出或刊登与黑社会有关的内容时,如电视、电影、漫画及周刊等,都会不知不觉间宣扬黑社会的次文化,包括夸张化的义气、黑社会英雄主义、事事诉诸暴力解决、从事不法活动等。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朋党亦常会利用这些来作宣传,以「兄弟」、「大哥」或「大姐」等的虚假的关系来骗取青少年的信赖。

3.有安全感:误以为加入朋党后,便能受到“势力”的保护,不会再受别人欺负,其实更助长了成员以暴力方式去解决问题,忽略了使用其他可协助解决问题的正确资源途径。

那么,当发现孩子出现了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青少年帮派问题的辅导策略
(一)健全家庭生活,加强亲职教育
当青少年出现状况的时候,父母通常都是最后一个知道,而又因着错误的管教方式把孩子推的更远,或者过份溺爱使子女的偏差行为加剧。

在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介入协助他们的父母去思考、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真正去探索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亦或着是亲子之间发生了什么障碍?父、母亲的角 色出现了什么问题?

面对青少年多样化的问题,单靠父母亲关起自家门是找不到答案的,这时提供给父母一个再学习的环境,协助他们去了解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方能化解亲子间的鸿沟。

(二)加强学校辅导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偏差行为
学校教育除了知识上的教导外,同时应在情感、团体适应上提供青少年适当的协助。研究发现学校大多专注在学生学业成绩表现上,忽略对于学生生活的照应、关怀、与协助,使得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青少年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就成为初级与次级预防危险行为的重要场所。若是能及早觉察出学生心理问题,将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其具体方法包括:

1.提供一些教育性的资讯给抽烟、喝酒等学生,造成青少年态度上的改变、减低危险行为之出现。

2.针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如偷窃),直接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减低其复发的机率。

3.正确诊断青少年之身心发展状况并提供适当服务。

所以学校应积极发挥其社会化功能,重视个别差异,提供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学习场所。

(三)建立社区安全维护体系
鼓励社区绘制安全检测地图,找出治安死角,并透过社区安全会议之讨论,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加装路灯或监视器、加强守望相助巡守工作等等。

整合社区里属于比较弱势之社群,例如儿童、青少年之父母亲、老人、精神病患家属等,给予较多的社区协助,例如社区志工可加入社区妈妈、社区爸爸、社区关怀小组不定时的去关心、访视、及主动参与聊天等。藉由聊天的方式引导询问最近是否有遇到什么不寻常的状况,或是附近常有可疑陌生人进出,以防止让犯罪者盯上并且加害,相信对青少年犯罪防制应有所助益。

(四)社会技巧训练
有愈来愈多的人强调以社会技巧训练模式来了解、预防及治疗青少年问题。其焦点在协助青少年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培养他们在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能有效解决、处理的技能。

(五)关怀高风险青少年的处遇措施
由于犯罪之青少年多为家庭、学校、社会之适应不良少年,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辅导人员在各层面积极介入,协助适应其生活环境。具体之作法包括:

1.提供多元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多元教育学习方式,并提供技能训练,诱发少年学习动机,协助其肯定自我并达到自我实现,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经验。

2.社区外展服务方案:透过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关支持性的关怀服务。

3.转介与安置:对多重问题的青少年,依其个别的需要提供辅导或服务。

4.其他:如心理咨商、家族治疗等服务。

参考资料:
*黑帮入侵校园~谈青少年参与帮派的辅导策略,彭玫瑛撰
*台湾不良帮派分析,台北市关怀青少年协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