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父亲之爱

在可见的文坛或艺术界中,对父爱的歌颂并不多见,尤其是华人社会,男性的爱更是含蓄,表现在行动上更多于语言,如果不是细心体会,恐怕一辈子都感受不到!

上星期早报专访知名指挥家水蓝,文中最叫人激赏是他对独子的爱:

~~~~~~~~~~~~~~~~~~~~~~~~~

里只有音乐的水蓝,因为当了爸爸,生活和人生观有很大改变。“音乐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是我的生命,但现在我要把生命分一半给儿子。” 以前到外演出个把月,他无牵无挂,但现在对儿子非常思念,要是呆在新加坡的时间长,他索性把儿子带在身边,然后再从杭州把父母接过来小住,一来可以让两老和孙子多相处,二来他上班时儿子有人照顾。

“我太太有时也过来,但她在哥本哈根有别的事情要忙,通常是我一个人带着他上飞机。我觉得孩子在这个阶段是最需要父母陪在身边的,因此不工作的时候,我都把时间留给儿子。他长到10岁左右可能就不爱亲近我了,所以趁现在,我要珍惜每一刻和他相处的宝贵时光。


关于儿子的未来,水蓝说:“我不会逼他,他若真有兴趣,到大一点再让他学琴不迟。成不成音乐家不要紧,我的责任是引导他鼓励他,希望他长大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那是做父亲最大的骄傲。

~~~~~~~~~~~~~~~~~~~~~~~~~

这个爸爸知道和孩子能够紧密结合相处的时间其实不多,他珍惜短暂的光阴,尽可能陪伴儿子,但却不给予孩子压力,让他有最大的自由,选择做自己,不因为爸爸是音乐家而有包袱,真是难能可贵!

关于深沉的父亲之爱,记得曾经在一次读书会上观赏中国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与会者无不深受感动!

由作家彭見明原着的短篇小说描述即将退休的乡邮员,在湖南深山里忠诚老实的送了一辈子信,日后要由独子接棒。面对儿子第一次出发,老邮员千叮万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带着长年伴随送信的忠狗,陪儿子走最后一趟邮路。

徒步在壮阔的山林和蒼翠的田野间,这一对既熟悉又陌生,相对无言的父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了解。老邮员的步子是沉重的,他不服老,但在儿子背他过河后,老人流下了一滴眼淚,记忆中,他只背过儿子一次,而現在,儿子背着父亲那蒼老的身躯,內心也是五味杂陈。年轻气盛的儿子终于了解数十年来,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而老乡邮员也体会20多年来,妻子终日等待的无奈和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

在影片中,所有的互动是很奇妙的,无论父子、夫妇、村民与邮员,或是人和狗,都是在陌生而疏离的表相下,有着含蓄、內敛而深沉的情感;唯其如此,比西方式的直接、奔放更能触动人心。

而这就是典型的男人之爱!

最近有人提及“聆听父亲”这本书,台湾作家张大春在里头细诉了家族里五代长辈们的故事,也表达对自己父亲的敬佩,他认为:我爸是比我更棒的爸爸,他會帶著孩子到處跑,小時候他每週帶我去動物園、指南宮、兒童樂園,但我因工作沒辦法帶兒子到處玩,雖然兒子生命的前三年半,已經每天跟著我,但我還是希望能一直陪在他身邊。

他说:面對小孩像面對上帝,你要服侍他,家庭也是,今天不清理,明天螞蟻就來懲罰你。

这句话在现今的社会里是值得警惕的,再忙都要拨出时间陪伴家人,而再相对无言,也要从中体会默默的关爱之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