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

扭曲的虚幻世界

日本6月8日发生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因为引起一些青少年企图仿效,再度成为众人的焦点。

案发当天,加藤曾通过手机,向『极端交换』(Extreme Exchange)的网站发出一系列『殺人預告』,包括作案地点、手段、時间等,他其实是希望有人看到能制止他的行动,只可惜他的留言在数以万计的帖子中淹没了!

该事件后『犯罪預告』引起网民和警局高度重视,9日至12日,日本警視厅就接到了100多个网上『預告犯罪』的举报,是平时举报量的10倍。这些留言如:『要在秋叶原杀10人,超过加藤』、『13日在涉谷杀人』、『要在原宿连续殺人』等,警方根据线索,逮捕了一些人。

接下来日本政府将积极开发能自动检测犯罪預告的软件,希望可以尽早消弭犯罪。也有人呼吁网民能对潛在『凶手』或『自杀者』伸出援手,因为遭受挫折后在网上寻求陌生人帮助的事件越来越多。

的确,每一则帖子、留言的背后都隐藏着真正的心声,我们要更留意周遭的朋友,别以为是无病呻吟或一时消沉,有时候一个真诚的问候和关怀,就能在做下决定的刹那,避免悲剧。

以下摘录的文章详尽的分析了事件原由,让我们对日本社会制度、堕入社会底层的青少年、被扭曲的虚幻世界以及一连串的为什么有更深入的了解:

~~~~~~~~~~~~~~~~~~~~~~~

东京“6·8”街头杀人案背后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张石

和平、快乐、热闹的秋叶原刹那间变成了肃杀的凶案现场……

在恐惧和悲伤中,在惊魂未定时,人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他为什么去杀死这些与他无怨无仇,根本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他又为什么把作案现场选在了秋叶原?这一连串的疑问沿着在痛楚中缓慢流动的血线,向历史与现实的深处延伸……
·
变味的“电器街”

笔者在事后来到秋叶原时,这里仍然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更大的变化是,日本的“新人类”——“御宅族”成了秋叶原的“新宠”。“御宅族”一般是指对动漫、漫画和电玩着迷的一些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超出普通人的详尽知识,但也因此经常把自己封闭在漫画和电玩的世界里,内向而不善交际。这些人对于电子电器产品有着较平常人大得多的需求,因常来秋叶原一带,故也被称作“秋叶原系”。


随着“御宅族”的大量出现,模仿游戏中的场景设置及出场人物装扮的茶馆在秋叶原应运而生。随后,女服务生模仿游戏中的穿戴进行营业的咖啡店也陆续登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女仆吃茶”。“女仆吃茶”针对“御宅族”多为独身、不善交际、沉湎于自己爱好的特点,特意制造一种“女仆侍奉主人”的“家庭情调”。客人来到店里,穿着动漫或电玩人物服装的小姐就娇滴滴地迎上去,道一声∶“您回来啦,我的主人。”这些“女仆”还给客人做购物向导,陪客人吃饭、唱卡拉OK,这使长年沉浸在亚文化中的“御宅族”得到“主流”和“主人”的感觉,受宠若惊。

这次震惊日本的“无差别杀人事件”(意指无缘无故残杀无辜)恰恰发生在秋叶原,这无论对秋叶原经久不衰的商业还是对它所代表的“御宅族”文化,都是一次重创。而罪犯把他的犯罪场所选择在秋叶原,也在一个较深的层次上将社会心理及社会形态变迁紧紧相连。
·
挣扎在底层的“电玩青年”

进入社会、遭遇巨大反差的日本年轻人,很多都在电玩等虚拟世界里寻找寄托,难以自拔,加藤智大也不例外。

凶犯加藤智大25岁,出生在日本东北的青森县青森市,父亲在金融机关工作,家里除父母亲外,还有一个弟弟。小学时加藤智大是学校里的运动选手,并在市里的运动会上拿到过名次。中学时入市内名校佃中学,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考上了青森县内的名校——青森高中。他还是青森高中网球俱乐部的队员。

不难看出,凶犯曾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然而,步入社会之后,他很快和千千万万涉世未深的日本年轻人一样,跌落到社会的底层。

加藤智大从中日本汽车短期大学毕业后,先后找了几个工作,但都辞掉了。去年11月,他在人才派遣公司“日研总研”登录,被派遣到“关东汽车”下属的静冈县裾野市的工厂里做工人,每小时工资1300日元(105日元约合1美元),月收入约20万日元。

