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1月15日星期二

杏林春暖

李金龙中医师突然离世后,各界的报导、感谢和悼念文章不断,让我们见证了一颗伟大的心灵!

他在杏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医术高明之外,更精益求精,攻读了博士学位;并不吝分享所学,春风化雨,提携后进。工余,还写得一手好文章,除了丰富的医学著作外,充满童心的他撰写了一系列寓言故事,最近荣获冰心文学奖,可惜他无法接受好友的祝贺了!

这样一位允文允武的长者,不是独善其身的人,他真心关怀病人,而且施医赠药、慈悲救助的对象还遍及柬埔寨、印尼等国家。早报副刊作家简桥先生提及李医师的仁心仁术是受到意大利名医白求恩的精神感召:“医生必须到人们最需要的地方行医救人”。

而最触动人心的是,他行善不仅不求外人知,连自己的家人,他也不多宣扬! 她的女儿追忆早出晚归的父亲时常回家后就入寝,鲜少与家人透露救治病患的点滴。她说:“替贫穷病人免费看病、塞钱给病人搭德士来诊所,这些还是我们首次从前来吊唁、他过去的病人口中获知。” 她深以父亲为傲。

这许是行善的最高境界!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样的做法。有些个人、团体在进行慈善或义务工作时,会希望得到大众的关注,这是因为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公益团体实在太多了,如果要争取有限的人力或财物资源,让公众知道、认同,是唯一的管道。

就像陈建民医生为儿童癌症研究学基金而挑战自己,成为世界上首位以27天在轮椅上完成全球七大洲七项马拉松的健将!如果报章不报导,公众怎么受他的坚毅不拔感召,更无从支持他为慈善奋斗的目标。

可是,某些团体的过度曝光将使得资源分配不平均,而且大众媒体对于接受帮助者的采访,虽然也让大家感念人间温暖,知道急难时将有适当的救助,但其实常对受益者造成困扰,并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究竟善举在公开与沉默之间要如何拿捏,实在是一门学问!但李医师默默行善的伟大人格,不止在他的儿女,更在所有狮城子民的心里,留下了最佳的典范。

2 条评论:

匿名 说...

杏林春暖,悼李金龙

杏风化雨润狮城,
林茂遮荫施神针;
春回圣手沉疴起,
暖心热血救世人。

悼念良医不常有,
李老心仪白求恩;
金针济世难度己,
龙飞九天应为神。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真是神来之笔,对仗工整不在话下,了不起的是把李医师的生平事绩在短短数语间道尽,狮城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