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

怎样过日子?

曾经周游列国的人可能告诉你:日子该怎么过其实没有定论,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即使同在一个国家、同一屋檐,每个人的选择也可能不一样,而谁是谁非恐怕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判断!

2月15日龙应台发表在早报副刊的“丝瓜”一文,提到了两个对比:

有位学者到贵州考察,他看见数十农人耕种,另外有数十农人蹲在田埂上看这数十人耕种,从日出,到日落,日复一日。学者受不了了─ 难道一批人工作,需要另一批人监督?他跑到田边去问那蹲着的人:“你们为什么看他们耕作?”

蹲着的人仍旧蹲着,抽着烟,眼睛仍旧蒙蒙地看着田里,用浓重的乡音说,“就是看呀。”

“为什么看呢?”

“没事干啊!”

学者明白了。一亩地,那几个人也就够了,其他的人真的没活可干,就到那田埂上,蹲着,可能潜意识里也是一种“同舟共济”的表达吧。 蹲着的人们这回转过头来,奇怪地看着他,然后问他为何发此问!

龙应台听着好友在说贵州人蹲一整天没事干,就是抽着烟望向漠漠的田地时,发现自己的灵魂悠然走神,竟然叹息起来,说,“就是蹲在田埂上看田,唉,真好。” 她的心为之响往了!

另一个对比的地点是非洲。一个为红十字工作的欧洲人到了非洲某国,每天起床还是维持他的运动习惯:慢跑。

他一面跑,一面发现,一个当地人跑过来,跟着他跑,十分关切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欧洲人边喘息边说,“没出事。”

非洲人万分惊讶地说,“没出事?没出事为什么要跑?”

这个欧洲人愣住了。他要怎么解释?因为他总是坐在开着冷气或暖气的办公室里头一个开着的电脑前面,他的皮肤很少被阳光照到,他的手很嫩、肩膀很僵硬、腰很酸,因为没有身体的劳动,因此他必须依靠“跑步”来强制他的肌肉运动?他是不是要进一步解释,欧洲人和非洲人,因为都市化的程度不同,所以生活形态不同,所以“跑步”这个东西,呃……不是因为“出了事”。

而这也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一位穷汉,在海边静静垂钓。有位过路商人,问他一天能钓多少。穷汉说只要钓够吃一顿饭的,就不钓了。商人见他擅长钓鱼,便出主意,劝他应该尽量多钓些,自己吃不完的鱼还可以送市场去卖,再赚上一笔钱。

穷汉:多赚上一笔钱,那又有什么用?

商人:有了这笔钱,你可以投资渔产品加工业,又可赚更多的钱。  

穷汉:赚了更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商人:有了更多的钱,你可以投更大的资。慢慢地你就变成大富翁了。

穷汉:成了大富翁,又有什么用?

商人:成为大富翁,你就可以随意舒坦地过日子。比如说你可以随你的爱好来海边垂钓,享受着夕阳余晖,陶然自乐,那该多美妙呵!

穷汉:那你以为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岂非正处于你所说的陶然自乐的美妙境界之中吗?!

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现在已落幕的谈话节目里,有位来自中国的女学生提及常常在小贩中心看到老人家在收拾、清洗碗碟,觉得他们晚景凄凉,好可怜哦!结果新加坡两位的名嘴立即反驳:“你错了!他们这么老了还有工作,不知道多幸福呢!”

“一位白发的长者,很明显已经累得直不起腰,却得在拥挤的小贩中心里清理桌面,时不时还有不耐烦的食客催促他们动作快一点,捧者碗碟的手摇摇晃晃、举步惟艰的脚战战兢兢!”如果这个画面让外地的游客感到不安和悲哀,但国人却觉得幸福,新加坡人是不是有些另类呢?

对于老人家本身,假使他无依无靠,又没有积蓄,在晚年身手不灵活的状况下,还有老板愿意聘用他,他应该是庆幸的感觉,但不可能是幸福!当然,如果他在可以选择“叹世界”,安享含饴弄孙之乐的情况下,决定继续工作,他或许会怡然自得!但老实说,您曾经在小贩中心看到满面春风的年长清洁工吗?

怎样过日子可能最终得看自己如何安身立命吧!

在生活的过程中,您是否内心有一把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而能安然自得,以自己欢喜的方式,发挥老天爷给予的潜能,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带来幸福和喜悦,而不是胡乱的“打发”时间,挥霍宝贵的生命,那就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生活方式了!您认为呢?您怎样过日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