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本着分享的理念,欢迎转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从中受益,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防止校园悲剧

向来平静的大学校园突然发生了惨案,令大家百思不解的是被杀伤的教授脾气相当好,学生很容易亲近;而先弑师后自杀的学生,平素开朗、豁达、性情温和!

是什么原因造成悲剧?是论文截稿和考试来临的双重压力?是师生无法良好的沟通?是向来不曾遭受挫折的高才生不满教授修改论文的要求?是论文成绩影响奖学金的有无,而刚失去了奖学金,无颜见江东父老?或是论文一旦不及格就得重修一年,无法及时毕业,在本地找到工作?

学生带了刀见老师,显示并非临时起意,很可能事先已经对论文的内容与评级,和指导教授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在原先的计划里,刀子是想宣泄心中的不满,还是给予威胁?而及后的跳楼,是本来就不要活?想同归于尽?畏罪自杀?还是见教授被砍,还极力制止自己割腕,不惜牺牲完好的手掌维护学生,而心生惭愧?当行凶后,呆坐在五楼天桥的刹那,他的心在想些什么呢?懊悔自己沉迷网上游戏,导致成绩退步?(理论上,有计划的自杀会有遗书、收拾、告别……等动作)

人不在了,即使教授还原事发经过,可能真相永远难明,而悲剧的发生始终让人扼腕,虽然事属偶发事件,很难预防,但究竟能否把不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呢?

以教授被杀的部分而言,身为老师如果有更好辨识、处理学生情绪的能力,有否可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情况不对,及时降温,或采取一些紧急自我保护的措施?校园里可以立刻通知保安协助吗?

而针对学生行凶和自杀,事前真的无迹可循吗?有同学在博客中指出“他在一个多星期前变得比较孤僻,不太与人来往,甚至也少上网与人聊天。”,这表示他的心中有了困扰,而一个天资过人、成绩优异、自恃甚高的数学精英,在离乡背井的异地,显然没有足够的人际支持和情绪管理的能力,以至于在一时无法面对失去奖学金的困境下丢失了宝贵的生命!

校园的悲剧让我们知道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危机管理机制中,预防、辨识和化解是最为重要的步骤:

1、预防:最好学校能为学生建档,了解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等,以针对特别需要扶持的孩子多关照(譬如像这位国际学生没有亲人陪伴、性喜孤独、朋友不多、喜欢躲在单人宿舍的房间里玩电脑游戏);并同时能够开设情绪管理的通识课程,让学生们掌握觉察、表达和疏解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辨识:多加强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需要支持的时候能够得到关怀和帮助,而老师和周遭的同学也都能知道行为异常的征象,及时防范。

3、化解:有了怀疑时:适当的转介是必要的,学校的辅导员可以是好帮手。在很多招收海外学生的欧美学府,他们的外地学生辅导员往往也都是外籍人士,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背景,而更能了解国际生的需要。

希望教授的负伤和学生的生命都没有平白牺牲!

2 条评论:

匿名 说...

启动辅导机制是必要的!
南大校长在事后面对媒体访问时,表现得很内疚,觉得如果早一点帮到这个学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这一个及时贴,将被转到官方网站Reach做参考,也转到早报论坛的《新加坡时事》版,那里正在热烈讨论。

Fid Counselling Society 说...

预防胜于治疗,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就是第一步!