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有心就有路

青少年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最常见的原因其实是不得其门而入,只要找对了话题,孩子就会滔滔不绝,那时候可千万不要泼冷水哦!而家长们如果不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要像扑蝴蝶般,多方尝试,只要有心,应定会有一条路的!

让我们看作者的经验:

~~~~~~~~~~~~~~~~~~~~~

转折

作者:郑明娳

有一天,送水果点心时,我推开儿子的房门,见他火速把东西往桌下塞。稍微瞄一下,书桌底层堆着好多《少年快报》,这个不会作贼的儿子!

我装作没事地离开房间,迅速到储藏间翻箱倒柜,找出高一时涂鸦的人物素描。晚餐桌上,故作轻松随口说:「其实,有很多漫画是有益身心的读物。」儿子突然抬起头,睁大眼瞧我,没开口。

「小时候漫画是我唯一的精神食粮,我不但爱看而且也画了多年的少女漫画。」我秀出我的东西,儿子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第一次见他在用心。

「小学时,我超迷恋漫画家叶宏甲笔下的四郎与真平。那时候,家里非常穷,小孩根本没有零用钱,可是,我居然每星期可以凑满三块钱去买一本《漫画周刊》。够沉迷吧?嘿,你应该也有我的遗传因子,你喜欢怎样的 漫画?」

「我最先是喜欢漫画里头的故事,后来发现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儿子居然开口,而且愿意谈。我极力 延长话题:

「漫画里除了故事,你还看到什么东西?」

「我第一次接触的漫画是《小叮当》,只喜欢它的故事。 后来《少年快报》出现后,里面有很多可以比较、可以选择的连载漫画,我才发现科学、幻想、运动、社会写实之类的漫画比较有趣,像侦探推理、少女漫画,就不想主动去看。 后来跟香港、美国的漫画比较,才知道我最喜欢日本漫画。」

这次轮到我的眼珠瞪得几乎要掉出眼眶。这个在他父亲家日日自闭在房间的孩子、不言不语自暴自 弃的孩子,不但偷偷看了世界各国漫画,而且竟然也有台湾盛行的哈日情结。想起八年抗战的仇日情绪,一时叫我既惊又痛。但,我压抑情绪,还是给 他打气:

「妈妈以前爱漫画,只是崇拜英雄,可是你看漫画的层次大为不同,你能从各种漫画里发现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风格,并选择自己的品味,这是很不简单的功力呢,你从那儿学来的?」

儿子第一次羞涩地微笑:「我也不知道,妳问我,才想到这些。」

我努力扭转他的哈日观念:「美国漫画那里会比日本差? 他们发源早、发行广,他们的卡通更是全世界儿童成长期的精神食粮!」

儿子突然变得很兴奋: 「美国漫画的内容老是讲英雄主义,用超人作主角,角色太简单、太单调了。日本漫画的人物比较复杂,重要角色总会出现性格的另一面。还有,美式漫画的画面太静态了,只是画片的排列。不上色的日本漫画非常擅长利用网点来制造各种背景情境、气氛风格。更重要的是,日本画家给了每个人物自己的脸部表情、身体动作。 还有,日本漫画利用速度线,使得人物的动作有速度、有立体感。我所看的几部美式漫画,虽然上了色,但画面简单、没有动作感,真的缺少活力。」

「你阅读漫画的角度相当多啊!」我确实惊讶,不读书的儿子那来这些「分析」能力?但我仍然反对日本漫画:「难道香港、台湾都没有本土漫画可以取代日本吗?」

「香港漫画老是一个样子:都是单行本、都会上色、非常写实、仔细描画人物、几乎都是武侠故事,即使是科幻漫画仍然有武侠成分。我不喜欢武侠漫画。至于台湾本土漫画,好像才开始向日本人学习,妳认为会好到那里去?」

我哑口无言,儿子不但侃侃而谈,还会「反攻」。那天他的言论震撼我的身心。尤其他说话时,抬着头,信心浮现在隐隐的微笑里。

我兴奋地把碗盘送回厨房,差点撞上墙。

后记我决定改变双方关系,让他做一个发话人,每天倾听他的漫画、动画心得。儿子讲述的都是我不感兴趣的科幻故事,他的声音低哑,内容又非常沉闷,我总是忍着呵欠恭听。为了表示真的听进去了,还要适时发表一些意见,实在有点辛苦。可是,儿子肯跟我说话、而且热心地说话,这使我兴奋莫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