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1月10日星期四

多一分主动!

一个自闭症青年前天下午4时30分左右和母亲走失后,就流落在茫茫人海里。

他独自搭了两趟地铁和四趟巴士,都是些不熟悉的地方,他说不出自己去了哪里;而漆黑的晚上他又在什么地方度过呢?相信那也是个永远的谜。记得那个无情的夜晚,雷电交加,整夜雨下个不停呢!昨晨他被找到时全身湿透,人们猜测:他应是不懂得避雨吧!

最让人触动的是担心了将近16个小时、动员无数亲友到处寻找的母亲,她无限包容的说:“当我拥抱他时,我也知道他不了解为何妈妈在流泪,他的笑容单纯地表达出看到我的喜悦。这就是我的儿子,他活在自己的快乐世界里。”

又是好一个完全不求回报的妈妈!她唯一的期望是:大家多关心自闭儿,不要歧视他们

是的,如果地铁驾驶员可以注意到一个男生站在四美地铁站月台黄线前面,精神恍惚,还鸣笛警示,其他同样在候车站的人是否可以早就发现他的情况不对?监看闭路电视的人员呢?还有在那10多个钟头里,曾经过他身旁的人,大家不觉得可疑吗?

当然,社会上还是温暖的,电台消息播出后短短一小时内,就接获500名听众的热心通报;警觉而热心的地铁驾驶员换班时听到广播,就凭着之前的印象,立即在人群中找到了他。

这前后一小时的巨大差异,除了让我们见证大众传媒无远弗届的力量,还传达了什么讯息呢?

是否我们在行色匆匆中,也该多留意一下周遭的环境和人群?

是否对于弱势的民众,我们要多一分主动,关心他们身边有没有伴随的亲人?他们是不是因疲累、饥饿或病痛而显得精神困乏?

如果自己的家人可能认不得回家的路,是否要让他们随身携带注明联络电话的卡片,或是简单的手机,担心他们乱用的话,可能只限制接听来电,或只能拨出有限的号码?

这些或许都是“事后孔明”,但零星的事件就像警钟,当它敲响了,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防止类似的事件再发生,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充满温情,应对变故的动员力越来越强!

3 条评论:

匿名 说...

有个旧邻居有次晨运,不幸小中风,据他形容就是跌在地上,顿时手脚无力,爬不起来,无论如何使劲手脚就是不听使唤,也无法言语,只能用无助的眼神看着身边走过的路人,期望他们伸出援手。。。当时这个期待好似有一世纪那么的久。。就是没人理会。他说人家以为它是精神有问题的人。。
当然,还是有善心的人士,他今天才可以恢复健康。
这个旧邻居来自日本,他为这样的遭遇感到难过,我从他眼眶带着泪水感受到。

匿名 说...

大家都在赶时间,赶上班,赶上学。妈妈也常提醒少管他人闲事,也不可没礼貌的盯着人家看,公众讯息也教育了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怪事无奇不有,倒在地上的那人,也许他想躺在那里休息一下也说不定。谁说不是?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能理解当中的无奈。

从鬼门关走过来的日本邻居在等待救援时,肯定很焦急、害怕;而匆忙路过的行人也往往有像“六也”所说的诸多顾虑。

自助和助人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一门学问,或许让我们先做到问心无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