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

家有自闭儿

自闭儿的母亲以前看到漂亮的花朵,始终感觉不到灿烂,但是“之前,我在韩国看到秋天到来,真的感觉到变化了。现在的每一天,都充满喜悦,感觉到什么是开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她说“积极乐观的精神很重要。明天会更好的。今天也许很辛苦,但今天会过去,明天就更好了。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想着想着,就走到了今天。” 积极乐观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可以朗朗上口,但出自一个在生活中煎熬过来的人,可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今日早报副刊所报导的韩国妈妈天天给儿子冲凉,喂他吃饭直到13岁,而这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她妈妈时已是15岁了。25年来,她的的手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一直要牵着这智商只有5岁的儿子。她唯一的祈求,是自己死在儿子之后。她说:“任何一个妈妈在我的处境,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先走,谁来照顾他?所以现在我很努力,让他学会照顾自己。”

家有自闭儿对父母亲来说痛苦和担心是无以言喻的,需要有很好的支持团体,学习应对和训练独立的方法,才能走下去,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给父母亲教养的建议:

(一)抒解家庭的壓力: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為自閉症時,多會造成有形與無形的生活壓力,此時應讓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並不是父母的態度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來幫助孩子,共同面對這個挑戰和考驗。

(二)創造適合的學習環境:教導自閉症兒童時,應該針對孩子的需要,創造適合的學習情境,主動製造的機會,誘發他的學習動機。例如,觀察找出孩子喜歡吃的東西與玩具或利用出去玩的機會,依孩子現有的能力,引導他用點頭、圖卡或說話的方式練習表達需求。

(三)反覆練習的原則:對孩子不會的技巧與行為,可運用逐步養成及增強原理,將該行為設計在前後關聯的事件中,反覆地練習,來幫助孩子學習。以訓練洗手為例,可以在每天吃飯前或吃點心前練習,希望孩子由反覆的練習經驗中,養成洗手的習慣。

(四)多變、多樣化的安排:自閉症兒童的矯治不一定只限於家中與教室來教學,相關的人、事和情境可作有計劃的變化組合,使內容具多樣化。例如,對於會走固定路線的孩子,可事先和他溝通,常換走不同路線回家,讓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回到家。又例如要教孩子用「杯子」,不要每次都拿同樣的杯子,有時紙杯,有時塑膠杯,有把手、沒把手的杯子等,都可以做彈性的變化來教孩子。

(五)語言表達理解能力的增進: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為一個複雜且因孩子能力不同而不同的長期歷程,一般訓練的進階如:1. 模仿動作(訓練視覺注意力) 2. 聽口令作動作(視覺、聽覺的配合) 3. 叫名反應(訓練聽覺注意力) 4. 強化發音(增加發音的次數和廣度) 5. 仿說單音 6. 仿說單字 7. 仿說詞 8. 仿說短句 9. 自動說(語言與情境的配合) 10. 練習簡答 11. 使用人稱代名詞(你、我、他等) 12. 簡單對答 13. 敘述

勇敢的韩国妈妈不认为自己的付出伟大,反而感谢儿子带给她幸福:“因为他,我学到什么叫力量,以前因为他而伤心、难过,现在因为他而幸福。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