所谓“派遣社员”,是一种非常不安定的职业,不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说被解雇就被解雇。就在案发之前的5月29日,派遣公司方面通知加藤智大,他已经被解雇。苦恼万分的加藤智大对同事说:“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我也没有一个固定住址,找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在6月3日,公司告诉他解雇被取消了,但此时的他已经对公司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6月5日早晨上班的时候,他突然大叫:“为什么工作服没有了?这是什么破工厂?”然后捶胸顿足又撞墙,从工厂里跑了出来,从那以后就再没来上班。·

杀人=愉快地点击“删除”

最近几年来,日本已经发生多起“无差别杀人事件”。如2001年,在大阪府池田市池田小学,原兵库县伊丹市职员(男,38岁)杀死学童8人,刺伤教师、学童15人;2002年8月,在山口县宇部市的购物中心,一名女子(26岁)刺伤3名儿童;2005年4月,在仙台市大篷街,一名无业男子(38岁)开卡车横冲直撞,致使3人死亡,7人受伤;2005年12月,在仙台市大篷街,一名无业男子(52岁)开车撞伤7人;2008年1月,在东京品川区的户越银座商店街,一名高中生(16岁)用菜刀刺伤5人;2008年3月,在茨城县土浦市JR荒川冲站,一名无业男子(24岁)用匕首刺死一人,刺伤7人。

纵观这些案件,绝大多数犯罪者都和加藤智大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没有职业或职业很不稳定,生计无法保证。可以说,他们是日本的一个历史性转型期的产物。

长期以来,日本的大、中企业一直实行“终身雇用制”的人事管理制度。所谓终身雇佣制是指一个人在毕业后,一旦进入公司,将在这家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为止,而公司不能以非正当理由(如犯罪、违纪)开除职工。

然而,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终身雇佣制”也随之崩溃,企业大量裁员,失业人员剧增。面对国际竞争,日本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能用最低的工资雇用国内劳动力。由于不拿奖金、不参加保险、使用完就可以抛弃的临时工成本最低,日本国内开始出现大量非正式职工。目前包括像加藤智大这样“派遣社员”在内的非正式职工超过2200万人,占日本全体劳动人口的1/3。日本就业年轻人有1/2是非正式职工,他们的收入只有正式职工的1/4,前途叵测,以至于无法建立家庭。

在以往的日本,由于“终身雇佣制”等因素,日本上班族以企业为家,他们在拼命工作中“逃离孤独”。而现在,雇用企业只把他们当做一个“外来的工具”。过去对企业的依靠感没有了,人们为克服孤独和不安全感殚精竭虑,但是又难以找到有效的办法。这也是将自己封闭在“孤独的兴趣”中的“御宅族”得以产生的一个最大原因。

“御宅族”中一些意志薄弱者,就会产生一种向社会复仇的冲动。过于沉湎在虚拟的电玩世界里的他们,罪恶感渐渐钝化,因为在电玩世界中,杀人只是对“删除”这一按钮的一次愉快的“点击”。


比如在1999年,一架全日空的飞机被劫持,劫持者是一名大学毕业刚刚三年的年轻人。他是航空模拟电玩迷,劫持飞机的目的就是想用真飞机翻跟头和做“8字蛇型飞行”。在遭到驾驶员拒绝后,他用刀杀死了驾驶员。专家在分析他的犯罪心理时写道:在虚拟的电玩世界中,没有绝对死亡,也没有痛苦伴随,死人经过重新设定马上就可以再生。

还有多少孑孑孤影

加藤智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犯罪的。他无限孤独,他在网络上写道:“朋友为0人,可以交谈的人为0人。”“世界上有人需要我吗?没有!”他自轻自贱,说:“自己就是垃圾。”他充满悲观:“高中毕业后8年来的人生完全是失败的。”他痛恨所谓的“成功人士”:“所有成功的人都死掉吧!”

在绝望的顶端,他选择了秋叶原,那是他的圣地,那是他的舞台,不仅有他喜欢的“洛丽塔”,还有把他奉为主人的“女仆”。

在那里,他挥舞着“中世纪骑士佩带的短剑”,似乎获得了一种虚拟世界英雄向世界复仇的感觉。6月5日,他去秋叶原前在网络上写道:“想干的事情,杀人 梦,独占电视综艺节目。”似乎杀人不是死亡,不是痛苦,不是罪恶,而只是一次淋漓尽致的“点击”。

然而他制造了血海,制造了死亡,制造了多少家庭撕肝裂胆的痛?但是他醒来了吗——在哀恸的安魂钟声中,我们悲哀地询问,我们更担心:还有多少像他那样孑孑孤影,走入那悲哀而残忍的梦中?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